
沒有一種成功是可以復制的,也沒有一種方法是拿來即用的。這些年,摸索、創新直至服務成功,讓太原高新區科協的服務團隊有太多的感悟與之分享。
2006年12月,山西太原高新區科協成立。經過近10年的發展,如今已成規模和特色,成果遍地開花。
沒有一種成功是可以復制的,也沒有一種方法是拿來即用的。這些年,摸索、創新直至服務成功,讓太原高新區科協的服務團隊有太多的感悟與之分享。他們把四條工作主線貫穿于整個服務過程中,累并快樂著。這四條工作主線為:一是以企業院士工作站建設(市級)、中國科協科技專利信息服務、企會協作創新計劃(國家、省級)、科協“講理想、比貢獻”活動、金橋工程(省級)等為主線的科技創新服務體系;二是以學術交流、學會建設、科普基地建設、全國科普日活動等為主線的科普推廣服務體系;三是以科技工作者狀況調查、科技工作者之家建設(企業科協組織建設)、科技政策解讀指導為主線的聯系與服務體系;四是由科技奉獻獎、優秀科技工作者推薦與表彰獎勵、優秀論文評選為主線的引導激勵體系。這四條工作主線形成了太原高新區具有自身特色、較為完整的的園區科協工作與服務模式。
一、以科協組織資源為依托,以強化服務為抓手,提升服務企業科技創新的能力
首先,推進企業院士工作站建設,提升高新區自主創新能力。建設院士工作站是高新區實施“人才強區”戰略的重要舉措,也是高新區企業提高自主創新能力的重要途徑。
2012年,高新區科協開始開展企業院士工作站建設,積極向企業宣傳建立院士工作站的意義和優惠政策,鼓勵有條件的科技型企業開展高端人才引進、合作,并指導、幫助企業開展創建工作。太原市科協對區院士工作站建設給予了充分的支持,市科協武忠民主席也來到高新區指導工作,對高新區企業建設院士工作站給予了極大的幫助,使區院士工作站建設走在了全市的前列。
目前高新區已有13家企業院士工作站,占太原市認定總數的三分之一(截至2015年底,太原市院士工作站建設領導組共批準成立35家院士工作站)。
其次,大力推進中國科協科技專利信息與創新服務系統的推廣應用,提升園區企業的科技創新能力。中國科協專利信息數據庫系統信息量龐大,科技專利信息多,被國內科技界譽為“看得見的金礦”。該數據庫的利用,可大大縮短企業技術開發的周期、降低研發成本、加快產業化進程,對加快企業技術創新步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中國科協近年來一直在全國范圍進行應用推廣。為提高企業知識產權創造、運用、保護和管理能力,為企業培養專業的專利管理人才,進一步推動企業的科技創新工作。2013年,太原高新區科協便開始把推進實施中國科協科技專利信息與創新服務應用與實踐作為推動企業科技創新的重點并舉辦多次培訓活動,中國科協企業創新服務中心(原服務中國科協咨詢服務中心)原主任盛小列曾多次到高新區授課和指導工作。太原高新區科協開展此項工作主要有以下做法。
第一,與太原市科協等單位在高新區聯合舉辦專利信息推廣應用交流座談會等活動。一是邀請山西省科技咨詢服務中心專家就專利信息對企業技術創新的價值、企業應用專利信息進行創新的典型案例、專利數據庫應用操作實務等專利信息應用知識進行宣傳講解,對企業在專利數據庫使用方面存在的一些問題進行解答;二是邀請了太重集團、晉機集團、汾西重工技術中心等單位的業務骨干,就如何在企業中更好地使用和推廣專利信息系統與高新區企業開展交流討論,幫助企業提高應用能力。
第二,邀請領導和專家學者對區高新技術企業、科技型企業開展系統的應用輔導培訓。通過培訓會,高新區科協向有關企業發放中國科協科技專利信息系統,并對該系統的應用進行注冊服務和現場培訓輔導。幾年來,共開展培訓活動10余次,參加培訓的企業超過300家。截止2015年底,共免費向企業提供中國科協科技專利信息系統超過250套,該信息系統在太原高新區高新技術企業中覆蓋率已超過60%。
第三,針對發現的問題進行改進,提高服務水平。在幾年的推廣工作中,高新區科協發現很多企業拿到區科協提供的專利信息數據庫,使用情況卻很不理想,經調研發現,主要原因之一是高新區企業中專利信息管理與應用方面的人才很少。針對此問題,2014年,高新區科協把推廣工作重心轉向了企業專利人才的培養。2015年8月,高新區科協聯合山西省科技咨詢服務中心在高新區共同舉辦企業專利工程師專項培訓會。會議邀請原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管理司副司長陸毅、太原市知識產權局副局長張海濱等知名專家主講,培訓內容包括專利信息應用與開發、專利知識產權保護與管理、企業知識產權戰略、中國科協專利信息服務系統應用、企業專利申請與審查操作實務等,高新區科協還免費為企業發放專業教材100多套,約120家高新技術企業、科技型企業的200多名專利工作者參加了培訓。
第四,通過這幾年的工作開展,中國科協專利信息系統的應用在太原高新區有了一定的基礎。2015年底,山西省科協研究決定在太原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設立科協服務企業技術創新站。該站的設立可以充分發揮科協系統的人才、信息、智力優勢,切實推進高新區科技創新資源、創新成果與經濟發展的深度對接,幫助企業科技工作者解決轉化運用科技信息開展創新創造活動中的技術難題。
再次,加強產學研合作,推動企會協作創新工作。在上級科協的指導下,太原高新區科協近年來開始推動企會協作創新工作,鼓勵、指導企業向中國科協和山西省科協申報企會協作創新項目,有部分項目得到了中國科協和省科協的立項支持。經過調研,高新區科協認為這項工作今后還有潛力,可有效推動園區企業與科研院所的產學研合作,增強地區科技創新能力。今后,高新區科協將繼續研究和推進該項工作。
二、以活動和服務為橋梁,以加強與企業的聯系為手段,提升推進企業科協組織建設的能力
企業科協組織是園區科協工作開展的基礎。加強企業科協組織建設,為企業發展服務是科協工作的重要內容。企業科協是企業科技工作者的群眾組織,是高新區科協的基層組織,也是高新區聯系企業科技工作者的橋梁和紐帶。高新區民營企業多,中小微企業多,很多企業根本不知道有科協這個組織,更不了解科協是干什么的,所以在企業中建立科協組織是比較困難的。
從2013年開始,高新區科協一方面通過開展創新服務,使更多的企業認識科協、了解科協,從而推動園區企業建立科協組織;另一方面,高新區科協的工作人員也加強走訪宣傳,到企業上門拜訪,了解企業的發展情況,向企業宣傳園區發展政策,宣傳科協組織的作用與服務,增強與企業的聯系,從而加快了推進企業科協組織建設的步伐。
近年來,高新區科協開始加強對企業科協的工作指導,規范企業科協工作的內容和方式,努力推動企業科協在科技創新、院士工作站建設、院校合作、企會協作、科技工作者積極性的調動等方面發揮積極作用,引導企業科協積極開展學術交流、職工素質教育培訓、提出合理化建議、組織科技工作者優秀論文推薦等活動,并指導有條件的企業與工會、共青團等開展共建活動,努力建設企業“科技工作者之家”。通過努力,2013—2015年,共指導成立企業科協30多家,目前太原高新區企業科協總數已經突破70家。
三、以企業科協組織為紐帶,以“講理想、比貢獻”活動為主線,提升園區科協為科技工作者服務的能力
第一,加強與企業科技工作者的聯系,做好調查站點工作。前幾年,太原高新區科協是中國科協設立的全國科技工作者狀況調查站點之一,擔負著聯系企業科技工作者,反映高新區科技工作者狀況的重要責任。高新區科協每年都能認真完成上級科協布置的工作任務,并做好信息上報工作。
第二,發揮引導激勵體系的積極作用,激發科技工作者開展“講理想、比貢獻”活動的積極性,努力為園區企業和科技工作者服務。一是舉薦人才,向山西省科協推薦高新區企業39名技術人才入選山西省科協服務企業技術創新專家服務團和專家庫;二是為優秀科技工作者申報獎勵,把“講理想、比貢獻”活動獎勵向企業科協和企業科技工作者傾斜,提高科技工作者創新的積極性,如金橋工程優秀項目獎、“講理想、比貢獻”活動先進集體和個人獎等;三是組織開展優秀論文推薦活動,組織并向上級科協推薦報送企業科技工作者的優秀論文去參加優秀論文評選活動,該項工作特別受科技工作者歡迎;四是組織開展合理化建議活動;五是在開展工作調研時,為企業和科技工作者開展政策咨詢與指導服務。
第三,發揮科協組織的體制優勢,為園區企業和科技工作者提供交流合作服務。在上級科協的指導幫助下,高新區科協還開展了交流合作服務,主要有與山西省科協聯合在高新區組織舉辦法律咨詢服務專題報告會;與山西省科協合作在并州飯店成功舉辦了“互聯網+”行動院士專家報告會等高端研討活動;向中國科協推薦高新區的山西科達自控股份有限公司、山西天地科技有限公司參加2015年全國“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活動周優秀項目展。通過開展活動不僅增強了企業間的交流與了解,還促使這些企業開展了技術與項目合作。
四、以企業和群眾需要為導向,以提高群眾科技素養和業務技能為目的,提升園區科普工作發展能力
近年來,在高新區科協團隊的積極努力下,科普工作也邁開了新步伐。區科普工作主要由科普基地建設、全國科普日活動、社區科普和學會建設與學術交流四方面構成。
首先,高新區科普基地的創建工作得到了山西省科協普及部領導的指導和大力支持。高新區申報的2家省級科普基地:山西省干細胞生物技術有限公司和高新區電子數碼港,2015年得到省科協的認定授牌,從此太原高新區有了省級科普基地。
其次,高新區科普工作的重點是 “全國科普日”主場活動。近年來,高新區科協結合高新區實際,組織開展了主場宣傳展示、科普基地開放宣傳、舉辦科普講座、向社區群眾贈送科普圖書和科普掛圖 、向定點扶貧農村贈送科普致富書籍、參加省城“全國科普日”主場活動等多種形式的科普宣傳活動。活動突出了高新區科技領先特色,積極吸引企業參與,深受群眾歡迎。
再次,為扎實推進高新區科普工作,2015年,高新區科協把群眾性科普工作與區內各產業聯盟、協會、學會的活動結合起來,推進學會建設和專業組織活動,積極開展專業性、行業性學術交流和培訓活動。并邀請國內知名專家學者、學術帶頭人來高新區為企業科技人員舉辦學術報告或科普講座,突出科普工作的專業性、前瞻性和群眾性,吸引企業各層次的科技工作者參與。在加強科技信息交流的同時,還提升了企業科研人員創新能力和社會公眾的科學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