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麗敏
摘 要:從適齡聾兒入學前準備教育的內容和具體實施措施入手,為聾兒的入學前準備教育工作提供理論依據,使聾兒能夠盡快適應普通小學的學習生活。
關鍵詞:適齡聾兒;入學準備;自身準備;環境準備
中圖分類號:G76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6)27-0099-01
在聾兒機構經過一段時間的聽覺言語康復訓練的聾兒,如果具備了一定的語言交往能力,且身心發展正常,就應當進入普通小學隨班就讀。對此國家已從法律上給予了明確的規定。那么,如何做好聾兒的入學前準備教育工作,使之能夠盡快地適應普通小學的學習生活,健康成長,已經成為擺在廣大聾兒工作者和家長面前亟待解決的問題。
一、適齡聾兒入學前準備教育的內容
聾兒的入學準備教育包含多方面的內容。從準備的意義上來說,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聾兒入學準備教育泛指聾兒隨班就讀之前所接受的全部教育,包括所有聽覺語言康復訓練,以及來自聾兒機構、家庭和社會的全方位教育,知識的掌握、能力的培養、身心的發展等。而狹義的聾兒入學前準備教育,特指聾兒在聾康機構學習的后期,即隨班就讀前一年或一年半的時間里,所接受的比較接近于小學學習和生活的特別教育,這必須建立在廣義的入學前準備教育的基礎上,是幫助適齡聾兒盡快適應小學學習生活所必須采取的措施。
適齡聾兒的入學前準備教育中又包括外在環境的準備和自身準備。外在環境的準備,主要是指政府部門、聾兒康復機構、學校、家庭以及社會各界相互支持配合,形成一個對聾兒隨班就讀能夠充分理解并努力創造條件的有利大環境。而自身準備又包括了能力準備和心理準備。能力準備,是具備一定的語言表達能力,能進行一般的日常交往;認讀矢量文字的能力;掌握大部分拼音,能區分四聲并基本能拼讀的能力;初步掌握簡單的加減運算的能力以及獨立的生活能力。心理準備,關鍵在于幫助聾兒樹立自信心、不自卑、不怯懦,與健全兒童平等、融洽相處;培養其建立不怕困難、堅持不懈的意志,樂觀、開朗的個性及良好的品德和行為習慣。
二、適齡聾兒入學準備教育的具體實施
(1)對話已成為言語訓練課的主要形式。要鼓勵聾兒大膽提問,勤于表達自己的要求,教師則應多提能啟發聾兒思考的問題,如在路上你看到什么了,現在幾點了,老師的長頭發好看還是短頭發好看等。這些隨意而且生活化的話題不但能鍛煉聾兒的思維,更能充實他們的語言。同時要創造各種機會,使聾兒樂于并慣于與人交談,進一步提高社會交往能力。
(2)在強調認讀文字的基礎上,要因人而異,適當加入寫字的練習。在一部分聾兒康復中心,采取的是發音與認字同步進行的方法,當這些中心的聾兒進入準備階段時,已能認讀相當數量的文字。一方面要鞏固已有認知,并通過各種途徑擴大認字范圍,如借助圖書,讓聾兒認讀文字,在理解畫面內容的基礎上自己組織語言復述。另一方面,根據聾兒的興趣和文字基礎,適當進行寫字的訓練。對一些聽力較好的聾兒,還可以進行聽寫訓練。從已入普通小學的聾兒家長和學校教師反饋的信息來看,聽寫始終是聾兒入學的一個較大的障礙。需要強調的是,這些訓練的實施必須尊重孩子的興趣,采取因人而異的原則。
(3)在準備階段上,漢語拼音的學習已不再是簡單的訓練發音的輔助手段了,而應作為一項獨立的學習任務和強化聆聽能力的重要手段。因為這時的聾兒已基本掌握了四聲聲調的發音,可進行聽寫拼音、區分聲韻母的訓練。而對那些聽說甚至寫能力較強的聾兒,更應把拼音的學習當成主要任務來完成,這是較高層次上的要求。對這些聾兒可進行給拼音或漢字注拼音的練習。根據調查,漢語拼音掌握比較全面準確的聾兒,無論是在入學前考核還是在入學后的學習中,都比那些沒有重點學習拼音,辨聽、讀寫都有困難的聾兒要順利得多。
(4)在準備階段,應當學習一些簡單的加減法運算。這不僅是小學算術學習進度快的要求,更主要是可以鍛煉孩子頭腦的靈活性,并形成對數字空間排列順序的認知。這時的聾兒對數的掌握已比較充分,但還只是平面的認識,對數的大小、組合卻分不清楚。在小學,從數的組合到運算,從運算的易到難的進度是十分快的。如果聾兒入學前對此一無所知,加之語言與聽覺障礙,想跟上進度基本是不可能的。因此,在入學前,讓聾兒學習一些數的簡單組合與加減是極其必要的。
(5)幫助聾兒做好入學的心理準備。教師可以經常與聾兒討論上學的話題,如想不想上學、上學好不好、學校里有什么等;鼓勵聾兒與學生交往,其極強的模仿力與好奇心可使他們對學生的各種活動產生濃厚的興趣,進而對小學生活充滿向往;平時在活動眾多征求他們的意見,根據其興趣來調整活動內容,培養其自主自信的健康心理;充分給予他們動手動腦的機會,除了可發揮其想象力的繪畫、手工、舞蹈編排外,還可以讓他們布置教室、保管物品、取送東西,不僅發展了思維,還能培養其獨立性和責任心。
三、結束語
總之,聾兒入學前教師必須幫助其做好外在環境以及自身的準備,并根據聾兒的個體差異,適當強化他們所學的知識,發掘他們的潛力,進一步引導其心理的健康發展。同時,教師在一些教學活動上要適當采取與普通接近的內容來進行,使其能逐步熟悉、適應日后的學習生活。
參考文獻:
[1]冉金鳳.做好聾兒學齡前教育工作[J].青海教育,2010(01).
[2]張杰.聾兒心理理論發展特點及其訓練[D].河南大學,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