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慧
摘 要:英語閱讀在中職英語教學中至關重要,文章從詞塊在中職英語閱讀教 學中的作用和詞塊教學法在中職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兩方面探討如何改進中職英語閱讀教學,以提高中職生英語閱讀的速度和質量,進而提高他們的英語閱讀水平。
關鍵詞:中職英語;詞塊;教學法;閱讀策略;閱讀教學
中圖分類號:G718.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6)27-0097-02
英語閱讀在中職英語教學中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但在教學中發現部分學生對英語閱讀感到頭痛,其原因主要為以下幾個方面:詞匯量不足,對詞匯的理解不夠全面透徹;不能理清句子的結構;缺乏閱讀策略或使用策略不當;閱讀習慣不良。同時,由于受傳統教學方法的影響,教師在閱讀教學過程中大多以翻譯和講解為主,教學重點往往只在于辨認詞義、分析結構、翻譯難句、記憶語法,片面追求閱讀理解答案的正確率等,而忽視了對學生閱讀策略的培養。本文應用詞塊理論,幫助中職生提高英語閱讀的速度和質量,進而提高他們的英語閱讀水平。
一、詞塊與詞塊教學法
“詞塊”最早是Becker于1975年提出的,他認為語言的記憶和存儲、輸出和使用不是以單個的詞為單位,而是以事先預制好且高頻出現的多詞組合為單位,人們使用時根據自己表達的需要,從大腦中提取這些預置短語,再經過加工就可組成比較符合語法的句子,并且變成流利的語言。詞塊具有以下特征:詞塊是規范性與可變性的統一,詞塊集形式和功能為一體。語言學家Lewis于1993年提出了詞塊教學法,他在《The Lexical Approach》一書中詳細闡述了以詞塊為中心的教學理論,其主要觀點是:語言非傳統概念中的語法和詞匯構成,而是由多個詞組成的預制“板塊/詞塊”所構成。在學習時,應將這些詞塊看成一個整體,而不應拆分成更小的單元。Nattinger和DeCarrico也在《Lexical Phrases and Language Teaching》一書中提出詞塊,他們通過詞塊教學,引導學生在學習第二語言時,能運用預置詞塊理解、分析、創造新的語言。
在我國,最早對于詞塊的研究要追溯到1999年,楊玉晨和沈敏瑜在《外語界》分別發表《英語詞匯的“板塊”性及其對英語教學的啟示》和《詞匯法——一種新的教學路子》,把詞塊教學法引入國內,之后越來越多的學者開始研究詞塊在外語學習中的應用,其研究主要涉及以下幾個方面:調查學生詞塊知識的掌握情況,揭示詞塊與書面表達及口語流利性之間的關系,探求詞塊能力和語言能力的關系,關注詞塊對寫作教學的影響。但是,研究詞塊在英語閱讀教學的應用,尤其關注詞塊教學法應用于中職英語閱讀教學的研究較少,尚有不少空白之處有待填補。
二、詞塊在中職英語閱讀教學中的作用
1. 加快英語閱讀速度
英語閱讀時,學生進行語言信息的輸入與理解,大部分中職生習慣于逐字閱讀,因而視幅小,大腦反應速度慢,導致英語閱讀速度普遍降低。如果學生改變這一不良習慣,以詞塊為單位進行閱讀,就可直接提取整個詞塊的語義,減少了文字解碼的時間,從而加快英語閱讀速度。
2. 提升語篇理解和分析能力
中職生語篇理解和分析能力普遍薄弱。詞塊具有組織語篇和連接信息的功能,是語篇銜接的重要手段,它能使語篇內句子和段落互相銜接和連貫。因此,把握住詞塊,有助于學生理清文章的結構,掌握文中句子間和段落間的關系,從整體上去準確理解和深化理解,有助于提升語篇理解和分析能力。
3. 掌握英語閱讀策略
英語閱讀策略在中職生中相當缺乏,這是導致他們閱讀障礙的主要原因之一。教師可充分運用詞塊幫助學生掌握猜測詞義、預測下文、把握主旨、鎖定關鍵信息等英語閱讀策略。學生一旦明白如何運用這些基于詞塊的閱讀策略,就會在英語閱讀中具備很多優勢。
三、詞塊教學法在中職英語閱讀教學中的具體應用
1. 讀前的應用:激活已有圖式,降低閱讀難度
在讀前階段,教師可運用“頭腦風暴法”讓學生說出與文題相關的一些詞塊,激活已有圖式,制造學生與文章的親切感,調動他們的閱讀熱情,從而減輕他們的畏難情緒,降低閱讀難度。例如,閱讀課文“A Journey to Hong Kong Disneyland”(江蘇省職業學校文化課教材英語第二冊Unit1)前,可先讓學生在小組內說說有關旅行和迪士尼樂園的詞塊,教學氛圍一下子活躍起來,并且,學生通過交流熟悉了與文章相關及與文中相似的一些詞塊,閱讀起來普遍感覺輕松許多。
2. 讀中的應用:把握關鍵信息,掌握閱讀策略
在讀中階段,教師根據教材和學情布置相應的閱讀任務,引導學生圍繞任務有目的地尋找關鍵詞塊,根據關鍵詞塊的提示采用預測、猜詞等閱讀策略進行理解和分析,從而把握文章的主旨和重要細節,并且學會串聯重點詞塊來表述觀點,高效完成閱讀任務。例如,在閱讀課文“A Journey to Hong Kong Disneyland”時,可以引導學生利用“before we left,when we arrived at the airport,the first night,the next day”這些表述時間的詞塊,快速理清文章的行文脈絡并預測在這四個時間所發生的事件,再通過文中“prepare…for…,leave…at/in…,experience an electrical fire和 have fun”這些關鍵詞塊,讓學生準確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并串聯詞塊清楚、流暢地表述作者迪斯尼之行的主要經歷,許多學生都反映詞塊對閱讀理解起到了化難為易的作用。
3. 讀后的應用:擴大詞塊儲備,增強閱讀實力
在讀后階段,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以小組為單位搜集文中的重點詞塊,在理解詞塊意義和結構的基礎上大聲朗讀記憶,然后,教師設計造句、翻譯、寫作等詞塊輸出活動,讓學生在語境中嘗試運用詞塊,通過反復運用加深記憶,真正內化為自己的語言,從而擴大詞匯儲備,增強英語閱讀實力,并提高語言運用能力。例如,在閱讀課文“A Journey to Hong Kong Disneyland”后,可以組織學生通過小組討論搜集“prepare for,put out,in time,be determined to do sth.”等常用詞塊,先讓他們使用這些詞塊來復述課文,再以小組比賽的方式運用這些詞塊造句。參與這樣的活動后,學生普遍反映詞塊記得更牢固,并且確實對英語閱讀很有幫助。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中職英語閱讀教學一直處于一種費時低效的狀態,針對中職英語閱讀教學的現狀,詞塊教學法在中職英語閱讀教學中可以起到積極的作用。同時,基于詞塊的中職英語閱讀教學能讓英語閱讀有速度、有深度、有策略,全方位地優化英語閱讀的過程和結果。因此,中職教師應加強對詞塊教學法的研究和運用,切實、智慧、有效地幫助學生提升英語閱讀水平。
參考文獻:
[1]崇斯偉,劉曉華.分級教學模式下基于詞塊理論的慢班大學英語閱讀教學[J].海外英語,2012(08).
[2]張麗華.詞塊教學法在高職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J].湖北科技學院學報, 2013(02).
[3]韓春鳳.基于詞塊理論的高中英語閱讀教學實驗研究[D].閩南師范大學,2013.
[4]石芳.詞塊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湖南科技大學,2009.
[5]王篤勤.英語教學策略論[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