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燕
【摘要】英語口語課堂教學不僅要教授語言基礎和語言技能,更要注重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自學能力和創新能力。
【關鍵詞】中職英語 口語互動 教學探究
在開展中職英語口語教學過程中,我們發現很多學生對語言學習缺乏熱情,往往借助死記硬背來完成學習任務。他們不擅長甚至不愿意來表現自己的語言技能,結果中職生的英語學習步入了“雙D”(即deaf English、dumb English)的死胡同。如何使學生樂于參與英語課堂教學?如何使學生積極發掘自身的語言天賦?多年的教學實踐告訴我,中職英語口語互動教學能激發學生的“雙A”(即ambition、activity)。
一、激發學生興趣,營造多維互動的課堂氛圍
曾有學者提出學習外語的成效二函數,即智力認識活動和情意因素。的確,輕松愉悅的課堂氣氛能消除學生的緊張情緒,集中學生學習英語的注意力,形成師生融洽的情感交流,便于學生展開豐富的語言聯想,從而培養語言運用能力。
營造和諧的課堂氣氛,能夠建立起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亦能激發學生的求知欲。這是實現課堂教學互動的基礎。比如在中職一年級的英語教學中,我著力培養學生的準確發音,于是給學生播放英語原聲電影和英語BBC廣播節目,讓學生跟隨朗讀,糾正學生錯誤的語音語調。同時為了激發學生的積極性,我選擇了經典的西方故事(如小紅帽Red Riding Hood)編排成戲劇,讓學生參與角色扮演,用英語進行對話表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學生大呼“表演過癮”,連平日羞于開口的學生也能進行“talk show”,自然流利地展現自己的風采。
多維互動的課堂氛圍要求師生通過各種感官全方位參與,構成認知與情感和諧、多維互動的教學關系。要實現互動,必須貫徹學生主體性原則,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
二、正確處理聽說的關系,以活動教學為中心
學習英語首先要有足夠的信息輸入,輸入(聽)是輸出(說)的基礎。要實現課堂互動必然要求加大語言信息的有效輸入。這些信息的輸入要適合學生的年齡特征,要具有時代特色和專業特點。這樣學生會感知到整個教學過程的強烈節奏,他們會欣然接受信息的輸入。愉悅的課堂感受也為其信息的輸出打下了良好基礎。
教師的信息選擇應貼近生活、貼近職業,適合學生的認知能力,才能促進學生口頭表達能力的培養,才能使課堂互動具有真實性、實效性。在日常課堂教學中,我盡量做到生生兼顧,常采用的訓練方式是“one by one”操練模式,鼓勵每個學生對詞匯、句型進行訓練,每節課布置一個話題,每次讓部分學生上臺進行講述訓練,讓每個學生自始至終有“我是課堂一分子”的感受,特別是讓學困生沒有“被遺忘”的感覺。這種方式還避免了在“抽問模式”中優生爭先恐后、學困生事不關己的現象,讓全體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活動,同時也大大提高了學生對課堂的關注度。
聽說能力的培養,需要在“練中學”,即要靠大量生動形象而且貼近生活、職業的實際情景活動中來體現。針對職業學校學生擇業、就業的現況,我把課堂改造成職場面試會,讓學生模擬面試官、求職者,運用英語進行即興交流。在練習中指導學生如何表達語言技巧,表現自己的專業特色,給學生提供了交流的舞臺。
三、正確對待學生口語訓練錯誤,鼓勵學生大膽嘗試
學生口語訓練出錯在所難免,然而如何對待這些錯誤,有時會成為課堂教學互動能否順利進行的關鍵。英語口語訓練課和詞匯語法課不同,如果把重心過多地放在學生的語言基礎上,在會話過程中糾正詞匯語法錯誤,勢必會打擊他們的自信心,直接影響他們主動參與教學活動的積極性;但如果不及時糾正錯誤,又會使這些錯誤定型為一種語言模式。該怎么辦?專家一般把口語訓練分為控制性操練、指導性操練和自由操練三個階段。我認為糾錯應集中在控制性操練階段。因為這一階段訓練的主要內容是句型結構、語法規則等,這一過程主要是語言的內化過程,這一過程中形成的錯誤一旦定型,就很難糾正了。
在自由操練階段主要是語言的自由表達階段,它更重要的是體現語言的交際功能,只要出現的錯誤不影響主要意思的表達,就不要輕易打斷學生強行糾正,而是要鼓勵學生積極嘗試,大膽開口。交流過程中學會變通,遇到語言障礙,要學會把難點簡單通俗化。如求職面試中面試官提問“What do you think is the most important factor in the job?”面試學生想要回答“I think teamwork(團隊合作) is the most important.”但單詞“teamwork(團隊合作)”沒想出來,我就鼓勵他就用了“I think working with others is the most important.”同樣可以表達原來的意思。糾正錯誤的分寸把握得當,既保護了學生嘗試的積極性,又因為讓學生感受了“成功”的喜悅,更加激發了其嘗試的積極性。
英語口語課堂教學不僅要教授語言基礎和語言技能,更要注重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自學能力和創新能力。課堂教學的互動,給了中職生自由發展和思考的空間,使他們信心十足地投入到語言學習中來。
參考文獻:
[1]鄭燕.淺談職高語文教學以就業為導向的教學策略[J].職業教育(中旬刊),2014,(04).
[2]朱玉娣.中職數學教學策略分析[J].赤子(中旬),2014,(04).
[3]秦海燕.從提高學生語文素養再談現代教學策略的運用[J].現代語文(學術綜合版),201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