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心儀
每當我們一家人打算在外面用餐時,爸爸媽媽都會問我想吃什么,我總會毫不猶豫地回答“麥當勞”三個字。不只是我,我的表哥、表妹、朋友、同學都愛去麥當勞吃飯。對于我們來說,漂洋過海的漢堡包、炸薯條,總是最受歡迎的。
不過,前幾天的一頓晚飯,讓我有了新的看法。那是一個星期六的下午,我和爸爸媽媽參觀過一個展覽后,路過一家麥當勞餐廳,我的腿又挪不動了。媽媽這次不再遷就我,態度堅決地說:“我們今天不吃麥當勞,回家吃頓北京的特色小吃。”看來是沒有商量的余地了,我望了一下那個大大的“M”,咽了一下口水,不情愿地回到家。“北京有什么特色可吃呢?”我一點兒都不情愿。可媽媽好像早有準備,興致勃勃地拿出許多五顏六色、形狀各異的食品,又讓我打電話邀姥姥和奶奶一起來吃。
晚上6點多鐘,姥姥、奶奶來了,還帶上了六歲的表妹。媽媽端上來一盤盤怪新鮮的小吃。“這不是北京小吃嗎?”姥姥驚喜地說。
“傳統小吃有兩百多種呢!”姥姥開始給我和表妹介紹餐桌上的食品:“這是豌豆黃。”“是用豌豆、白糖、金糕等材料做成的。”我迫不及待地夾起一塊。哇!又甜又爽。接著我又品嘗了驢打滾兒、艾窩窩、年糕、焦圈等好多小吃,我實在是吃得不亦樂乎,小臉蛋兒上都是蜜糖……
一頓被命名為“北京小吃大薈萃”的晚餐在一片歡聲笑語中結束了,但姥姥的一番感慨卻仍然在耳邊回響:“中國的飲食文化源遠流長。現在麥當勞、肯德基豐富了我們的生活,增加了就業機會,但也影響了孩子們的消費觀念和飲食習慣。”中國的飲食也是傳統文化的一部分,而我們對這些卻了解得太少、太少。我希望人們多做些宣傳、推廣工作,在麥當勞們不斷占領中國市場的今天,也讓聞名世界的北京小吃得到中國孩子們的喜愛,讓燦爛的中國傳統文化在我們這一代人手中得到繼承和發揚。
(指導教師:劉艷芳)大臉貓沉思:
在被洋快餐沖擊的今天,這篇習作值得我們每個人沉思。不僅在飲食上,在其他方面,如何繼承和弘揚我們的傳統文化,也是我們這一代人面臨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