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曉燕
摘 要:引導幼兒開展科學繪本活動,可以幫助幼兒汲取科學知識及藝術營養,使幼兒教育更加高效。應從存儲素材,創作繪本;欣賞讀本,有效啟蒙;捕捉靈感,自主繪制;多元評價,正面激勵等角度入手開展科學繪本活動,從而構建生動課堂,促進學生成長。
關鍵詞:幼兒;科學繪本;創作繪本;營造氛圍;多元評價
中圖分類號:G61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6)26-0067-01
幼兒教育包含多個方面的啟蒙教學,健康、社會、語言、藝術、科學等皆列其中,如何有效且不失趣味性地開展教育活動是教師的所思所想。以科學教育為例,用科學繪本作教材頗受幼兒和教師的青睞,為教師的教學提供了方便,為幼兒的學習提供了樂趣。因此,應引導幼兒開展科學繪本活動,讓幼兒在繪本活動中汲取科學知識,將藝術、科學進行完美融合,讓幼兒教育變得更加高效、生動。
一、存儲素材,創作繪本
科學繪本可以是手段,通過它給幼兒滲透科學知識;又可以是目的,利用其趣味性激發幼兒學習科學知識的熱情。要使幼兒為創作繪本而學習科學知識,首先要做的是在幼兒的腦海中“存儲”素材,這樣幼兒創作繪本時就不會無從下手。這需要教師精心設計方法,讓幼兒既能獲得大量科學知識作為素材,又要避免獲取知識過程的乏味性,還要讓活動對科學教學產生推動作用。比如,為了讓幼兒通過創作繪本學習科學知識,可先組織幼兒玩游戲,以“科學競猜”游戲為例,規則如下:將幼兒平均分為兩組,以兩排桌子為陣地分立兩邊,中間放一個小桶,兩組輪流向桶內投球,先投進球的小組獲答題資格(題目是有A、B選項的科學知識選擇題),答對的小組可獲得該知識卡片。題目全部答完后,幼兒可從自己組獲得的卡片中選取一個作為繪本素材進行創作。這一活動不僅讓幼兒在游戲中學到科學知識,還為之后的繪本活動確定了目標。繪本創作過程可以讓知識記憶得更深刻,而且創作的趣味性又為幼兒獲取科學知識提供了動力。如此,便形成了一個良性循環。
二、欣賞讀本,有效啟蒙
科學繪本中的圖畫,看似線條簡單,以最簡單的畫法勾勒出作者要表達的思想,實則蘊藏著極其深厚的美術功底,而幼兒喜愛科學繪本,大多因為這些優美的圖畫。但若教師傳授科學知識時總是以繪本為教材,讓幼兒閱讀過多的繪本,會不可避免地使幼兒對圖畫產生審美疲勞。久而久之,科學繪本在幼兒眼中便失去了趣味,對科學教育顯然是不利的。為避免這種情形,可組織幼兒自己用圖畫表達科學知識,讓幼兒自己動手創造“美”,讓繪本之“美”在幼兒的世界中延續下去。比如,為了讓幼兒能以簡練的手法表達出自己想要闡述的思想,引導幼兒欣賞優秀繪本時,教師可以一種輕松的講解手法講述其中的繪畫技巧。然后,組織幼兒進行“繪畫接力”游戲:教師一邊給幼兒講有趣的童話故事,一邊讓幼兒輪流在黑板上畫出故事中新出場的事物。幼兒在聽故事中將剛剛學到的知識運用于實踐,有效增強了繪畫能力,為其學習科學知識奠定了基礎。能夠促使幼兒堅持不懈的,除了游戲的娛樂因素,在學習過程中產生的成就感也能發揮巨大作用,為幼兒繼續前進提供巨大動力。
三、捕捉靈感,自主繪制
為進一步激發幼兒通過繪本學習科學知識的動力,引導幼兒自主繪制繪本是不錯的方法。如果總讓幼兒學習一些深奧的科學知識,幼兒便容易從最初的好奇逐漸演變成麻木,繪本活動則難以為繼。而如果教師多留意幼兒間的交流和活動,發現他們的興趣點,并以此為素材組織幼兒創作繪本,則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有段時間出現流行感冒,課余時間很多幼兒以此為話題,“著涼了”“鼻子不舒服”等不絕于耳。對此,教師靈機一動,以“我們為什么會感冒”為題組織幼兒開展繪本活動,并在活動前講解了感冒的誘因。在創作中,有人畫小朋友半夜踢被子,早上發現感冒的情景;有人畫呼吸到空氣中的病菌,從而患上感冒的情景……各種奇妙的創作呈現出來,幼兒既了解了科學知識,又提高了繪畫水平。在近年來的教學改革中,不少科目的教學都注入了聯系生活的教學理念,且收效甚佳,為這一方法的實施提供了有效的理論依據。
四、多元評價,正面激勵
幼兒對知識的學習處于起始階段,他們渴望被鼓勵、被認可。因此,教師不可對幼兒要求太高,哪怕對幼兒一點點的進步都不要吝嗇自己的鼓勵,對于一些不用心學習的幼兒,也應適當給予能引導他們向上的批評。不管是鼓勵還是批評,話語都不可太單調,要讓評價有營養,既能起到評價作用,又能起到引導作用。比如,組織幼兒創作“神奇的地球引力”科學繪本時,有人畫小朋友和課桌書本等在沒有地球引力的情況下飄到空中的情景,教師表揚了他善于利用周邊事物融入創作的能力。有人畫沒有地球引力時水飄到空中的情景,教師對他的想象力提出表揚,并教他怎樣更好地畫液體。鼓舞的力量是巨大的,教師的一個眼神、舉動、評價,皆可能促使幼兒發生巨大的轉變。
五、結束語
總之,讓幼兒主動學習知識是非常重要的。科學繪本以精致優美的插畫和簡練生動的語言為幼兒所喜愛,它可以有效傳達科學知識。教師應重視科學繪本教學,引導幼兒開展科學繪本活動,將有趣味性的美術教學和科學教學結合起來,從而達到讓幼兒邊玩邊學的目的。
參考文獻:
[1]霍語佳.幼兒科學活動中教師的指導和類型[J].海南師范學院學報,2008(06).
[2]吳海燕.尋找繪本的另一種價值[J].江蘇教育研究,201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