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晉榮
當前,自主合作學習雖然已被廣泛應用到中小學課堂教學中,但是一些教師在運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存在一些不足,使合作學習流于形式而沒有達到合作學習的效果。我認為教學一方面要教給學會必要的知識,要讓學生有知識的積累,另一方面要關注學生未來的發展,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和思考問題”的習慣、思路和方法,訓練他們的科學思維,因此我認為從“激發興趣、高效學習”和“鼓勵合作、質疑問難”培養學生自主合作學習能力,主要應從以下方面做起。
一、熱愛尊重每一位學生,增強學生主動學習的信心。
在課堂教學中,我們要發揚教學民主,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使學生主動提出問題,以親切的微笑迎接每一次提問,以寬厚的胸懷包容每一個幼稚的問題,讓學生感受到質疑探究的心理自由,幫助學生克服心理障礙,增強其勇氣和自信心,逐步養成敢于質疑探究的習慣,進而主動探究解決問題的途徑,敢于發表獨特的見解。我在課堂教學中堅持做到:留出足夠的時間,放手讓學生自主探究,把微笑帶進課堂,讓學生在愛的感召下受到鼓舞,把鼓勵帶進課堂,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
二、積極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強烈的探究欲望。
于漪老師在《語文教學談藝錄》中說:“教師如果有本領把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激發起來,教學就成功了一半。”激發學生探究的意念與興趣,沒有固定的模式,應從學生的實際出發,因人而異,教師只有突破固有思維,在準確把握文本的前提下大膽開放課堂,把課堂的主動權真正還給學生,才能讓學生的思維產生碰撞,才能使其享受到語文的靈動與詩意。結合語文學科的實際,在實踐中我常采用下列方法:
1.課內培養興趣,互動自然生成。興趣是學習的動力,興趣要經過不斷激發才能鞏固和持續。這就要求語文教師創造條件,不斷探索發現,不斷改進教學方法,靈活運用多種教學策略,激發主動參與意識和學習興趣,以豐富的情感表達藝術牽動學生,使之在接受知識的過程中處于興奮、追隨的狀態。例如在教《黃山奇石》時,學生歸納出黃山奇石的幾種命名規律后,個個興趣濃厚,我突然有了新的想法,讓學生為黃山奇石改名,要求名字既體現景物特點,又給人以美感,還富有吸引力,學生興趣大增,妙語連珠。“猴子觀海”被改成“猴子看海”、“猴子望海”、“猴子賞海”、“猴子眺海”,接著我讓學生比較“看”、“望”、“賞”、“眺”與“觀”之間的區別與聯系,最后學生得出結論,只有“觀”和“賞”才能突出猴子對云海的著迷等。學生活用文本,不知不覺間思維能力得到發展,對文本的理解自然也深入許多。
2.課內外研趣,主動探究。在課堂上,在朗讀教學這一環節,我采用“自由讀”、“想象讀”、“有個性讀”等多種形式,指導學生讀好課文,要求學生“眼里有神情,臉上有表情,語氣有感情”。讓學生在放松的狀態中讀出收獲,在充滿激情的朗讀中讀出情趣,在自由的閱讀中讀出個性,真正讓學生與課本對話、互動交流。課外是課內的先聲和延伸,課內是課外的演奏與開發,聯系生活才能在課堂上充分開發學生的潛力。例如教學《海倫·凱勒》,在結束新課前,我布置了一份作業:通過這一課的學習,我們都被海倫·凱勒那種超越苦難、戰勝自我的精神折服,其實生活中有很多像海倫·凱勒一樣的人,請課下收集這方面的人物資料,我們將在語文活動課上交流。課后,學生十分投入,搜集了許多名人和身邊身殘志堅的事跡。整整一堂課學生侃侃而談,完全沉浸在不屈不撓與命運抗爭的境界里,學生的情操得到陶冶,思想得到凈化,知識得到拓展。
三、提倡小組合作,鼓勵學生質疑問難。
在合作學習中,教師要充當“管理者”、“促進者”、“咨詢者”和“顧問”等多種角色,把自己定位為學生學習過程的合作者。經過一段時間的摸索,我認為小組合作學習應重點從以下幾個方面做起:
1.科學合理的分組應注意學生間的性格特點,形成優勢互補和知識層次差異;學生間語言表達能力及智力水平的差異。
2.培養小組長,小組活動要收到最佳效果,培養小組長是關鍵,教師要有意識地培養小組長并由同組內的小朋友推薦,并適當引進競爭機制,每周評議一次組長。
3.用激勵性語言,評價“聽”的習慣,例如“你聽得最認真,這可是尊重別人的表現啊”、“你把xx的優點學來了,說明你很會聽啊”、“這一點小小的區別都被你找出來了,你的聽力可真了不起啊”。手勢、表情、姿態等這些動感語言將充分發揮作用。例:請同學們拿出“生字寶寶”同桌相互合作學習。可讓學生做到“你讀一遍給他聽,他讀一遍給你聽,讀的時候聲音小一些。如果讀錯了,告訴他,如果全對了,那就朝他笑笑”。這樣的效果比兩個人一起讀一遍的效果要好得多。
四、明確布置學習任務,讓合作學習更有目的性。
在課堂上,小組合作學習變得形式化,我認為最主要的一個原因是學生不明確學習任務。因此,在每一次小組合作學習前,應布置好明確的學習任務,例如:在作文教學中,老師不可能在課堂上對每個學生的作文進行評價,這時可以利用小組合作的形式,讓寫作能力較弱的學生得到更多的幫助。在小組活動前,老師可提出明確的要求。在組員讀作文時,其他學生要認真聽,邊聽邊想,他的作文有哪些優點,有哪些不足,等他讀完后,組員就可以發表看法,對作文存在的不足,可以提出修改的建議。被評價的學生應該及時在作文旁記上自己認為好的建議。這樣學生都很明確自己要做些什么,小組活動就會開展得更有實效。
五、恰當的評價方式是提高小組合作學習有效性的動力。
評價是合作學習中不容忽視、不可缺少的重要環節,教師應該根據實際情況,采用多種恰當的評價方式。
1.重視學習過程評價與學習結果評價相結合。
2.注重自評、互評和師評相結合,盡可能地發現每個學生在合作學習過程中的參與度、討論中的情感態度及交流的能力捕捉每個成員的潛在優勢,給予學生激勵性的評價,在評價中及時引導學生反思,幫助學生尋找更高的發展目標。
3.注重評價個體和評價小組相結合。教師既要重視對學生個體的評價,又要重視對合作小組的評價,在對小組進行評價時,要照顧面向組內的全體組員,做到點面結合,有的放矢。
總之,我認為只有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合作學習、質疑問難為主旨,對學生進行自主探究學習,讓學生主動提出問題,主動探求解決問題的途徑,敢于發表獨特的見解,才能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