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婕
中圖分類號:F23;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5812(2016)12-0125-03
摘要:國家一帶一路戰略規劃的出臺,為河南經濟發展提供新的機遇。經濟的發展需要大量的管理會計人才,又恰逢財政部關于全面推進管理會計體系建設的指導意見頒布,河南高校管理會計人才培養的重要性日益彰顯。本文闡述了河南省管理會計人才培養的現狀,指出河南省高校在管理會計人才培養方面存在的問題,并針對存在的問題,嘗試提出改善河南高校管理會計人才培養的措施。
關鍵詞:管理會計 人才培養 問題 措施
一、河南省高校管理會計人才培養現狀
根據河南省教育廳官方資料顯示,截至2015年5月,河南省共有普通高等學校129所,其中本科院校52所(含8所獨立學院),高職高專院校77所;民辦普通高等學校37所。這些高校幾乎均開設了會計專業,為河南省的經濟建設輸送了大量的會計人才。但是這些會計人才中真正能擔負起管理會計職責的人員卻極為稀有。相對于財務會計,管理會計在我國的認知度和影響力相對較弱。據有關數據顯示,國內企業超過85%的財務人士擔任財務會計(核算會計)職位,他們80%以上的時間用于記錄與核算,充當著“賬房先生”的角色,大多數還沒有成為真正意義上的管理會計師。河南省乃至我國在管理會計人才隊伍建設方面遠遠跟不上社會發展需要,管理會計人才隊伍無論是數量層面,還是質量層面都與社會需求之間存在較大的差距,這種情況對于經濟社會的健康發展帶來了諸多的負面影響,管理會計人才的培養問題迫在眉睫。
二、大力培養河南省管理會計人才的原因
(一)經濟發展轉型需要
2012年11月,國務院正式批復《中原經濟區規劃》,形成以鄭汴洛市區為核心、中原城市群為支撐、涵蓋河南全省延及周邊地區的經濟區域。中原經濟區的建成,力爭使河南省成為國家重要的糧食生產和現代農業基地,全國工業化、城鎮化、信息化和農業現代化協調發展示范區,全國重要的經濟增長板塊,全國區域協調發展的戰略支點和重要的現代綜合交通樞紐。2013年,國家主席習近平提出了一帶一路的國家經濟發展戰略,2015年3月,國家發改委、外交部、商務部聯合發布《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愿景與行動》,鄭州被規劃為中心線上的多節點城市,形成了以鄭州為中心,輻射整個河南地區的經濟發展地帶。一帶一路的戰略規劃將在交通設施的聯通擴建,貿易、投資領域的擴寬,推動新型產業的發展與合作等領域為河南的經濟發展再次帶來機遇。人才是興國之本、富民之基、發展之源,經濟的高速發展需要大量的管理會計人才。
(二)會計改革發展需要
2014年,被會計界譽為管理會計“元年”。2014年1月29日,財政部網站首次刊登了《關于征求<財政部關于全面推進管理會計體系建設的指導意見(征求意見稿)>意見的函》,就全面推進管理會計體系廣泛征求意見。這標志著財政部已將管理會計列入今后會計改革發展的重點方向,著手加強管理會計制度建設,加快管理會計人才培養。2月20日,財政部部長樓繼偉在中國總會計師協會第五次全國會員代表大會上講話指出:“將加快培育我國管理會計人才,為打造中國經濟‘升級版服務”。而打造中國會計工作“升級版”的重點就在于大力培育和發展管理會計。4月9日,響應財政部號召,對外經貿大學與美國管理會計師協會(IMA)聯合了國內40余所知名院校會計教育專家,發起成立了國內首個專業化管理會計教育指導委員會——IMA美國管理會計師協會(中國)教育指導委員會。11月14日,財政部正式出臺《關于全面推進管理會計體系建設的指導意見》?!吨笇б庖姟纷鳛槲覈芾頃嬻w系建設的綱領性文件,開啟了會計改革與發展的新篇章,管理會計將迎來發展機遇期,同樣也為管理會計的人才培養帶來了機遇和挑戰。
(三)企業發展的需要
隨著我國擴大對外開放和實施“走出去”戰略,我國企業必須與國外企業同臺競技,不僅面臨來自市場、技術等方面的競爭和沖擊,更面臨管理戰略和模式方面的挑戰。隨著中原經濟區和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的建設、一帶一路戰略構想的實施,河南省經濟進入一個新的發展期。抓住機遇,乘勢而上,不斷提升競爭能力,實現可持續發展,已成為企業的迫切現實需要和必然選擇。在此背景下,企業只有加快發展方式轉變,充分挖掘管理潛力,才能實現自身持續發展,企業對管理會計人才的渴求程度日益迫切。雖然企業可以引入一些熟悉國際市場、成本管理、資本運作、預算管理、風險管控、戰略規劃,信息技術等,能夠深入參與和支持單位決策制定的管理會計人才,但是河南省各高校也應該著手培養了解本地區經濟發展狀況的管理會計人才。
三、河南省高校管理會計人才培養存在的問題
(一)培養目標不明確,課程設置不系統
管理會計師在企業管理中應承擔領導者、組織者、顧問、規劃與整合專家等多重角色。目前,管理會計人才培養依然采用的是傳統財務會計人才的培養體制,結果導致人才培養與社會需求之間的脫節,影響到了管理會計人才培養。
河南省各高校在進行管理會計人才培養時仍是以財務會計為核心,以基礎會計(初級會計學)、中級財務會計(財務會計學)、高級財務會計(高級會計學)三門課程為主線。通常,基礎會計設置3—5課時/周,中級財務會計設置4—8課時/周,高級財務會計設置3—4課時/周,占據主要地位。而管理會計教學局限于開設一門管理會計學,設置2—3課時/周,沒有形成系統的管理會計教學課程。在各高?,F有的課程體系中,財務管理、成本會計等課程與管理會計內容有交叉,這本是一個管理會計與其他學科融會貫通的機會,但在實際授課時往往受到課時的限制,常將涉及管理會計的教學內容刪除,更加弱化了管理會計的課程內容。
(二)匱乏的教材與師資
河南省高校進行管理會計授課時,使用管理會計教材基本架構大同小異,主要包括變動成本法、本-量-利分析、經營預測、經營決策、全面預算、標準成本法、作業成本法、業績考核與評價等內容。這些內容主要是從西方引進的管理會計理論,沒有很好地與我國經濟和企業實際情況相融合,也沒有納入現代管理會計發展的體系內容。
相對于財務會計等專業核心課程,各高校在管理會計教學上的師資力量也明顯薄弱。不少高校忽視管理會計教學人才的培養,管理會計課程被邊緣化。管理會計課程課時少,甚至有些高校將管理會計作為選修課或不開設該課程,導致教師不愿意鉆研管理會計的教學內容、方法和教學規律,沒有提升管理會計教學效果的積極性。由于管理會計內容主要是從西方引進的,未像財務會計那樣在企業實踐中應用較多,很多教授管理會計的教師并無管理會計方面的實踐經驗,造成教師授課難度加大,從而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教師對該課程的教學工作。
(三)實踐教學環節缺失
管理會計是一門應用性很強的學科,實踐教學是高校管理會計人才培養過程中最為薄弱的一個環節。雖然近幾年隨著各高校對實踐教學的重視,在會計專業實踐教學中投入了大量的資金,建設了設施比較完善的會計核算模擬實驗室、會計電算化實驗室、ERP實驗室、納稅模擬實驗室、審計模擬實驗室等。但是鮮有學校建設管理會計實訓室,針對管理會計基本不開設相關的實訓課。即使開設了實踐環節,也往往是以課堂上做些預測、決策等案例分析題作為實訓內容。除了沒有接受實訓軟件的操作培訓外,學生還缺少企業實崗實習的機會。管理會計實踐教學的內容和學時不足,將造成學生的管理會計實際操作能力弱,到崗后不能很好地為企業提供管理會計方面的服務。
四、改善河南省高校培養管理會計人才的措施
(一)明確培養目標,調整課程設置
管理會計作為會計的一個重要分支,是未來會計發展的基本方向。管理會計人才的培養是建立管理會計人才隊伍的基本途徑。各高等院??梢圆捎脝柧碚{查和企業訪談的方式,在充分調查研究的基礎上,按照社會、企業對管理會計人才能力的需求,設定合理正確的培養目標與方向。例如:高校確定的培養目標是單純管理會計師,還是管理會計師與注冊會計師并重的人才。根據培養目標,設計相關課程,推動形成有特色管理會計課程體系,使其由從屬于財務會計轉向獨立的管理會計學科體系。
適當壓縮現有課程的課時,如基礎會計、中級財務會計、高級財務會計;輔以成本會計學、財務管理學、管理信息系統、管理學、會計信息化系統、公司戰略、經濟學、企業績效評價、企業風險管理與內部控制、統計學、市場營銷學等相關專業課;以課外講座的方式給學生補充國內及河南省經濟發展的情況。以培養出既掌握扎實財務知識,了解國內及省內經濟發展形勢,又具有一定數據分析能力,能夠給企業發展戰略制定提供更多的會計決策信息的管理會計人才。
(二)進行管理會計教學團隊的建設,編撰適合經濟新常態下的管理會計教材
習近平總書記2014 年5 月在河南省考察時提出中國經濟要適應“新常態”的重要觀點。經濟新常態背景下,突出了對管理會計(規劃、決策、控制、業績評價)的需求。為了培養適應中國國情及河南省情的管理會計人才,應由省內的教育部門牽頭,組建由行業實務專家、職教專家和課程組教師共同進行管理會計課程的開發,探索和完善管理會計教學內容與教學方法,打造專業精湛、聯系實際的管理會計師資隊伍和研究團隊。在教材的編寫方面,突出管理會計在經營模式轉變中提供預測支持流程設計、成本管控、風險控制、績效考核等方面的內容,提供適合經濟新常態下的管理會計人才培養的教材及資料。
(三)改革管理會計的教學模式,突出案例教學
國外管理會計在發展過程中,歷來強調案例的重要示范作用,如,美國管理會計師協會發布的管理會計公告中,就包含了系列案例。因此,案例教學應該是管理會計人才培養過程中一個重要的教學方法。在管理會計的教學過程中,應突出案例教學,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應用管理會計,提高學生對于實際管理會計工作的理解能力以及遇到突發問題的解決能力等。
為了配合案例教學,在編撰管理會計教材時,要大量搜集實踐經驗,將其提煉成若干管理會計案例,配套建立管理會計案例庫或者制作管理會計成功實踐案例集。案例庫或案例集以典型性和廣泛性相結合的原則,將國內外管理會計經驗總結提煉,列示如何運用管理會計應用指引的實例示范,為教師教學提供素材,為學生提供直觀的參考借鑒。這是管理會計體系人才培養區別于財務會計人才培養的一大特色。
(四)增加實踐能力,強化實踐教學環節
1.加大管理會計實踐課課時。河南省各高校應加大管理會計的實踐課課時,實踐活動最好在管理會計理論學習的那個學期就進行,不要放在最后一學期,因為此時大部分學生被找工作、考研、出國等事困擾,無心實踐。實踐時,要盡量結合管理會計的基本理論和方法,可以按管理會計的工作環節安排實踐課,模擬企業管理會計實務。實習實踐的導師也要認真挑選,最好選擇有企業實務經驗的教師擔任;如果缺乏,可以讓企業的會計師等有經驗的會計人員擔任指導教師。實踐教材方面,可以自編實訓教材或實踐手冊,也可以利用現有的管理會計優質的實踐教材。
2.建立管理會計實訓室。實訓室是高校教師進行教學和科研活動的重要基地,是增強學生實踐能力和綜合競爭能力的重要基地。盡管各高校已經建立ERP等系列會計專業實驗室,但是缺乏針對管理會計實踐實訓的實驗室。因此,各高校還應建立專門的管理會計實訓室,購入專門的管理會計實訓軟件,為培養管理會計人才提供更好的實踐教學活動。
3.校外建設校企結合的管理會計實踐培訓基地。學生具備了管理會計知識和進行案例分析培訓、校內模擬實訓以后,畢竟還處于紙上談兵階段,真正用起來如何?遇到具體實際問題又會作如何反應?會不會手忙腳亂?校內實踐結束后,各高校還應安排學生到企業中去,將課堂上所學的知識與企業具體的經營實踐結合起來,用課堂上所學的知識去解決具體實際經營管理中遇到的管理會計問題,用理論去指導實踐,再用實踐來發展理論,使理論知識與實際經營形成一個良性的循環。
河南省相關部門應出面協調,選擇部分重點領域(如鄭州航空港區)與河南省一帶一路戰略規劃對接,促進校企合作,與相應的企業聯手,建立管理會計學生實習就業基地。河南管理會計人才實踐培訓基地的設立,可以促進管理會計人才培養模式改革、適應河南省區域經濟結構戰略調整和企業發展的需求,為高校學生提供實踐培訓機會,使高校培養的管理會計學生更好地滿足單位實際需要的同時,也為單位提供大量潛在管理會計人才,幫助單位提升管理會計工作水平,實現管理會計人才供需雙贏,為管理會計人才培養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張琳.管理會計人才隊伍建設路徑探析[J].管理觀察,2014,(12).
[2]王永輝,張勇軍.對推動管理會計發展的思考[J].財務與會計,2014,(3).
[3]屈志鳳.民辦高校管理人才培養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財務與管理,20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