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永琪哈爾濱師范大學傳媒學院,黑龍江哈爾濱 150000
新聞語言的口語化問題研究
孫永琪
哈爾濱師范大學傳媒學院,黑龍江哈爾濱 150000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科技的不斷進步,我國各個領域近年來都得到了很好的發展,語言藝術是我國非常重要的藝術之一,其不僅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如今在人們工作中也常常會遇到需要使用語言藝術的情況,口語是語言藝術中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本文通過查閱相關資料,簡要介紹了新聞語言中口語化的必要性、新聞語言口語化使用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并提出了行之有效的規范使用新聞語言口語的相關措施,以期能夠為新聞語言口語化的正確使用提供有價值的參考。
新聞語言;口語化;問題;研究
如今人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顯著提高,人們對于各個方面的要求也在不斷增加,新聞已經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并且隨著時代的發展新聞也有了很多創新和改革。但其所發揮的作用依然沒有變,只是在網絡社會背景下新聞的傳播方式和傳播速度等方面有了很好的完善和提升。在新聞傳播過程中新聞語言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在新聞語言的使用過程中卻存在些許問題有待解決,如何正確使用新聞語言已經漸漸成為社會各界廣泛關注的話題之一。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中國語言是其中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并且在人們的生活和工作中都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對于新聞來說,尤其是當代新聞傳播來說,使用的傳播方式更多是由新聞播報員將新聞內容以聲音傳播的形式向大眾傳達各種各樣的消息。新聞所帶有的特殊性使得新聞播報員在進行信息報道的時候,必須保證其真實性,為了避免長篇大論,因此必須以簡短的話語將新聞事件清晰明了地講解清楚,因此需要一定的邏輯性。另外,鑒于受眾所受教育程度不同、年齡不同等原因,所以播報員在進行播報時應盡量將難懂難表達的語言轉換為容易理解的意思,使受眾能夠在接收信息的第一時間了解播報員所要表達的意思。此種情況下語言口語化則顯得尤為重要,尤其在當今社會信息傳播如此快速的情況下,正確使用口語不僅能夠加快新聞傳播的速度,也能夠增強新聞報道在本行業中的競爭力[1]。
2.1語病情況較多
口語是人們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表達方式和交流方式,不難發現其雖然可以將事情簡單說出來,但在使用的過程中也難免會出現口誤、病句的現象,這只是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并不會造成過多的影響。但新聞播報不同,其肩負著傳播社會消息的責任,并且其也是社會語言規范使用的楷模之一,若播報員在進行口語化播報的過程中頻頻出現失誤,或為了能夠盡快將信息傳播出去而導致過多白話文出現在新聞報道過程中,會使得受眾對新聞報道質量產生質疑,甚至會因為播報員不正規的語言使用,造成大范圍語言混亂情況[2]。
2.2過度口語化導致新聞整體質量下滑
由于當今社會正處于飛速發展的時期,各個領域的市場競爭也非常激烈,為了能夠盡快搶到頭條消息增加經濟效益,很多主持人在進行播報時會過于重視速度,將專業化完全拋諸腦后,甚至會在播報過程中出現不文明的話語,這對新聞播報來說是非常不好的現象。另外,有些播報員在進行不好的新聞報道時,由于自身專業素養不佳,對新聞中出現的不良事件或不法分子會出現言辭激烈的現象,這些都是口語化所帶來的弊端。
2.3新聞播報低俗化
不難發現,在當今新聞報道過程中很多主持人會經常使用口語進行報道,長久發展下去很容易導致其專業化報道能力下降,另外,如今很多領域都將經濟收益看得更為重要,因此在選擇新聞消息報道的過程中,很多主持人也會優先選擇能夠抓人眼球的低俗新聞進行報道,在報道此類新聞的過程中會導致口語化更加嚴重,甚至會有主持人為了“趕時髦”而使用網絡用語。眾所周知,網絡用語實際上還不算成熟,其中存在很多歧義,而新聞機構作為專業媒體機構,若頻繁出現此種現象會漸漸喪失權威性,非常不利于新聞媒體界的穩定和發展[3]。
3.1專業化與口語化相互結合
新聞播報要將播報效果重視起來,因此在進行報道的過程中既要保證專業性,也要使受眾可以清晰明白播報員所要表達的意思,具體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1)在進行報道時必須保證新聞的真實性,播報員不得有私人情感和看法存在其中;2)在報道時盡量將專業術語轉化為通俗易懂的詞語,但要注意的是保證詞語不會出現歧義;3)在新聞報道過程中盡量不要出現未成熟的網絡用語,如“坑爹”,此類詞語明顯不適合出現在權威的媒體中。
3.2注重語言的選擇
鑒于新聞播報的特殊性和重要性,在進行口語化播報時應多多使用積極、健康向上的詞語,如此一來可以使新聞在傳播過程中傳遞正能量,并且為了能夠使新聞更加貼近人們的生活,播報員可以根據所報道的內容合理選擇適當的詞語加以修飾,是新聞內容更加具有吸引力。另外,雖然在新聞報道過程中不贊同使用未成熟的網絡用語,但不應將所有的新語言通通排除掉,社會在發展時代在進步,語言文化也在不斷的發展和更新,新聞播報員是行走在時尚前沿的重要群體之一,也應能夠跟得上時代發展的腳步,對于當下流行的語言進行充分研究,并將能夠出現在新聞播報過程中的詞語適當應用出來[4]。
3.3提升播報員個人素質
新聞播報員的個人素質和專業素養直接關系到新聞播報的整體效果和質量,因此應首先對播報員進行一定的思想和語言技能方面的提升和培訓,使其充分了解自身所擔負的責任,以及一旦在新聞播報過程中出現口語化問題會引起什么后果,以此來增強播報員對新聞播報的責任心。另外,為了能夠使播報員在進行口語化播報過程中盡量避免失誤,播報員應該不斷充實自己,尤其是語言使用規范方面應多加研究,如多音字、平翹舌等漢字的讀法、用法,都是播報員在進行新聞播報過程中需要注意的地方,并對自身在報道過程中所犯的錯誤進行整理和反省,以免再次出現同樣的情況,新聞機構可以在內部制定管理制度,以此來起到約束播報員的作用[5]。
綜上所述,新聞語言口語化在傳播新聞信息的過程中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在當今社會各個領域都處于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如何正確使用新聞語言口語,已經成為各個新聞媒體非常重視的問題之一。眾所周知,我國語言文化博大精深,將語言文化應用于新聞報道中也已經有很長的時間,雖然當下來看我國新聞報道方面的發展還算可觀,但時代在進步,新聞語言也需要與時俱進,因此在今后新聞界的發展中,應更加重視新聞語言口語化的問題。
[1]張躍宏.廣播電視新聞語言的口語化問題分析[J].新媒體研究,2016,9(2):53,157.
[2]王賢修.論廣播電視新聞語言的口語化[J].中國傳媒科技,2012,12(1):126-127.
[3]宋克升.對廣播電視新聞口語化問題的思考[J].民營科技,2015,7(1):251.
[4]李春媚.廣播電視新聞語言口語化的探討[J].西部廣播電視,2013,8(6):97,99.
[5]劉亞敬.當代電視新聞語言編輯工作的思考[J].傳播與版權,2014,5(5):79,83.
G2
A
1674-6708(2016)170-0032-01
孫永琪,哈爾濱師范大學傳媒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