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三
“正如蘋果能夠不斷打造一些像磁鐵一樣具有吸引力的產品,我們同樣也能夠做到。”這是奧迪董事會主席魯伯特·施泰德在不久前一次被稱為“時光之旅”的活動上對奧迪未來的表態。
汽車行業正在經歷一場變革。到2025年,有什么東西能夠真正去觸動奧迪呢?施泰德(Rupert Stadler)提到了三個關鍵詞:數字化、可持續和城市化。“這些對奧迪車型會產生巨大的影響,乃至導致相關行業劇變。奧迪應該為正在進行的轉變做好最佳的準備。”
三聯生活周刊:在數字化的旅途中,奧迪將有哪些新的嘗試?
施泰德:我們立志成為一家數字化汽車制造商。到2020年,奧迪所有的量產車型都可以實現在線聯網進行數字化體驗,這將是我們引領未來的一種設計,包括傳感器、雷達、激光大燈等其他頂級科技,都會進一步鞏固奧迪的領先地位。為了讓奧迪在數字化的道路上走得更遠,我們會全身心地投入到這一點上,包括3D地圖、導航等應用。
三聯生活周刊:如何理解可持續?它和奧迪的產品戰略有何關聯?
施泰德:對奧迪而言,可持續非常重要,未來出行方案之一即插電式混合動力。現在我們有奧迪A3 e-tron,A6L e-tron今年就會上市,Q7 e-tron是在2017年上市。2018年,我們將推出首款純電動SUV,續航里程可以達到500公里。到2020年,將推出3款車型。到2025年,預計奧迪在全球銷售的所有車型中每4輛就有1輛電動車。
三聯生活周刊:在你看來,“城市化”是中國特有的命題嗎?
施泰德:在中國,我覺得未來城市,尤其是一些特大型城市,他們會成為新決策的中心,決策的對象當然是交通出行。我們能做怎樣的貢獻?能讓大家安心地呼吸新鮮的空氣,以及高新技術的運用,自動泊車、自動駕駛等都是我們未來新技術的重點。如果能做到這一點,我們的用戶就會覺得開奧迪車是輕松和減壓的,并且獲得了額外時間。
其實早在2010年的時候,奧迪就推出了一個叫作“未來城市”的方案,非常具有前瞻性。現在來看,預言成真了。一些大城市的交通、環境等發生了什么?應該怎么解決?大城市的居民如何出行?這些,對我們面向市場推出的產品可以說有巨大的影響。我們現在也在順應這樣的潮流,推出一些適宜的產品,在包括中國、北美等有代表性的地區進行測試。另外我們要做的就是同時去優化兩個“流”——信息流和交通流。我們的承諾,就是綜合運用奧迪科技的亮點和優勢,讓奧迪客戶一天內能夠擁有“第25小時”。
三聯生活周刊:“第25小時”在現實生活里意味著什么?
施泰德:現在有很多很棒的技術,如果沒有這些,在大城市擁堵時,人們只能在車里待著,對于他們來說,時間就沒有價值了。我們的科學家曾經在巴西圣保羅做過一個調研,統計數據表明,駕車人每年平均起來30天是堵在路上,他們的時間就這樣浪費了,我們可不想讓我們的用戶也這樣。所以應該有一套智能解決方案,比如自動駕駛。即使等待在途中,也應該讓用戶在車里不僅舒服,而且有價值。
三聯生活周刊:奧迪的2025戰略對未來出行有怎樣的意義?
馮德睿(奧迪市場和銷售董事):具體到操作和實施上,我們的出行方案中有一項“Audi on Demand”應用。兩年以來,奧迪在世界各地很多國家做過測試,不久前在中國香港做了一個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測試。我們在香港選擇了一個有970個住戶的小區進行測試,它的車位像其他大城市那樣,又少又貴,只有500個車位。聯手小區的開發商,我們啟動了“Audi at Home”,特別便捷,使用智能手機就可以預訂奧迪車。
這個案例形象地說明了奧迪的未來戰略。為何說它是可持續?因為它緩解了車位緊張的問題。為何說它是數字化?因為所有的預訂都是通過智能手機來實現的。大城市買車、泊車越來越困難,出行成為一個瓶頸。對奧迪來說,我覺得有一點毋庸置疑,中國乃至亞洲,無疑是我們未來最大、最重要的市場之一,它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我們向公眾提供怎樣的交通解決方案,也因此奠定了我們向市場推出相應產品的基礎。
三聯生活周刊:2016年已經過去了三分之二,奧迪今年的銷量目標是多少?
施泰德:其實從2014年以來,奧迪每年在中國的銷量都超過50萬輛,并牢牢占據高檔車市場30%的份額,繼續保持著市場領先地位。對奧迪來說,中國不單是銷售重點市場,也承擔了相應的社會責任。
整個市場出現了新常態,增長不像以前那么迅猛。比如7月份,我們的增長達到了6.5%,這就是一個新常態,也和我們的預測相同。我們的戰略中有一個關鍵詞是“可持續”,現在的增長應該說是一個可持續的增長。我覺得不能一味地說數字,它應該是一個平衡的、平穩的、可持續的。奧迪的合作伙伴們都跟我們有共識。
三聯生活周刊:如何看待互聯網造車?傳統企業在數字化方面有哪些優勢?你認為在這場競爭中,誰會獲勝?
施泰德:如果我們做好準備的話,贏家當然是我們。我們不擔心互聯網企業競爭汽車的數字業務,我覺得只要傳統企業做得好,一點都不用擔心。
某種意義上,我們也是一個初創企業。其實我們奧迪有很多細分的部門,比如說我們早就跟一些小型軟件開發商進行了合作,如果沒有這樣的合作,很難相信奧迪現在能走得這么遠。

奧迪股份公司管理董事會主席施泰德在品牌峰會上分享奧迪未來移動出行解決方案
2017年,我們要推出新的奧迪A8,自動駕駛的時速會達到60公里,沒有別的廠商做到這一點。如果明年能做到的話,我們又將再次印證奧迪“突破科技,啟迪未來”的核心精神。
有一點我們會盯得死死的,絕不會放棄,那就是不管做什么事,既然是要合作,就要和自己的合作伙伴一起來做,而且要共同地去面對競爭,我們堅信會取得成功。我們和一汽-大眾簽署了一個合作備忘錄,目的都是要推進我們在中國的合作,面向中國市場,面向中國用戶,為他們推出更多的量身打造的產品,要繼續改善我們的產品。
三聯生活周刊:在對未來的評估中,奧迪對劣勢和風險有怎樣的認識?
施泰德:我們面臨的風險可能存在于可持續化和電氣化方面。有的時候,用戶需要一個了解新的產品和服務的過程,因為我們推出了很多產品和服務,但這個時候用戶會覺得有一點擔心,有的因為基礎設施不夠配套,還有一種可能是大家接觸新的技術,還需要一些勇氣。潛在的風險是,我們正在進行轉變,但還需要將轉變做得更快。不管怎么說,我們愿意,也將會為此做好準備,為這種迅疾的速度做好準備。
三聯生活周刊:約車軟件的出現,讓用車更加平民化,這對奧迪個性化和高檔用車的定位,是否構成影響?
施泰德:我們說的用車平臺,包括Uber、滴滴等等,毫無疑問深刻地改變了用車模式。車型不一樣,質量也是千差萬別,一些客人要選高端車,選好一點的品牌,為了享受更高端的服務,愿意多些花錢。有一千個理由證明了我們不能錯過這樣的服務機會,各種各樣的網上租車服務,我們也有參與,無論設計還是各種產品,奧迪都是與時俱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