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琪
只身一人在北京打拼的外地女孩,在絕癥突然來襲時,面對天價的醫藥費,只感到對生命的絕望。可是這個時刻,那位平時言語不多、看上去普普通通的婆婆卻挺身而出,和家人一起,為她撐起一片天。
在京打拼,絕癥來襲

2008年,白麗娜覺得身體總是不舒服,失眠、渾身沒勁、吃不下東西,并且咳嗽伴隨著低燒。去了幾家醫院,都說是皮疹的問題。直到半年后,她在房山的一家醫院拍了胸片,才發現肺部有一大片陰影。醫生意識到問題的嚴重,讓她叫家屬來。之后,她被送到北京腫瘤醫院做進一步的病理化驗,確診是霍奇金淋巴瘤,惡性淋巴腫瘤。
那時的麗娜29歲,一年前只身一人從老家黑龍江來到北京打拼,在朝陽門開了一家婚慶小店。這時的她已經有了一個男朋友,叫高峰,在燕山石化工作。知道了診斷結果之后,麗娜就像是跌入了萬丈深淵,“那段日子我的大腦一片空白,不知道該怎么辦,難道生命就這樣結束了嗎?我茫然、恐懼、痛苦,更是絕望!真的不知道接下來的路還有多長……”而看到每天一下班就匆匆趕到醫院的高峰,她的心里就更加痛苦。
高峰不知道,他不在的時候麗娜和家里人已經商量好了一件事,“我媽媽和哥哥都說,你得這樣的病,人家不可能要你了,咱也不能拖累人家。我心里也清楚,我們的結果一定是分手。”一天在醫院的走廊里,高峰攙著剛剛打完吊針的白麗娜散步時,她停下來,狠狠心扭過頭說,高峰你以后不要來了,咱們不可能在一起了。
“那如果我得了癌,你就離開我嗎?”高峰只簡單地回應了一句。麗娜怔住了,有護士過來和高峰打招呼,麗娜趕快偷偷抹掉了不爭氣涌出來的眼淚。
不過麗娜雖然感動,但心里并沒有把高峰的這句話當真。誰會娶一個得了絕癥、隨時有生命危險、以后有孩子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又需要大把的醫藥費不斷往里填的女朋友呢?就算他愿意為了愛情不顧一切,他的家人也一定不會同意的。麗娜想,分手是早晚的事情,雖然她每天都盼著高峰來,可高峰一來她就毫不留情地趕他走。
讓白麗娜沒有想到的是,婆婆的態度比兒子還要堅決。當她第一次做了肺部手術從手術室出來后,婆婆將戶口本放在她病床旁,輕輕說,“孩子,等你能起來了你們就去領證。你不要多想,不要有任何心理負擔,你只要積極配合治療,我們全家全力以赴,你一定會好起來的,只要你好了,你和高峰你們兩個好就好,現在很多年輕人都不要孩子,你放心,我們都是想得開的老人,只要你們幸福就行了!”
那一年,麗娜做了14次大劑量化療,25次放療。這些治療好比刑罰,嘔吐、出血、感染,頭發大把大把地脫落。由于放療的副作用,麗娜的唾液腺嚴重受損,無法分泌唾液,口腔內幾乎全部潰爛,還需要不停地喝水。婆婆為了給她保持體能,想盡了各種辦法來調理飲食,“由于我的血色素很低,婆婆聽病友說多吃大棗好,她又怕大棗皮劃破嗓子,就一點點地把大棗皮全部剝離壓成泥再讓我吃,每次我吞咽一下就無比疼痛,婆婆好像比我更疼,眼里泛著淚花。”
婆婆的愛始終相隨
出院之后麗娜被接到了婆婆家,因為從沒有和婆婆一家一起生活過,開始麗娜有些拘謹,很怕給老人添麻煩。但很快,她就融入了這個充滿愛的家庭。婆婆對她的照顧無微不至,在她早上起床后,婆婆已經計算好時間,她剛洗漱完,營養豐富的飯菜就端上了桌。吃完飯坐到沙發上,面前已經擺好了一勺黑芝麻,還有各種干果、枸杞、紅棗、桂圓……因為化療麗娜吃不下去,婆婆就告訴她必須吃,哪怕吃一口也行,“那時候我還有點怕我婆婆,她說吃,我不敢不吃,就硬著頭皮往下咽,這也讓我順利度過了第一次的化療。”

婆婆和公公平時很節儉,但為了麗娜的營養多少錢都舍得花,“我公公婆婆那時候退休金每月才3000多,冬天婆婆給我買西瓜,買外國水果,反正什么貴她就買什么,她覺得貴的就是好的,每天還讓我吃一個海參增加營養。平時的飯菜搭配得特別精心,我覺得親媽對女兒也不過如此。”除了舍得為她花錢,婆婆怕她不工作手里沒錢受委屈,還每月給她“發工資”,“每個月婆婆給我一千塊錢讓我零花,其實我根本沒有用錢的地方,那時候虛弱得連家門都出不去。過年過節的時候還會多給我,他們就是想讓我高興。”
一天,高峰帶著她去同事家串門,同事給麗娜拿了一袋蝦條,麗娜很喜歡那個味道。第二天看電視時,麗娜接過高峰遞給她的零食,無意中說了一句老吃甜的覺得膩,那天你們同事家的蝦條真好吃。在一旁的婆婆聽到了,第二天就讓公公給送來兩種蝦條。麗娜一看包裝是白顏色的,說,不對,那天的是綠色的袋子。婆婆又去超市買了兩種綠顏色包裝的,可還不是那天吃到的味道。
第三天,婆婆又送來蝦條,這回對了。看著婆婆凍得通紅的臉,麗娜問她是從哪里買的。原來婆婆騎著自行車去了同事家附近的超市,她想這里買的一定是麗娜要的那種。那時是冬天,路程不近,騎自行車要40多分鐘,麗娜既感動又內疚,她沒舍得吃那些蝦條,暗暗告誡自己,以后再不能亂說話了。
2013年,麗娜做了第一次自體干細胞移植。干細胞移植進艙對病人和家屬都是一場考驗,在將近一個月的時間里,病人在艙里要將身體里的白細胞、紅細胞和血小板都降到零,身體上的痛苦可想而知。而各種不期而至的風險,隨時有可能奪去病人的生命,對于家人來說更是一種精神上的折磨。
當時正值北京最熱的季節,婆婆63歲了,每天一早去買菜,做好后再頂著烈日坐公交給她送午飯,“她趴在移植病房的窗戶外,看我吃完才放心地離開,每次離開時都要給我一個勝利的手勢。下午5點鐘又準時為我送來晚飯。一天天,一趟趟,看著她離開時微駝的身影,深深知道這些年為了照顧我受了多大的辛苦,我再也忍不住流下了感恩的淚水。”麗娜的移植很成功,23天后順利出艙。
經過半年的恢復,醫生建議她進行二次干細胞移植。麗娜再一次接受了大劑量的化療。這次這個瘦弱的女孩打破了出艙時間最短的紀錄,以前的紀錄是一個年輕的小伙子,身體很強壯,用了19天出艙,而麗娜這一次僅用了18天就出艙了,讓醫生都驚詫不已。她說,是婆婆給了她勇氣和力量。
為了以后能照顧婆婆,我要活下去

幾年下來,病痛的折磨讓白麗娜經歷了常人難以想象的痛苦,尤其是癌細胞轉移到骨頭以后,疼起來撕心裂肺,所以有時她的脾氣非常壞,對此高峰都是寬容地忍耐,實在沒辦法就躲到別的屋子,“我有時候簡直就是無理取鬧,沖他嚷,他從來沒有對我說過一句責備的話,每次對他發了脾氣我都特別后悔,他是一個獨生子,從小沒吃過苦,卻為我付出了這么多。”
因為病情不斷反復,麗娜經常要回到腫瘤醫院住院,每次都是婆婆幫她安排住院,跑前跑后辦理手續,照顧她,“第二次住院時,腫瘤醫院的醫生和護士們不知怎么就知道了我結婚的事,可能是我第一次住院時填的是未婚,第二次是已婚吧。有一次醫生指著高峰悄悄問我,‘真的和你領證了?他們都覺得很不可思議。”
同病房的病友都搞不清楚他們這家人的關系,他們覺得婆婆肯定是麗娜的親媽,不然不會對她這么好,可看著高峰和婆婆說話的口氣也像是親母子,所以覺得一頭霧水。有的病友羨慕地對她說,如果能在她這樣的家庭里待上一天,死也值得了。有時候出院以后,麗娜就會真的邀請病友來家里住一陣,善良的婆婆也像照顧麗娜一樣照顧她的病友。
2014年,麗娜因為癌細胞轉移再次需要住院時,家里已經負債累累,再也拿不出住院費,婆婆瞞著她賣掉了城里唯一的一套房子,那是老兩口準備用來給自己養老的。
這一家人愛的故事感動了身邊許多人,幾年來一次次地住院,腫瘤醫院的工作人員親眼目睹了這家人的辛苦付出,以及麗娜這樣嚴重的病情卻能活下來所創造的奇跡。有一次麗娜再次住院時,負責淋巴腫瘤的副院長朱軍在走廊里遇到他們,朱院長一把握住高峰的手,深深鞠了一個躬。
“現在街坊鄰居都知道我們家的事,有時候我婆婆去菜場買的菜太多,總有人幫她拎回來。開店以后,高峰怕我腰疼買了個躺椅放在店里,商場的經理開始很生氣,后來知道了我們的事,破例同意我們把躺椅放在屏風后面。”白麗娜說,由于自己的病情很復雜,這些年來選用了各種治療方案,總是控制不住腫瘤的蔓延,有無數次想要放棄,也不想再遭罪了,更不想讓家人替她著急上火了。可是看到瘦了許多、已經滿頭銀絲的婆婆,就想著再難也要堅持活下去,“我就想著我要努力活下去,將來他們老了不能動了,我要好好照顧他們。”因為化療藥物的影響,她的很多記憶丟失了,好多時候需要慢慢回憶,加上愛人和婆婆的提醒才能想起來,但她說,這家人對她的點點滴滴她都記得。是他們讓自己有機會還能在這世界上體會人情冷暖,有機會享受生活的快樂與幸福!
(編輯·韓旭)
hanxu716@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