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定都
每屆奧運會之前,全球媒體都會用挑剔的眼光看待東道主的籌備工作,而對于近來深陷政治和經濟雙重危機的巴西,外界唱衰的論調尤甚。
當年巴西申辦奧運會時,經濟紅紅火火,頗有底氣。哪料到這些年來經濟疲軟,只能削減奧運預算。在外界的擔憂之下,8月,它如期而至。讓人感慨的是,本屆賽事開幕式效果完全沒有因為預算吃緊而打折。沒有奢華的排場,沒有炫目的特效,但它卻是低調而美麗的一場環保盛宴。
里約奧運會開幕式堪稱“花小錢辦大事”的典范,巴西人回擊了質疑,全世界也松了口氣。
當前世界經濟復蘇乏力,不惜成本辦奧運的“壕模式”已不可持續,事實上,“節儉辦奧運”已是大勢所趨。
不“燒錢”,拼創意
里約奧運會開幕前夕,其籌備工作被各路文章形容為“最差、最糟、坑爹”等。本屆奧運會的確出現了不少問題:場館建設延期,只能一邊比賽,一邊建設;安保不力,多支參賽隊遭搶劫;寨卡病毒不確定能否絕對控制。奧運村設施差,澳大利亞代表團甚至一度拒絕入住!
這讓國內讀者大跌眼鏡,直呼里約還能不能辦奧運會了?
北京時間8月6日上午,里約奧運會在馬拉卡納體育場如期開幕。讓人感慨的是,開幕式效果完全沒有因為預算吃緊而打折。
受巴西深陷經濟危機影響,當局大幅削減開幕禮預算,打破近幾屆大型且昂貴豪華的傳統,改走低碳、環保風,小而美、凸顯文化魅力:
——國歌由73歲的巴西國寶級歌手達維奧拉用吉他演奏。這是奧運會開幕式首次以吉他演奏國歌,另有一番獨特味道;
——巴西名模吉賽爾·邦辰現場走秀,將馬拉卡納變為世界最大的T臺;
——引導每個代表團入場的,不再是年輕漂亮的女孩舉著引導牌,而是有男有女,而且騎著載滿鮮花綠植的三輪車;
——跟各代表團旗手一起入場的還有一個小朋友,手里拿著一盆植物,是亞馬遜雨林中瀕危的一些植物;
……
里約奧運會開幕式花費僅僅是倫敦費用的十分之一,能夠制作出這等效果性價比可謂超高:用無數個投影儀射出魔毯式地幕,和使用豪華LED巨屏相比并不減色。開幕式上幾乎沒有用威亞(VR)或高科技手段,主要是真人秀表演。
由10位難民運動員組成的難民代表團的出場,讓我們意識到奧運盛典之外還有很多地方需要全世界的關注。可以說,巴西人想盡辦法在開幕式上植入各種非體育元素,用以提升開幕式的深度和廣度。有宏大的話題,也有生動的細節,視覺、聽覺都已做到極致。
奧運會開支為何節節漲?
承辦奧運早成了各國展現國力、名垂奧運史冊的國家大事。然而,大家發現,奧運會越來越貴,越來越臃腫。
1948年倫敦舉辦奧運會時,參賽國家和地區59個,運動員共4062人,大小賽事136項。到2012年倫敦再次舉辦奧運會時,已經擴容到運動員約1.1萬人,大小賽事302項,工作人員多達30多萬。
奧運會比賽項目過多,增加了觀眾的負擔。2000年悉尼奧運會的比賽小項超過了300個,觀眾在短時間內無法觀看如此多的比賽。
另外,有些比賽項目已經不適應現代社會,比如現代五項、騎馬、射擊、擊劍等五項運動已經落伍了。
再者,大量的運動員和觀眾同時涌入一個城市,給城市的住宿、交通、環境和治安都帶來了很多問題。比如2004年雅典奧運會,僅在安保方面的支出就超過了十億歐元,導致了嚴重的財政赤字。
最后,高額的奧運場館建設成本。在奧運會結束以后,很多比賽場館因為無法繼續發揮作用而被廢棄,造成了很多資源的浪費。有人就形象地稱,舉辦奧運會有點像為一場盛大的婚禮慶典建造一座教堂。
“瘦身”計劃由來已久
高額的開支、有限的收入和高昂的維護成本,在1984年開始商業化運作之前,奧運甚至一度成了“燙手的山芋”。其實,里約奧運會的財務狀況還不是最糟的,在這之前很多城市已經因為舉辦奧運身陷財務陷阱。
1976年的蒙特利爾奧運會常常被當作反面教材。
蒙特利爾奧運會的實際支出高達16億美元,超過預算十數倍。最后,蒙特利爾公民為此承擔了一個新稅種——奧運特別稅,而且一交就是30年,直到2006年11月才還完。
國際奧委會前主席薩馬蘭奇在1992年開始就主張奧運會的項目要“減肥”,繼任者羅格更是堅定不移地執行著“瘦身”的方針。
在2001年羅格升任國際奧委會主席以后,“奧運會瘦身”問題更是成為了熱門話題。
簡單來說,奧運會瘦身就是縮小奧運會的規模,減少奧運會人數,降低奧運會的成本。主要措施就是將一些普及性不廣,在全球缺少吸引力和影響力的項目從奧運會中拿掉。
從上任伊始,羅格就建議將奧運會大項限制為28個,小項限制為301個,運動員人數限制為10500人,正是在羅格的主張下,棒球和壘球被淘汰出了奧運會。
一些有識之士也呼吁,奧運會應該追求“(規模)更小(人數)更少(水平)更好”。
2012年,英國倫敦舉辦了第三十屆夏季奧運會。為此,倫敦共新建14個場館,其中8個是臨時工程,賽后即拆除,所用建材和設備都會在英國其他地區重新派上用場,實現資源節約再利用。
“節儉辦奧運”
本屆奧運會開幕前,里約奧組委就表示,為保持奧運預算平衡,將進行多項“瘦身”,其中賽艇和沙排場館看臺將縮小規模,志愿者人數和奧運用車數量也大幅減少。
里約奧運會開幕式更是告訴大伙兒:精彩并不一定要靠錢堆出來,創意很關鍵!
繼“花小錢辦大事”的里約奧運會后,下一屆奧運主辦城市日本東京也要走“節儉風”了。
據共同社8月9日報道,東京都知事小池百合子與2020年東京奧運會及殘奧會組委會主席森喜朗在都內舉行上任后的首次會談,雙方就削減奧運會運營成本達成了一致。此前,為了節省開支,日本取消了3座奧運場館的新建計劃。
辦奧運告別“壕模式”,事實上與國際奧委會《2020議程》提出的“節儉辦奧運”是高度契合的——現在全世界很多國家的日子都是過得緊巴巴的,若國際奧委會不提倡節儉反而鼓勵攀比,那誰還來當“接盤俠”?
資料來源:新華視點、東方網、搜狐、中國日報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