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恒炳王興發(.浙江省慈溪市庵東鎮東一小學,3537;.浙江省寧波國家高新區外國語學校,35040)
“大”教學單元范例展示教研活動互聯網直播
——浙江省九城區中小學體育教學聯盟小學組第七屆研討活動在溫嶺市舉行
鐘恒炳1王興發2
(1.浙江省慈溪市庵東鎮東一小學,315327;2.浙江省寧波國家高新區外國語學校,315040)

2016年6月2-4日,由浙江省九城區中小學體育教學聯盟主辦,溫嶺市教育局教研室協辦的“浙江省九城區中小學體育教學聯盟小學組第七屆研討活動”在溫嶺市錦園小學舉行。本次活動旨在進一步深入研究浙江省義務教育體育課程內容的適切性,落實《浙江省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指導綱要》(以下簡稱《綱要》)精神,充分發揮跨區域教學研討活動的研究、交流與輻射作用,提升一線教師構建水平“大”教學單元的能力。本次研討活動由專家引領—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體育衛生藝術教育研究中心于素梅博士、浙江省教育廳教研室體育教研員余立峰老師進行專題講座;田徑、體操、排球(水平一)3節課的教學展示;對3節課從教學語言、教師示范、學生觀察等8個視角進行專題式評課等內容組成。本次活動由浙江省特級教師、浙江省九城區中小學教學聯盟主席沈斌老師主持,于素梅博士、余立峰老師以及來自浙江省臺州市溫嶺市,寧波鄞州區、江北區、慈溪市,杭州市拱墅區、江干區,溫州鹿城區,嘉興市南湖區、嘉善縣等地的教研員、骨干教師300余人現場參加了本次研討活動。
6月3-4日,中國學校體育雜志社組織專業直播團隊對本次研討活動進行網絡直播,近4萬名全國各地的體育教師收看了網絡直播。
6月2日下午,于博士和余老師分別作了題為《如何把握“專題式”看評課技巧》和《浙江省中小學體育課程實施策略》的講座。于素梅博士在《如何把握“專題式”看評課技巧》的講座中分三個方面進行引領。
1.“如何確定看評課的專題”,如,教學語言與把握、教師示范與指導、學生觀察與練習、課堂評價與組織、場地器材與利用、安全隱患與防范等。
2.“專題式看課的關鍵”應做到:全—把握全面(某專題的全部內容);細—關注細節(不放過任何小環節);準—觀察精準(看到看清看明看透);聯—重視關聯(上下左右前后關聯)。
3.“專題式評課的技巧”:在程序上,邏輯要清晰;在形式上,要自主選擇;在語言上,要客觀誠懇。
余老師在《浙江省中小學體育課程實施策略》的講座中重點對“教學內容的范圍與標準”的選編原則與編排思路、如何制訂水平教學單元計劃進行分析和解釋,解答了體育教師學習《綱要》后的疑問。
6月4日下午,于博士又結合3節研討課作了題為《學生體育學科核心素養課堂表現及培育》的講座。講座分“核心素養與體育學科核心素養的界定”、“體育學科核心素養框架體系基本構想”、“體育學科核心素養在課堂教學中的表現”、“體育學科核心素養培育應把握的關鍵”四大塊內容展開。于博士談到“體育學科核心素養在課堂教學中表現”時,結合3節研討課中的育人細節和實例對體育學科核心素養體系構建中“體育情感與品格、運動能力與習慣、健康知識與行為”3個一級指標及“體育情感、體育品格、運動能力、運動習慣、健康知識、健康行為”6個二級指標與具體表現進行剖析。于博士的講座讓與會教師又掌握了一種從另一個角度來看評課的方法,了解了“體育學科核心素養”方面的相關知識。
1.系統構建水平單元,提升教師單元構建能力。本次活動要求溫嶺、慈溪和嘉善三個團隊對《綱要》中規定的3個水平一的教材進行研討時,不僅要事先制訂好教學計劃,還要依據《綱要》的要求,系統制訂出這3個教材整個水平的單元計劃,如,溫嶺團隊設計的水平一“多種形式的滾動、滾翻方法與游戲”共設計12課時;慈溪團隊設計的水平一“多種形式跑的方法與游戲”共設計15課時;嘉善團隊設計的水平一“多種形式的拍(擊)球游戲、綜合游戲”共設計17課時。3個團隊在制訂“大”單元計劃時,要根據“技術、體能、運用”三個維度確定課時比例,選擇練習方法和游戲并例舉每個課時的練習方法。通過系統構建與設計“大”單元計劃,提供“大”單元計劃范例,提升教師在《綱要》的指導下把握教材和單元構建的能力,進一步領會《綱要》精神。
2.教師展示練習方法,提升教師教育研究能力。本次活動專門安排3個團隊進行除了研討課之外的其他單元設計課例的練習方法展示。3個團隊指派教師在20分鐘內完成其他課時的教學內容展示,通過精心準備、合理安排、研讀教材,結合《綱要》的精神挖掘“滾動與滾翻、多種形式跑、拍(擊)球游戲”3個教材的多種練習方法與游戲及組合練習動作,有效提升教師的教育教學研究能力,給觀摩教師留下了深刻印象,拓寬了教學單元編排、設計的思路。
3.課堂教學展示、提升教師課堂教學能力。活動一共安排3節完整的研討課。按照《綱要》精神,以“技術、體能、運用”三個維度進行教學設計,在課堂中展示各種有趣、有效的練習方法。如,溫嶺市錦園小學李笑笑老師展示的《技巧:多種形式的直體滾動練習方法》一課中,用自制“骰子”將課堂設計中的游戲類別、游戲方法、游戲規則等寫在“骰子”的6個面上,采用分組等時輪換的組織形式,要求每組學生根據“骰子”上的提示完成每個動作,將練習的時間、空間完全交給學生,讓學生在討論中進行練習、在玩耍中掌握運動技能;慈溪市第三實驗小學的董吉旺老師展示《跑:直線跑的練習方法》一課中,董老師利用自制的紙棒展示了用直線跑發展學生體能的多種方法。嘉善縣尚躍新老師展示的《排球:身體各種狀態下的拍(擊)球練習方法》一課中,通過用上肢的不同部位擊打球、二人合作爬行拍擊球等練習,讓學生在各種狀態下有效拍擊球。3位授課教師從課堂的組織、調控、練習方法的設計等方面彰顯出教學的有效性和實效性,課堂教學研討提升了教師課堂教學的能力。
本次研討活動的評課方式與以往六屆有所不同,采用以下八個專題的“專題式”評課。杭州江干區:教學語言與把握;寧波鄞州區:教師示范與指導;寧波江北區:學生觀察與練習;寧波慈溪市:課堂評價與組織;溫州鹿城區:場地器材與利用;杭州拱墅區:安全隱患與防范;嘉興南湖區:全課點評;嘉興嘉善縣:《綱要》中一堂課的基本要求。每個團隊根據各自的評課點制訂量表進行統計,并派一名教師代表進行現場點評。如,寧波鄞州區團隊針對“教師示范與指導”評課點,事先將組內15名成員分成4組,用自制觀察量表進行觀察,并將采集到的數據進行統計分析。作為代表發言的沙磊斌老師從3節課中教師的示范次數、指導次數及指導的有效程度等方面進行評課,給與會教師留下了深刻印象;江北區團隊對“學生觀察與練習”進行點評,當作為代表發言的鄭仁龍老師將團隊采集到的數據進行統計分析并展現在大屏幕上時,所有現場教師為之震驚,有些數據統計和與會教師的直觀感覺有很大差異,但數據已經說明課堂中的一切,評課既需要經驗的評判更需要實證。8位代表的發言精彩紛呈,剖析透徹,充分體現出各個團隊的用心、細心、耐心和責任心。通過這樣的專題式評課展示,提示教師們看課時既要關注課堂上的每一個細節,又要關注到每一名學生的狀態,專題式評課有效提升了教師看、評課的研究能力。
為了進一步擴大活動的輻射面,為全國體育教師提供參與研討的平臺,中國學校體育雜志社首次與浙江九城區教學聯盟合作進行研討活動的網絡直播。網絡直播了本次活動的3節研討課和3個主題單元設計中的所有“教學練習方法與游戲”的展示、一場專題式評課和一場專家講座。6月3日,近4萬全國體育教師通過“菁體育”視頻網站收看了本次研討活動的網絡直播,這種新型的教研方法改變了教學研討活動只能現場觀摩學習并受益的現狀,實現了現場觀摩與線上觀看教師共同參與、共同受益?;顒咏Y束后,中國學校體育雜志社又將所有視頻上傳至“菁體育”視頻網站(具體網址詳見中國學校體育官方博客的相關通知:http://blog.sina.com.cn/s/ blog_52e082cf0102wkqg.html),讓廣大體育教師、體育教研員點播觀看,網絡直播和點播擴大了研討的輻射面,給全國體育教師的搭建了學習、研討的平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