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華
鄭州市中醫院,河南鄭州 450000
?
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急診護理措施
楊華
鄭州市中醫院,河南鄭州450000
目的研究分析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診護理的效果。方法選取在該院收治的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74例(2014年2月—2015年6月)。將其動態隨機化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各37例。對照組患者給予常規護理,研究組患者采用急診護理,對比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情況與護理后焦慮、抑郁評分狀況。結果研究組患者心力衰竭發生率為8.11%、心源性休克發生率為5.41%、感染發生率為10.81%、心律失常發生率為13.51%均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研究組患者護理后焦慮評分(31.20±7.08)分、抑郁評分(30.47±8.16)分與對照組比較更有優勢(P<0.05)。結論采用急診護理對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進行護理的效果顯著,在臨床上可以廣泛應用。
糖尿病;急性心肌梗死;急診護理
1.1一般資料
將該院收治的74例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為研究對象(2014年2月—2015年6月),所有患者均通過臨床診斷,確診為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隨機將這74例患者分為研究組37例和對照組37例。醫護人員同患者及其家屬詳細介紹了該類疾病的護理方法,患者及家屬對該實驗研究均知情同意,且自愿納入該研究。研究組患者37例,男性占19例,女性占18例,年齡48~67歲,平均年齡(57.53±2.91)歲,病程3~12年,平均病程(7.69±2.51)年。對照組患者37例,男性占20例,女性占17例,年齡49~68歲,平均年齡(58.63± 3.24)歲,病程4~13年,平均病程(8.37±2.62)年。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對照組患者給予常規護理,主要包括:保持環境干燥清潔、病情監護和飲食護理等。研究組患者給予急診護理,包括密切觀察病情、吸氧護理、嚴格控制血糖、預防感染及加強心理護理等。
1.3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感染、心律失常等并發癥發生的情況,并進行對比分析;分析兩組患者護理后焦慮、抑郁評分狀況,總分均為100分,得分越高,患者焦慮、抑郁情況越嚴重。
1.4統計方法
采用SPSS20.0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計數資料用率(%)表示,用χ2進行檢驗;計量資料用(±s)表示,用t進行檢驗。P<0.05時,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研究組患者心力衰竭發生率為8.11%、心源性休克發生率為5.41%、感染發生率為10.81%、心律失常發生率為13.51%,與對照組患者相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問題分析 本題的關鍵仍然是找出點P運動的路線.從條件看,不論點C、D如何運動,圖形都具有如下特點:①△COD是以CD為斜邊的直角三角形;②斜邊CD的長保持不變,故CD的中點P到定點O的距離不變(等于定長,故點P的大致路線是以O為圓心,為半徑的圓.考慮C、D的起點和終點位置可知:點P的運動路線是以O為圓心,為半徑的圓夾在∠AOB內的圓弧(如圖5).

表1 2組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并發癥發生情況對比[n(%)]
對比兩組患者焦慮、抑郁情況發現,研究組患者護理后焦慮評分(31.20±7.08)分、抑郁評分(30.47±8.16)分,與對照組患者作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2組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焦慮、抑郁評分情況對比(±s)

表2 2組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焦慮、抑郁評分情況對比(±s)
注:研究組患者護理后焦慮、抑郁評分與對照組比較有顯著差異(P<0.05)。
在臨床上,對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進行常規護理的效果不明顯,達不到預期的護理效果[3],所以,在該研究中采用急診護理,詳細護理如下。
3.1密切觀察病情
患者入院后,護理人員對患者生命體征進行密切觀察,對患者煩躁休克、突發暈厥、冷汗、惡心嘔吐、面色蒼白、急性呼吸困難等癥狀進行觀察,及時告知醫生病情具體變化情況,預防并發癥的發生[4];保證患者臥床休息,備好急救物品,檢查患者生命體征及心電,對患者血壓、血糖等情況進行了解,如有異常情況及時告知醫生進行處理。
3.2吸氧護理
如患者發生呼吸困難或不適情況,護理人員應及時給予患者吸氧,使患者保持呼吸暢通[5],定時為患者清理口腔、鼻腔,盡量選用材質較柔軟的氧氣管。
3.3嚴格控制血糖
血糖的波動幅度大與心力衰竭有密切關系,患者嚴重時會發生酮癥酸中毒,對患者生命健康造成極大威脅,護理人員應密切監測糖尿病患者大小血管病變的情況,并有效控制血糖,避免各種能誘發心力衰竭的因素,使用地戈辛類藥物時應避免過量,對患者使用擴血管藥物[6],并注意控制患者血壓,觀察患者血流動脈學變化,采用口服降糖藥或靜脈輸注胰島素對患者血糖進行控制,并嚴密進行監測,控制血糖于7~9 mmol/L之間。
3.4預防感染
糖尿病患者免疫功能較差,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需要臥床休息,在其臥床過程中極易發生感染,感染會引發高血糖,對患者預后有嚴重影響[7],所以,護理過程中應嚴格按照無菌操作,做好基礎護理工作,對室內溫度及濕度進行控制,并保持室內通風,幫助患者及時做身體清潔,定期為患者拍背、翻身,咳嗽痰多患者應及時給予霧化排痰。3.5加強心理護理
患者長期在疾病的折磨下會產生極大的心理壓力[8],由于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在治療過程中較為復雜,患者心理壓力加劇,對患者預后有不利影響。首先,護理人員應理解患者感受,耐心地與患者進行溝通,對相關知識進行宣教,并聯合家屬參與心理護理,向患者講解治療成功的案例,增強患者面對疾病的信心,護理人員對患者提出的問題要及時進行解答,對患者產生的不良心理要進行針對性疏導[9],取得患者及其家屬的配合,幫助患者達到最好的護理效果。
該研究主要是分析74例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護理的效果。研究組患者心力衰竭發生率為8.11%、心源性休克發生率為5.41%、感染發生率為10.81%、心律失常發生率為13.51%與對照組患者比較有明顯優勢(P<0.05);研究組患者護理后焦慮評分(31.20±7.08)分、抑郁評分(30.47±8.16)分,與對照組患者相比較有明顯差別,研究組的數據較對照組更勝一籌(P<0.05)。
總而言之:使用急診護理對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進行護理的效果顯著,能有效減少患者并發癥發生,改善患者焦慮、抑郁心理狀況,在臨床上可以廣泛應用。
[1]楊曉花.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急診護理[J].河北醫藥,2013,35(11):1745-1746.
[2]陳春花,彭慧,任春菊,等.優化急診護理流程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影響分析[J].包頭醫學院學報,2015,31(12):123-124.
[3]韓杰.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搶救中實施急診護理路徑分析[J].中國傷殘醫學,2015,23(24):167-168.
[4]藍鳳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實施急診護理路徑的臨床效果分析[J].基層醫學論壇,2015,19(35):4995-4996.
[5]張恒.急診護理路徑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搶救中的應用[J].中國醫藥指南,2015,13(27):216.
[6]岳世玉.507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診介入治療的手術配合與護理[J].天津護理,2015,23(5):421-422.
[7]王月艷.優化急診護理流程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搶救中的效果[J].醫療裝備,2015,28(14):162.
[8]李紅芳.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急診急救護理方法探究[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5,9(18):211-212.
[9]趙珂.急診護理流程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救效率的影響[J].基層醫學論壇,2015,19(22):3035-3036.
R47
A
1672-4062(2016)09(a)-0169-02
10.16658/j.cnki.1672-4062.2016.17.169
2016-06-06)
楊華(1981.1-),女,山東人,本科,護師,主要從事急診護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