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磊
【摘 要】企業經營過程中伴隨著成長到衰退,財務數據分析可以幫助企業制定有效的經營戰略,防范財務風險。
【關鍵詞】股價變動分析;資產要素;所有者權益;盈利能力
財務分析離不開實證才會有血有肉,我們對K公司的幾個關鍵時間點及事件進行簡單分析:
1 K公司上市后的股價變動分析(IPO)
2010年4月K公司上市,成為當時最大的一宗IPO;在IPO后第二天,股價漲到40.63,公司市值接近5億元,股票市盈率達到了62倍。公司股價不斷上漲,經營穩定,并且在快速擴張。公司在2013年達到高峰,每股股價達到49.74元。2014年5月7日,公司自稱因為最近的“低卡飲食潮流”極大地影響了其批發和零售業務,公司投資者收益比預期要降低10%、對連鎖咖啡店的停止運營及三家新開店的關閉這一系列負面消息導致K公司的股價下跌30%,每股僅22.51。K公司在特許權收購、特許商所付利息及CEO高管離職費用等財務方面采用激進的會計處理方法。自7月29日,證券交易委員會發布將對“特許經營權購回及公司發布的盈余降低的指導意見”做出非正式調查的公告當天,K公司的股價又降低了15%,每股15.71。公司在2015年4月發布公告決定將財務報告的發布推遲到SEC的調查和公司內部調查都結束之后。不能及時發布財務報告使K公司被證券交易所退市的風險。在此之后K公司的股價直降到了10以下。股票價格很好的反映了公司的經營狀況。
2 財務數據分析
2.1 資產要素分析
我們先選取資產負債表中幾個重要的數據:根據K公司資產負債表中一些重要科目,K公司在2010年4月成功上市,而且公司的公開發行為當時國內的第一大宗的IPO。其中在表中可以看出,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在2010年的資產負債表日達到了3,183千元,僅次于2003年的數額最高值,不難看出公司在上市期前后的融資還是比較成功,有大量的現金可以使用,公司的營運能力、償債能力都有一定的現金保證。
在K公司的成熟期,2011年到2014年這段重要的經營期間,公司迅速擴大,期間不僅斥資4千萬元購買M公司,在自身的的門店發展已經相應的會計處理都采取的激進的態度。所以在資產負債表中反映出來的資產總額增加很快,賬目很客觀。
隨著門店的擴張,銷售原材料、設備等致使應收賬款也相應增加,庫存商品、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在一定程度跟隨增長。但是到2012年開始,回購的特許經營權、商譽、其他無形資產也在迅速增加自2010年到2013年,K公司的資產總額一直上升,并保持住了相應的增長水平,但是對比2004年的季度變化圖。公司在4月份,宣布了對2014年的財務報表予以重述,這一重大事項對公司的股價也產生了一定影響,給投資者帶去了負面的信息,可以推斷,資產負債表的重述是造成K公司資產總額下降了600多萬元的重要原因。
2.2 負債要素分析
在資產負債表負債項目表中,可以看出K公司成功IPO后,公司的負債總額是呈現上漲的趨勢,這和公司走上了激進的擴張道路密不可分,同時反映出公司在一定程度上依靠負債走上正常的擴張道路,負債總額也在隨公司規模的擴大而進一步增長。
在2013年應計費用產生下降,本年到期的長期債務數額和循環信用額度數額,相較于其他負債項目是較低的,我們應該重點關注的是,循環信用額度科目,之前的數額為零,但是在2013年資產負債表日,數額為729萬元,這一個項目的首次出現,有可能表明了K公司在一定程度上依靠負債進行擴大發展的同時,更加依耐負債的發展。此外,K公司的銀行透支、應計費用、本年到期的長期債務等項目都在保持緩慢的增長,循環信用額度在三個季度都呈現出下降遞減的趨勢,由此可以推斷,K公司可能正在遭遇長期負債的增加的局面。
2.3 所有者權益要素分析
在所有者權益變化表中,除應收票據外的其他累計全面收益科目在2014年發生了重大的損失,而且損失持續到了2014年的第一季度,這與K公司爆出一系列問題的時間相符合,因為當時K公司不斷爆出負面的信息,盲目擴張的背后導致投資者的熱情下降,投資信心受挫。而在2014年的后兩個季度中,公司開始轉變態度,在這個時間前后,K公司宣布將當年新開門店的數量從早前宣布的120家減少為60家左右,由此可能給投資者們帶來了一點轉回的余地,損失由131萬元下降到785元左右,并持續了兩個季度。
3 其他財務數據分析
3.1 償債能力分析
K公司的流動比率從2010年IPO時到2014年經歷了快速發展時期,在2014年初公司的財務狀況良好。到2014年5月公司首次出現了負面的財務報表,流動比率下降為2.39。現金比率與流動比率經歷了類似的周期,從高速增長到2014年的急速下降,公司的短期償債能力變弱,面臨著一定的經營和財務風險。K公司在IPO籌集了大量資金,使得公司資產負債率高,2010年后資產負債率快速下降,維持在30%左右。30%的資產負債率說明公司的長期債務風險小,償債能力強,但同時也說明公司沒有充分利用自身優勢,發揮融資作用。
3.2 營運能力分析
應收賬款周轉率高,表明公司收賬速度快,壞賬損失少,資產流動快,償債能力強。K公司的應收賬款周轉率在IPO后快速增長,到2014年急劇下降,到0.18。說明K公司的收賬速度慢,公司營運能力弱。流動資產周轉率、固定資產周轉率和總資產周轉率也很低,且在2014年都呈現下降趨勢,說明K公司在2014年銷售能力減弱,利潤減少,營運能力變弱,風險增加,企業獲利能力下降。
4 案例啟示
從這一案例中可以學到,特許經營作為一種連帶型的經營模式,加盟者和被加盟者,任何一方的經濟效益的提高或是形象的受損都會對對方產生影響,那么公司采用特許經營權這一手段進行擴張,應該注意什么呢?首先,注重長期利益與短期利益的平衡。公司在選擇經銷商的時候,不能僅僅考慮公司利益,也要考慮經銷商利益,實現雙方共贏,穩扎穩打確保發展一個成功一個,再推廣一個,不能急功近利。K公司在擴張階段過于激進,為了迅速擴大規模,吸收盡可能多的加盟店,結果無視部分加盟商的經營不善,背負巨額費用,遭受損失,這種鼠目寸光的做法無異于自掘墳墓。其次,要選擇與公司文化、理念相同或相似的經銷商,如果經銷商的價值觀、管理模式、經營理念、技術標準等和公司有很大的不同,甚至是相反,就應該慎重考慮矛盾與沖突的產生會導致什么樣的結果,解決這些問題的成本是否是公司所能承擔的等一系列問題,避免把公司推入無助的境地。因此處于成本因素考慮,在選擇經銷商時要盡量考慮軟件方面的因素,找出彼此同質性的東西,以便在未來的合作中多些默契,少些沖突,縮短磨合期,真正實現跨越式發展。再次,公司應該建立風險共擔機制。特許經營契約一旦確立,雙方的利益就維系在一起,所謂一損皆損,一榮俱榮,這種雙贏的發展模式本身就要求雙方利益共享、風險共擔。此外,雙方為了減少和應對風險進行保持有效的溝通,建立風險共擔機制,還應該聽取經銷商們的意見從而提供差異化的指導與幫助,共同商討對策,化解危機,保證雙方實現利益上的共贏。
【參考文獻】
[1]周鑫:中國上市公司內部控制經營目標指數研究[J].審計與經濟研究,2014(4).
[2]李程昊:項目財務分析理論應用問題研究[J].科技視界,2014(21).
[責任編輯:朱麗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