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麗
長春市日壇血管病醫院內科,吉林長春 130033
?
常規及其聯合辛伐他汀治療糖尿病并存冠心病效果的臨床探討
李曉麗
長春市日壇血管病醫院內科,吉林長春130033
目的觀察并比較常規及其聯合辛伐他汀治療糖尿病并存冠心病患者的效果。方法以2012—2015年期間筆者經治的150例糖尿病并存冠心病患者為研究對象,按照入院順序將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具有可比性的對照組和研究組各75例患者,前組患者給予常規治療方案,后組患者應用常規治療+辛伐他汀治療方案,治療3個月后比較兩組患者的血脂指標和心臟功能指標之間的差異是否具有統計學意義。結果治療后研究組患者高密度脂蛋白和左室射血分數高于對照組,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在常規治療基礎上應用辛伐他汀治療糖尿病并存冠心病患者,可顯著降低患者的血脂水平,提高心功能水平,治療安全有效,應予廣泛推廣應用。
糖尿病;冠心病;常規治療;辛伐他汀;療效觀察
中國高血糖高血脂的發生率逐漸升高,與之有關的糖尿病和冠心病在人群中的患病率水平也較高,已經成為影響人群健康的公共衛生問題。糖尿病并存冠心病的患者較多,可以互為先發,并且冠心病也是糖尿病的一種常見并發癥之一。對于此類患者,控制血脂水平能夠促進患者心臟功能的恢復,改善患者預后[1]。為此,筆者以2012—2015年期間經治的150例糖尿病并存冠心病患者為研究對象,按照入院順序隨機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各75例患者,分別給予常規治療及其聯合辛伐他汀的治療措施,觀察并比較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現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
以2012—2015年期間筆者經治的150例糖尿病并存冠心病患者為研究對象,患者均符合世界衛生組織1999年糖尿病診斷標準和缺血性心臟病診斷標準。按照入院順序將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每組各75例患者。對照組患者中,男性43例,女性32例;年齡56~88歲,中位年齡68歲;病程3.6~16年,中位病程為11.5年;空腹血糖為(10.52±3.34)mmol/L;觀察組患者中,男性44例,女性31例;年齡55~86歲,中位年齡為67.5歲;病程3.5~15年,中位病程為11.0年;空腹血糖為(10.39±3.18)mmol/L。兩組患者的性別組成以及年齡、病程、治療前空腹血糖值、血脂和心功能指標平均值等一般資料之間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療方法
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治療措施,包括飲食治療、運動治療、口服降糖藥物或皮下注射胰島素,服用降壓藥物和硝酸甘油等措施。治療組患者在常規治療的基礎上,口服辛伐他汀。應用方法為5 mg/次,2次/d。治療3個月后,評價治療效果。
1.3觀察項目
將患者的血脂、心功能進行比較。以患者入院時(治療前)和治療3個月后(治療后)所做血脂和心功能檢測結果作為評價治療效果的指標。常規抽取5 mL靜脈血,采用同一方法檢測膽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等血脂指標;應用心臟彩超檢查患者左室射血分數(LVEF)作為評價心功能指標,50%以上即為正常。
1.4統計方法
2.1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脂指標的比較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膽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值的檢測值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脂指標的比較[(±s),mmol/L]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脂指標的比較[(±s),mmol/L]
假設檢驗表明,兩組患者治療前各指標之間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各指標之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兩組患者治療前后LVEF檢測值的比較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LVEF檢測值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LVEF檢測值的比較(±s)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LVEF檢測值的比較(±s)
假設檢驗表明,兩組患者治療前LVEF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LVEF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糖尿病和冠心病均為人群常見病和多發病,糖尿病可導致冠心病的發生。兩病以老年群體最為常見,發病率和風險性極高,威脅到患者的生命安全。糖尿病患者處于高血糖狀態,會導致其體內脂質代謝異常,脂質的沉積在原本光滑的動脈內膜上,造成血管阻塞,血管管腔變狹窄,出現動脈粥樣硬化性改變。如果冠狀動脈發生粥樣硬化,會降低冠脈血流,導致心肌細胞出現缺血和缺氧之病變,而發生冠心病,嚴重威脅患者的身心健康[2]。所以,對于糖尿病患者應給予降血脂治療,這不僅會降低冠心病的發生機會,而且有利于控制糖尿病并存冠心病患者的病情,避免或降低心血管事件的發生機會。通常認為,冠心病的發生與HDL含量呈負相關關系,與LDL的含量呈正相關關系。LDL是冠狀動脈脂質沉積的主要來源,會促進動脈硬化,損傷動脈內膜,還會使不穩定斑塊脫離血管的風險增加,從而誘發心血管事件[3]。而HDL能抗血管粥樣硬化,減少脂質的沉積,起到預防冠心病發生的作用。高血糖、高血壓、胰島素抵抗和脂質代謝紊亂是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主要臨床表現。①高血糖。高血糖是糖尿病主要的發病機制,長期處于高血糖狀態之中,會降低血紅蛋白的攜氧功能,限制葡萄糖酵解,從而導致組織缺氧。紅細胞膜的變形能力受限,吞噬細胞攝取過多的LDL,導致血小板凝聚。機體產生氧化應激反應,血管內皮功能會受到一定的損傷,容易引發心肌缺血等病癥,增加了冠心病的發病率。②高血壓。高血壓是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普遍存在的病癥,發生原因在于患者體內的糖代謝出現紊亂,腎動脈硬化,形成的外周阻力較大。在高血糖的影響,增加了患者血容量,腎臟承載的負荷較大,提高了患者的血壓水平。高血壓是誘發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重要原因,是糖尿病合并冠心病臨床治療研究當中需要重點,應尋找積極有效的降壓藥物。③胰島素抵抗。胰島素抵抗是糖尿病患者的主要癥狀,直接降低機體抗氧化能力,在動脈壁上攝取與合成脂質,抑制清除膽固醇的功能。不斷增殖的動脈平滑肌細胞是引起血脂增高的原因,進而導致粥樣硬化,患者會出現心肌循環障礙與心肌缺血的癥狀,加劇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程度和病情。④脂質代謝紊亂。TG、LDL-C過高和HDL-C過低是引起脂代謝紊亂的原因,血液變得更加粘稠,影響正常血氧供應,增加糖尿病和冠心病的發病率。應采取綜合方案治療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①控制血糖。患者應講究科學飲食,控制熱量攝入,戒煙戒酒,保證規律的生活方式和飲食習慣。使用促胰島素分泌劑、雙胍類等口服降糖藥物和皮下注射胰島素制劑,加強血糖監測,合理調整降糖喲啊無的用藥劑量。②降低血壓。合理選擇并應用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和β受體阻滯劑作為降壓藥物,保證患者情緒的穩定,控制血壓在合理范圍。③降低血脂。應用降脂藥物有效降低血脂,促進動脈血管的血氧正常供應。④抗血小板治療。聯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保證血小板正常,避免血栓的形成。⑤靜脈溶栓治療和冠狀動脈介入手術。必要時可采用中醫治療方法,以達到益氣活血、化痰養陰和行氣通絡的效果。口服辛伐他汀為人體水解后,可特異性結合羥甲戊二酰輔酶A而發揮作用。辛伐他汀是膽固醇合成的限速酶,能夠降低患者體內膽固醇含量,同時增加LDL受體和HDL含量,改善內皮細胞功能,起到抑制血小板聚集和抗粥樣硬化的效果。辛伐他汀在降血脂同時還具有抑制炎癥反應的效果,能抑制血管平滑肌增生,保護血管內皮,抗氧化,改善心肌的血供而提高心功能[4]。通過給予合并冠心病患者在常規治療基礎上服用辛伐他汀治療,可顯著提高患者的心功能水平,未引起明顯的不良反應,表明辛伐他汀治療安全有效[5]。
筆者以2012—2015年期間經治的150例糖尿病并存冠心病患者為研究對象,按照入院順序將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具有可比性的對照組和研究組各75例患者,前組患者給予常規治療方案,后組患者應用常規治療聯合辛伐他汀治療方案,治療3個月后,研究組患者高密度脂蛋白和左室射血分數高于對照組,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明辛伐他汀能夠改善患者的血脂代謝紊亂狀態,提高患者的心功能水平。
綜上所述,在常規治療基礎上應用辛伐他汀治療糖尿病并存冠心病患者,可顯著降低患者的血脂水平,提高心功能水平,治療安全有效,應予廣泛推廣應用。
[1]鐘媛,劉素筠.辛伐他汀與氯沙坦對1型糖尿病大鼠心肌組織Toll樣受體4和核因子-κB表達的影響[J].中國藥物與臨床,2012,12(8):1023-1026.
[2]王全河.辛伐他汀聯合丹參注射液治療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的療效觀察[J].中國醫藥指南,2012,10(22):134-135.
[3]周燕寧,徐衍揚,李萍.聯合應用辛伐他汀與依那普利治療糖尿病伴發冠心病的療效觀察[J].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志,2012,20(3):479-480.
[4]廖偉光,謝治惟,陳仕章,等.ACEI(ARB)、辛伐他汀、阿司匹林聯用早期干預下肢動脈粥樣硬化血管閉塞癥的臨床研究[J].中西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2012,10(2):229-230.
[5]蔡蘭云,朱海燕,薛雄強,等.羅格列酮聯合辛伐他汀治療老年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的臨床效果及安全性[J].現代診斷與治療,2014,25(5):1059-1060.
R587
A
1672-4062(2016)09(a)-0017-02
10.16658/j.cnki.1672-4062.2016.17.017
2016-06-05)
李曉麗(1973.6-),女,吉林松原人,本科,主治醫師,研究方向:內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