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志勇
河南省鄢陵縣中心醫院重癥監護室,河南許昌 461200
?
ICU危重患者并發高血糖的積極控制效果分析
張志勇
河南省鄢陵縣中心醫院重癥監護室,河南許昌461200
目的分析ICU危重患者并發高血糖的積極控制效果。 方法回顧性分析2014年11月—2016年3月收治的71例ICU危重并發高血糖患者臨床資料,給予所有患者注射胰島素以控制血糖,觀察其臨床控制效果及并發癥情況。結果治療后血糖有效控制率為74.65%,死亡率1.89%;無效控制率25.35%,死亡率16.67%;有效控制組血糖控制率高于無效控制組,其死亡率低于無效控制組(P<0.05);有效控制組并發癥發生率為5.66%,顯著低于無效控制組的27.78%(P<0.05)。結論及時對并發高血糖的ICU危重患者采取積極有效地血糖控制治療可以提高患者治療效率,降低并發癥發生率及死亡率,因此臨床需高度重視患者血糖指標變化并及時控制。
ICU;高血糖;療效
ICU危重癥疾病治療過程中易受嚴重創傷、心肌梗死、血管疾病和感染休克的多種疾病刺激,影響其血糖代謝功能,從而誘發應激性高血糖[1]。因此病對患者身心具有較大損傷甚至威脅患者生命安全,因此需及時采取有效控制治療以降低ICU危重患者死亡率,提高其病情治療效果。為分析ICU危重患者并發高血糖的積極控制效果,該現就對該院2014年11月—2016年3月收治的71例高血糖危重患者進行血糖控制取得的效果做回顧性分析,現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
回顧性選取該院收治的71例ICU危重并發高血糖患者臨床資料,納入標準:隨機血糖指標≥11.1 mmol/L、空腹血糖指標≥6.9 mmol/L?;颊吣信壤?3:28,年齡32~85歲,平均年齡(58.57±5.96)歲;病程1~36個月,平均(18.65±3.24)個月;臨床表現:無法進食者18例、應激性潰瘍15例、吞咽困難27例、交感神經興奮過度11例。
1.2方法
所有患者均給予胰島素注射以穩定血糖指標,胰島素劑量在2~4 IU/h之間,同時根據患者具體體征情況給予適量調整,治療時間為7 d,治療后進行血糖指標測定及療判定。
1.3統計方法
數據均以SPSS 20.0的統計軟件分析,計數用例數(%)表示,計數資料組間率(%)的比較采用χ2檢驗。
2.1患者血糖控制效果分析
通過胰島素治療,血糖有效控制者53(74.65%)例,其預后死亡率1.89%(1/53);無效控制者18(25.35%)例,死亡率16.67%(3/18);有效控制組MODS死亡率顯著低于無效控制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有效及無效控制組并發癥情況比較
有效控制組低血糖、感染及MODS并發癥總發生率為5.66%,顯著低于無效控制組的27.78%,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并發癥情況比較[n(%)]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人們生活方式也發生較大改變,生活質量的提高導致高血糖疾病人數逐年遞增,為臨床醫療救治帶來了較大壓力。尤其在ICU危重癥患者群體中其高血糖發病率較一般患者發病率更高,危重患者一旦出現高血糖情況,易導致其各組織器官損傷,增加缺血性心臟心肌疾病壞死面積,從而增加ICU患者死亡率或誘發較多并發癥[2]。對此,需及時采取積極有效控制血糖指標治療方法,以穩定患者血糖,延緩病情發展及死亡進程。為此,該現就回顧性分析該院在2014年11月—2016年3月以注射胰島素的方式對71例ICU重癥患者進行血糖控制取得的療效,旨在為臨床ICU重癥患者治療呢效果探究提供有效循證依據。
該中,通過分析患者血糖控制后取得的療效,其有效控制血糖人數為53例,控制率為74.65%,預后死亡率為1.89%;無效控制者18例,控制率25.35%,死亡率16.67%;經比較,血糖有效控制率、死亡率均低于無效控制組。分析其原因為高血糖的發生是由于患者體內胰島素出現功能障礙,致使其分泌胰島素能力下降,進而在患者汲取糖分后無法完全、有效地分解血液中糖分,使其糖分逐漸增加,一定程度后則影響患者各組織機能運轉,對此,臨床采取注射胰島素的方法則是為患者增加胰島素含量,使其進入人體后通過血液循環,對機體內血糖進行有效分解,以此降低患者血糖,減輕其機體組織損傷程度,促使患者早日康復[3-4]。此外,患者血糖指標的大幅度波動可激發炎癥,使其釋放大量炎癥因子,以破壞血腦屏障,導致腦水腫,造成腦神經細胞的凋亡,極易誘發祥光腦血管疾病,因此需及時采用胰島素治療,通過分解血糖含量以預防腦血管疾病的發生[5]。研究中,通過比較血糖控制有效組與無效組并發癥情況,有效組以并發癥率5.66%顯著低于無效組的27.78%,由此證實血糖的有效控制可以減少患者并發癥,提高其生命安全。當然,在注射胰島素中需根據患者具體病情選擇適量藥劑,以減少低血糖發生率。受例數限制和外界因素影響,該研究尚未對患者在治療中可能出現的不良反應作詳細分析,有待進一步研究與探討。
綜上所述,及時對ICU危重并發高血糖患者采取積極有效控制,可以通過穩定患者血糖指標,減少患者死亡率及并發癥發生率,更好地促進ICU重癥患者早日康復。
[1]賀彩玲.危重患者強化胰島素治療血糖監測間隔時間的臨床研究[J].山西醫藥雜志,2015,44(6):690-691.
[2]梁福攸,葉文華,梁偉燦,等.動態血糖監測系統聯合胰島素泵治療[J].實用醫學雜志,2014,30(23):3793-3794.
[3]龔建玲.血糖水平波動對ICU危重癥患者預后的影響[J].中國鄉村醫藥,2014,21(19):3-4.
[4]單亮,王彌,王志宏,等.神經危重患者的血糖管理[J].臨床內科雜志,2014,31(3):212-214.
[5]徐坡,聞應時,陸士奇.血糖波動對危重顱腦疾病患者預后影響的研究進展[J].中國急救醫學,2013,33(8):757-760.
Analysis of the Active Control Effect of High Blood Glucose in Critically Ill Patients with ICU
ZHANG Zhi-yong
ICU,the Central Hospital of Yanling Couney,Xuchang City,Xuchang,Henan Province,461200 China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effect of high blood glucose control in critically ill patients with ICU.Methods The clinical data of 71 patients with ICU who were admit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November 2014 to March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all patients were injected insulin to control the blood glucose of giving,and 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ect and complications.Results After treatment,effectively control blood glucose rate was 74.65%,1.89%mortality rate;ineffective control rate 25.35%,the mortality 16.67%;effective control group,the levels of blood glucose control rate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invalid control group,the mortality rate lower than inactive control group(P<0.05);effective control group,the complication rate was 5.66%,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of 27.78%(P<0.05)is invalid.Conclusion Timely to complicated with hyperglycemia in ICU patients take actively effectively for blood sugar control can improve the treatment efficiency,reduce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and mortality rate.Therefore,clinical attaches great importance to patients with glycemic index change control and timely.
ICU;High blood sugar;Curative effect
R587
A
1672-4062(2016)09(a)-0063-02
10.16658/j.cnki.1672-4062.2016.17.063
2016-06-08)
張志勇(1979.3-),男,河南鄢陵人,本科,主治醫師,研究方向:內科疾病診斷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