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艷黎
武漢市武昌區首義路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湖北武漢 430061
?
糖尿病足定級分類換藥法76例臨床分析
陳艷黎
武漢市武昌區首義路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湖北武漢430061
目的該文就糖尿病足定級分類換藥法的應用效果進行分析與探究。方法選擇2010年4月—2015年3月期間在該院接受治療的糖尿病足患者152例,按照入院先后順序分為實驗組與參照組,每組患者76例。實驗組予以定級分類換藥法,必要時行截趾(趾)術;參照組予以傳統敷料換藥法,必要時行截趾(趾)術。結果實驗組患者的截肢(趾)率對比參照組更低,住院時間短于參照組,統計學分析均P<0.05。結論對糖尿病足病患者實施定級分類換藥法效果顯著,可縮短患者的住院時間,具有較高的臨床價值。
糖尿病足病;定級分類換藥法;治療效果
糖尿病足在臨床中較為常見,包括足部疼痛、足部潰瘍以及足部壞疽等,多是由于糖尿病患者合并神經病變、自主神經損害、細菌感染、皮膚微循環障礙等所致,如治療不當具有較高的致殘率[1]。該文為炭疽糖尿病足的有效治療方法,對該院近幾年收治的部分患者予以定級分類換藥法治療,效果較為理想,現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
此次研究對象均為2010年4月—2015年3月期間在該院接受治療的糖尿病足患者,共計152例;按照入院先后順序分為實驗組與參照組,各76例。實驗組中男女分別為40例、36例;年齡在44~74歲之間,平均(61.2±5.2)歲;糖尿病病程為0~17年,平均(6.5±2.3)年。參照組中男女分別為42例,34例;年齡在41~78歲之間,平均(61.8±4.8)歲;糖尿病病程為0~16年,平均(6.9±2.5)年。兩組患者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可進行對比。
所有患者及家屬均有知情權,所簽署的知情同意書已通過倫理委員會審核,患者自愿參與研究并可積極配合治療及護理。
1.2方法
參照組患者入院后均予以常規敷料換藥,使用祛腐生肌中藥貼敷于創面,并取無菌紗布進行包扎,定期換藥,病情嚴重時予以截肢(趾)控制病情。實驗組予以定級分類換藥法,根據Wanger分級結果進行定級分類換藥,具體如下:
0級換藥法:患者肢端有明顯疼痛感,表現血液供應不足,僅有第1足趾和第2足趾出現畸形。為該類患者使用中藥活血化瘀洗劑浸泡,1次/d,連續2周,不必對其進行清創換藥。
1級換藥法:患者表現有水泡、血泡、雞眼、凍瘡、胼胝、燙傷等病癥,為其清除泡內積液、雞眼以及表皮破裂感染等,使用碘伏紗條進行濕敷3~7 d。胼胝患者需進行溫水泡浴,并采用砂紙、剪刀、磨腳石等將胼胝去除[2]。待患者血糖控制效果較為理想時,對其進行清創、切痂,在此過程中要避免出血現象發生,且要保持引流通暢,同時要予以有效的抗菌藥物進行抗感染。待創面被清創完畢后,為患者進行優鎖爾濕敷,隨之滲出液的減少,可為患者使用重組牛堿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促進創口愈合及肉芽生成。該類患者的治療時間通常為3~6周之間。
2級換藥法:存在感染病灶,并透過皮膚產生輕度的蜂窩組織炎的患者,或患者存在皮膚灶干性壞疽,但未傷及韌帶。該類患者,在感染初期可為其使用雙黃液濕敷,如患者出現局部膿腫時,在血糖控制效果較好的情況下,可行切開減壓引流,同時予以抗菌藥物預防感染[3]。為患者采取蠶食法將壞死組織逐漸清除,而后使用優鎖爾紗條進行引流,在此期間要保護好患者的肌腱及韌帶,并對創口進行填塞。治療時間依據患者實際病情而定。
3級換換藥法:該級患者是以蜂窩組織炎融合為特點,會有較多的膿性分泌物與壞死組織。對患者進行藥敏實驗,當其血糖控制理想時,使用有效的抗生素進行感染防治,并對患者實施蠶食法將創面仔細清理,在此過程中要保護好遠端血運不受損。對創口予以碘伏紗條或優鎖爾紗條引流,效果不佳時可采取擴大創口或多口引流方法促進積液排出。該類患者的肌腱與韌帶灰白組織通常會出現明顯的失活現象,但不能盲目將失活組織切除。經一個月左右的治療,在患者的膿腔深部有肉芽形成,并與感染隔絕。在為患者進行蠶食清創時,要盡可能的保留其大的皮膚范圍。
4級換藥法:該類患者的感染程度已經對骨質產生一定破壞,出現嚴重壞疽,甚至發生骨髓炎。這些患者已經達到重度壞疽程度,很多患者需行截趾手術。換藥方法同3級,為其選擇合適的截趾術,其中有1例患者感染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治療效果不佳進展為5級糖尿病足,而后實施經跖骨截肢術。還有1例患者合并動脈粥樣硬化閉塞癥,經治療,效果不佳進展為全足壞疽,最后予以高位截肢術進行病情控制。
5級換藥法:僅有1例患者為5級糖尿病足,足部全部感染壞死,選擇為患者行高位截肢術控制病情。
1.3觀察指標
統計并對比兩組糖尿病足患者的截肢(趾)率以及住院時間。
1.4數據整理
此次研究數據均采用統計學軟件SPSS 19.0進行整理及統計學,截肢(趾)率為計數資料,采用百分比(n,%)表示,對比結果行χ2檢驗;住院時間采用均數± (±s)表示,對比結果予以t檢驗;當P<0.05時為組間比較差異顯著。
2.1對比兩組糖尿病足患者的截肢(趾)率
經不同換藥方法治療后,實驗組糖尿病足患者的截肢(趾)率為6.58%,參照組糖尿病足患者的截肢(趾)率為18.42%,實驗組顯著低于參照組,χ2檢驗結果顯示P<0.05,詳細數據見表1。

表1 對比兩組糖尿病足患者的截肢(趾)率[n(%)]
2.2對比兩組組糖尿病足患者的住院時間
經不同換藥方法治療后,實驗組患者的住院時間為(21.5±3.6)d,參照組患者的住院時間為(32.8±4.8)d,實驗組患者的住院時間顯著短于參照組,t檢驗結果顯示P<0.05。
足部是糖尿病的一個復雜靶器官,患者常會因周圍神經病變、以及周圍血管壓力過大等引發潰瘍、感染、壞疽等一些列足部問題[1]。在糖尿病患者中,應積極進行糖尿病足防治,防止其對患者造成嚴重損害。目前,對于糖尿病足的全身治療方法及效果的報道較多,可對該類患者的血糖控制及糖尿病足病情控制具有一定幫助;但對于糖尿病足精細化診療的研究報道尚少;臨床中多為該類患者采取常規換藥法,具有一定的盲目性,由于患者間存在個體性差異,對于部分患者而言難于獲得理想的治療效果。故該院近年來主張對糖尿病足患者實施定級分類換藥法進行治療。此次研究中,針對燙傷、凍傷所引起的糖尿病足患者,有部分患者隨之治療進行,由1級發展2級,而后再按照2級換藥法進行治療;對于少數3、4級患者,也會發展晉級;這表明糖尿病足患者病情不易控制,臨床中應依據患者實際情況進行治療。
糖尿病足患者通常在行開放引流術后,不能及時將創口縫合,此時需要藥物濕敷或紗條引流,在此次研究中使用的藥浸紗條具有多樣化,取不同紗條的各自優勢進行抑菌或促使肉芽形成,以提高換藥效果[5]。定級分類換藥法是依據患者的病情分級結果,選擇合適的換藥方式進行治療,這正可滿足糖尿病足的多樣性及復雜性。此次研究中,實驗組予以定級分類換藥法,必要時行截趾(趾)術控制病情;參照組予以傳統敷料換藥法,必要時行截趾(趾)術控制病情,對比結果顯示:實驗組患者的截肢(趾)率對比參照組更低,住院時間短于參照組,統計學分析均P<0.05;這足以說明對糖尿病足患者實施定級分類換藥法的優勢。
綜上所述,在糖尿病足的臨床治療中,應用定級分類換藥法效果顯著,可降低截肢(趾)率,縮短住院時間,值得推廣。
[1]孫巧思,王旭玲,王濤,等.中藥泡足聯合前列地爾治療糖尿病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臨床觀察[J].航空航天醫學雜志,2013,24(12):1566-1567.
[2]陳高揚,常非,李銳,等.不同來源干細胞治療糖尿病性足病的原理與效果比較[J].中國組織工程研究,2015(41):6718-6724.
[3]劉云云,何紅.糖尿病中、高危足患者痛苦與自我感受負擔及社會支持水平的相關性分析 [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5,31(2):109-113.
[4]劉云云,何紅,張曉義,等.糖尿病中高危足患者糖尿病痛苦與疾病不確定感的相關性研究[J].中國全科醫學,2015(9):1006-1011.
[5]朱悅琦,趙俊功,李明華,等.經足背-足底或足底-足背動脈環逆行腔內成形術治療糖尿病踝下動脈閉塞性病變的臨床研究[J].介入放射學雜志,2011,20(3):185-190.
R587.1
A
1672-4062(2016)09(a)-0113-02
10.16658/j.cnki.1672-4062.2016.17.113
2016-05-20)
陳艷黎(1978-),女,湖北武漢人,本科,主治醫師,研究方向:社區醫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