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莉敏
吉林市婦產醫院婦科門診,吉林吉林 132011
?
健康教育在妊娠糖尿病護理中的應用價值
王莉敏
吉林市婦產醫院婦科門診,吉林吉林132011
目的對健康教育在妊娠糖尿病護理中的應用價值進行探討。 方法以該科2013年3月—2015年3月接收的72例妊娠糖尿病患者為對象,給予其健康教育,將其作為觀察組;隨機抽取以往在該院采取常規護理方式的72例妊娠糖尿病患者臨床資料,將其作為對照組,對兩組患者自我管理水平、血糖水平、妊娠結局、新生兒結局進行比較。結果在自我管理水平上,經過健康教育的觀察組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在空腹與餐后血糖上,觀察組患者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在妊娠結局與新生兒結局上,觀察組明顯好于對照組(P<0.05)。 結論在妊娠糖尿護理中采取有效的健康教育,不僅能夠有效提升患者自我管理水平、降低患者空腹與餐后血糖,且能夠有效改善患者妊娠結局與新生兒結局,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妊娠糖尿病;護理;健康教育;應用;價值
作為糖尿病中一種特殊類型,妊娠期糖尿病主要指孕婦妊娠期間發生的糖尿病現象,該類患者妊娠前在糖代謝方面則顯示正常。根據統計數據,孕婦糖尿病患者中,超過50%的患者為妊娠期糖尿病,且近年來妊娠期糖尿病的發病率正在逐年上漲,妊娠期糖尿病容易導致孕婦與嬰兒并發癥發生率的增加,對孕婦及嬰兒健康具有嚴重威脅[1]。對于妊娠期糖尿病來說,其發病的危險因素主要與孕婦的生活習慣、營養攝入、血糖控制能夠有關,當前臨床經驗顯示,給予患者妊娠期糖尿病相關方面的健康教育,對病情的有效控制與并發癥的減少有重要意義[2]。該文即以該科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為對象,探究健康教育在妊娠糖尿病護理中的應用價值,現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
以該科2013年3月—2015年3月接收的72例妊娠糖尿病患者為對象,給予其健康教育,將其作為觀察組;隨機抽取以往在該院采取常規護理方式的72例妊娠糖尿病患者臨床資料,將其作為對照組。觀察組患者年齡25~40歲,平均年齡(30.33±3.51)歲;孕周13~35周,平均孕周(28.15±4.63)周;平均體重(53.24±4.37)kg。對照組患者年齡27~41歲,平均年齡(31.54±4.01)歲;孕周15~35周,平均孕周(29.35±4.14)周;平均體重(55.36±4.93)kg。兩組患者在一般資料上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對照組患者給予常規護理,主要對孕婦血糖、血壓、體重等一般情況定期進行監測,關注患者病情;指導患者對胰島素正確使用,指導孕婦學會自測胎動,進行自我監護等。
觀察組患者在常規護理基礎上,給予全面健康教育:①妊娠期糖尿病相關知識教育:制定專門的妊娠期糖尿病疾病知識與保健手冊,將其發放給患者;對妊娠期糖尿病知識講座進行來戰,向孕婦患者講解該病臨床表現、并發癥、治療及預防等知識,對妊娠期糖尿病適時終止妊娠的標準進行詳細地講解。②飲食指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飲食不僅要確保母嬰需求,且需要避免高血糖現象的發生,需要從孕婦體重和需求出發為其制定飲食方案,指導孕婦對熱量攝入適當地提高,注重對優質蛋白以及維生素等營養的補充,但同時需要嚴格地對蛋白質、脂肪和糖類進行嚴格控制,調節其攝入量比例,引導患者多吃粗糧等。③運動教育:引導患者正確看待孕期運動,指導患者每日餐后1 h完成0.5 h左右的有氧運動任務,保持自身體重妊娠期內增加控制在12 kg以下。不過,運動過程中指導患者注意低血糖等癥狀。④血糖自我監測教育:幫助患者了解和掌握血糖正確范圍、使患者認識到對血糖進行控制的正確性,向患者示范如何正確使用監測儀,指導患者學會正確使用血糖監測及對胎動自數同時對數值進行記錄,指導患者如何正確使用胰島素,向其講解有關妊娠期糖尿病用藥注意事項等。⑤心理教育:患者因為孕婦身份,往往會擔心疾病對胎兒的影響,孕期容易伴隨焦慮、急躁等心理問題,醫護人員應耐心傾聽患者主訴,引導患者正確認識妊娠期糖尿病,告知其良好血糖控制能夠有效避免母嬰并發癥,幫助樹立治療信心,對治療積極配合[3]。對兩組患者自我管理水平、血糖水平、妊娠結局、新生兒結局進行比較。
1.3統計方法
對統計學處理軟件SPSS19.0加以采用,統計分析兩組患者各項數據,差異有統計學意義以P<0.05為準。
①在自我管理水平上,經過健康教育的觀察組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自我管理水平對比[n(%)]
②在空腹與餐后血糖上,經過健康教育的觀察組患者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詳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血糖水平對比[(±s),mmol/L]

表2 兩組患者血糖水平對比[(±s),mmol/L]
③在妊娠結局與新生兒結局上,觀察組明顯好于對照組(P<0.05);詳見表3、表4。

表3 兩組患者妊娠結局對比[n(%)]

表4 兩組患者新生兒結局對比[n(%)]
妊娠期糖尿病當前在世界范圍內的平均發病率為7%左右,其發病原因與發病機制還沒有完全明確,多認為與遺傳、內分泌或體重等因素可能相關。[4]妊娠期糖尿病不僅可能導致妊娠期高血壓、孕婦生殖道感染發生率的增加,增加剖宮產、產后出血發生率,同時可能導致新生兒早產、死亡等,嚴重影響患者身體健康與孕婦妊娠結局和新生兒結局。因大部分孕婦尤其孕晚期長期生活在家中,在糖尿病病情控制方面很多時候都依靠孕婦自己來進行管理,但因個人自理能力差別,導致妊娠期糖尿病控制情況也有差別。對于妊娠糖尿病患者實施健康教育,保證患者空腹血糖白天與夜晚分別處于3.3~5.3 mmol/L、4.4~6.7 mmol/L,一般來說可借助生活干預來實現,對于依然無法實現的患者可對胰島素優先使用[5]。所以,對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進行規范治療的過程中,給予相應的健康教育,密切監測患者十分重要。有效的健康教育需要涉及孕產婦方方面面,全面的健康教育不僅包括了妊娠期糖尿病相關知識教育、血糖自我監測教育,而且涉及患者飲食指導、運動教育,同時顧及了患者心理教育。通過全面化的健康教育,能夠有效提高孕產婦在妊娠期糖尿病方面的認知水平,提升其自我監測意識和能力,幫助患者培養良好飲食與運動等生活習慣,有利于患者體重與血糖水平的控制和達標,使患者可以以更加積極樂觀的心態面對分娩和治療。對于有糖尿病家族史的孕婦,更應加強健康教育,指導其定期進行妊娠期糖尿病監測與防治。不少研究結果都表明,對妊娠糖尿病患者來說,規范的健康教育能夠使其病情得到有效控制,促進其疾病發展的延緩,使母嬰妊娠結局得到改善[6]。
該次研究中,通過全面的健康教育,觀察組患者不管在自我管理水平方面,還是在空腹與餐后血糖方面,以及在妊娠結局與新生兒結局方面,均明顯好于采用一般護理方式的對照組患者(P<0.05),與國內外諸多研究結果趨于一致。表明在妊娠糖尿護理中采取有效的健康教育,不僅能夠有效提升患者自我管理水平、降低患者空腹與餐后血糖,且能夠有效改善患者妊娠結局與新生兒結局,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1]麻宗英.妊娠期糖尿病孕婦健康教育研究現狀[J].全科護理,2012,10(27):2570-2571.
[2]鐘朝琴,范巖峰.健康教育對妊娠期糖尿病孕婦妊娠結局的影響[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5(4):54.
[3]陳寧.知-信-行理論模式在妊娠期糖尿病孕婦健康教育中的應用研究[J].當代護士旬刊,2012(10):137-139.
[4]王淼.健康教育在妊娠糖尿病護理中的應用及體會[J].生物技術世界,2015(10):114.
[5]馬雪梅.健康教育在妊娠糖尿病護理中的運用效果分析[J].糖尿病新世界,2014(6X):58.
[6]王會芹.不同健康教育方式對妊娠期糖尿病相關因素的影響[J].華西醫學,2010,25(2):386-387.
R59
A
1672-4062(2016)09(a)-0155-02
10.16658/j.cnki.1672-4062.2016.17.155
2016-06-04)
王莉敏(1966.2-),女,回族,吉林省吉林市人,大專,主管護師,研究方向:婦產科護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