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芳,陳秀英,鄭建清
三明市第五醫院康復科,福建三明 365000
?
臨床護理路徑在2型糖尿病胰島素注射中的應用探討
李建芳,陳秀英,鄭建清
三明市第五醫院康復科,福建三明365000
目的探討在2型糖尿病胰島素注射中應用臨床護理路徑的效果。方法將256例接受胰島素注射治療的2型糖尿病患者,按照隨機對照的原則分為研究組和參照組,各128例,研究組接受臨床護理路徑護理,參照組接受常規護理,評價兩種護理方式的應用效果。結果研究組患者住院時間、住院費用均低于參照組,護理滿意度調查、胰島素注射技巧考核及健康知識掌握程度評分均明顯高于參照組,兩組相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臨床路徑的應用不但降低醫療成本,減輕患者經濟負擔,提高護理滿意度,更提高了患者對疾病的認知和自我管理能力,使護理程序更加規范,提高護理質量。
2型糖尿病;臨床護理路徑;胰島素;注射
臨床護理路徑(CNP)是近年來發展起來的一種標準化護理方法,依據每日標準護理計劃為一類特定患者設定的住院護理模式。通過嚴格的時間框架做指導,護士有計劃、預見性地進行工作,同時患者明確自己的治療目標,自覺參與疾病的診療護理過程中[1]。隨著人們生活水平提高,生活方式發生改變,糖尿病已成為臨床上常見的一種疾病,患病人數逐年增加。2型糖尿病在臨床上具有較高的發病率,屬終身性疾病,尚無根治方法,需對患者進行終身治療[2]。因此,采取有效的護理方式對糖尿病長期治療尤為重要。該研究對新型護理模式—臨床護理路徑在2型糖尿病患者臨床護理中的應用效果進行了分析,旨在明確2型糖尿病患者的有效護理模式,現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
將2014年12月—2015年11月該院2型糖尿病胰島素注射治療患者256例隨機分為研究組和參照組各128例,研究組男80例,女48例,年齡44~68歲,平均年齡(54.3±2.6)歲,參照組男76例,女52例,年齡43~67歲,平均年齡(53.3±3.1)歲。入選患者均符合中華醫學會糖尿病學會發布的《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年版)》[3]中2型糖尿病相關診斷標準,所有患者均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合并心血管疾病、肝腎功能障礙、對胰島素過敏、有腹部手術史、精神疾病以及交流障礙的患者。兩組基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對參照組患者實施胰島素注射護理、健康教育、心理護理、飲食護理以及并發癥防治等2型糖尿病常規護理;對研究組患者實施臨床護理路徑護理,具體方式如下[4]:
①自患者入院,相關醫護人員針對病情、病史、生活方式、文化程度、經濟情況制定出合理、有效的臨床護理路徑表。
②對不同層次的護理人員,進行相關的培訓,使每位護理人員對臨床護理路徑的相關知識熟悉,并掌握制定的臨床護理路徑內容、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項等。
③責任護士將制定好的臨床路徑表與患者溝通,按照表中的內容進行詳細介紹,解釋各種問題及需配合事宜,爭取患者及家屬的理解和接受,并簽字確認。
④按照制定的臨床護理路徑表進行護理。住院初期,責任護士熱情接待,加強對患者的糖尿病基本知識宣教,制定糖尿病食譜和運動計劃,詳細講解胰島素治療知識和低血糖風險的發生、預防及處理方法。依據全天的毛細血管血糖譜按時提供三餐及胰島素治療,胰島素劑量的調整由醫師下臨時醫囑,責任護士親自操作。住院3~7 d,鞏固和補充糖尿病相關知識,宣教胰島素種類和保存方法,逐步指導患者學習血糖儀的使用及胰島素注射方法。住院8~10 d,之前教育內容效果追蹤,考核血糖監測及胰島素注射技術正確性,發現問題及時糾正。住院10~14 d,與醫師確定出院時間,對患者進行詳細的出院指導,告知與疾病有關的注意事項及復診時間。臨床路徑實施過程由責任護士全程監控,護士長隨機進行檢查評價。
1.3觀察指標
觀察記錄兩組患者的住院時間、費用、護理工作滿意度及對胰島素注射技巧、健康知識掌握程度。護理工作滿意度采用自制調查問卷,包括健康宣教,護理服務態度、溝通交流能力、護理技術水平、病房管理等,分三級,滿意、較滿意、不滿意。胰島素注射技巧進行操作考核、健康知識的掌握程度進行試卷考核,考核成績總分值為50分,由兩名經驗豐富的護理人員共同進行考核和評分。
1.4統計方法
該研究使用SPSS21.0版本統計學軟件包處理數據,計量指標以(±s)表示,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表示,χ2檢驗,P<0.05為兩者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住院時間、住院費用統計比較
經統計發現研究組患者的住院時間和住院費用均低于參照組患者,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2.2兩組患者對護理工作滿意度比較
表1 兩組住院時間、住院費用統計比較(±s)

表1 兩組住院時間、住院費用統計比較(±s)
統計護理滿意度問卷調查結果發現研究組患者對護理工作滿意度較參照組患者高(P<0.05),見表2。2.3兩組患者對胰島素注射技巧以及健康知識的掌握程度比較

表2 兩組患者對護理工作滿意度比較[n(%)]
研究組患者掌握的胰島素注射技巧和健康知識均高于參照組患者,兩組相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對胰島素注射技巧以及健康知識的掌握程度比較[(±s),分]

表3 兩組患者對胰島素注射技巧以及健康知識的掌握程度比較[(±s),分]
該次研究為探討臨床護理路徑在2型糖病胰島素注射治療中的應用效果,通過收集2014年12月—2015年11月在該院接受治療的2型糖尿病胰島素注射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分別采用常規護理模式和臨床護理路徑模式對參照組和研究組患者實施臨床護理。結果顯示,研究組患者住院時間較參照組患者短,住院費用較參照組患者少,研究組胰島素注射技巧考核評分以及健康知識掌握程度考核評分均較參照組患者高,兩種護理效果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分析該研究結果,有以下特點:
①CNP的應用降低了醫療成本,減輕了患者的經濟負擔。由于對患者按照制定的路徑表實施完成護理目標,加快了康復進程,縮短住院天數。同時規范了可變費用,避免重復檢查、不合理用藥等,達到降低住院費用的目的。
②2型糖尿病胰島素注射實施CNP,提高了患者對疾病的認知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通過使用具有階段性、重點性及時間性的健康教育方法,對患者實施健康教育,調動患者主動參與學習,對糖尿病健康知識的了解和胰島素注射技巧的掌握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對糖尿病的防治起到了更為積極主動的作用[5]。能夠有效避免了常規護理在多種護理措施上存在的盲目性,有利于提高臨床護理的有效性。
③2型糖尿病胰島素注射實施CNP,使護理程序更加規范,提高護理質量[6]。傳統常規護理計劃由個人制定,缺乏共同認可的標準化流程。而CNP的實施,是一個銜接緊密的無縫過程,要求各項護理服務落實到位,全力配合,使得臨床護理水平得到了有效提高。同時路徑的實施體現了優質服務的內涵,增加護患溝通的機會,促進良好護患關系,提高了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
對上述研究結果進行綜合分析,該研究認為臨床護理路徑的實施能夠提高患者對疾病的認知和自我管理能力,降低醫療成本,減輕患者經濟負擔,提高護理滿意度,使護理程序更加規范,提高了護理質量。
[1]陳小慧,周作霞.臨床護理路徑的概念及應用[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0,7(22):123-125.
[2]季艷麗.2型糖尿病患者治療中護理干預對治療效果與依從性的作用[J].中國衛生產業,2014,15(1):27-29.
[3]中華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年版)[J].中國糖尿病雜志,2014(22):2-42.
[4]王榮,步玉萍.2型糖尿病胰島素注射護理中應用臨床護理路徑的效果評價[J].世界華人消化雜志,2015,23(9):1530-1534.
[5]李梅.臨床護理路徑在糖尿病健康教育中的效果分析[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1,8(9):125-126.
[6]張春雪,王晨非.探討糖尿病臨床教育路徑在胰島素自行注射中的應用效果[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5,15 (60):101,104.
R473
A
1672-4062(2016)09(a)-0159-02
10.16658/j.cnki.1672-4062.2016.17.159
2016-06-03)
李建芳(1970.12-),女,上海人,大專,主管護師,主要從事內科護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