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彥敏
洛陽市第二中醫院,河南洛陽 471003
?
綜合護理對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患者療效的影響
蔡彥敏
洛陽市第二中醫院,河南洛陽471003
目的探討綜合護理對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患者療效的影響。方法選擇94例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及研究組,兩組患者入院后均進行控壓、調脂,應用胰島素或者口服降糖藥控制血糖,甲鈷胺營養神經等綜合治療。對照組47例,給予常規護理,研究組47例,給予健康教育,心理護理,飲食、運動護理,藥物指導及足部護理等綜合護理。結果護理后對照組總有效率為78.7%,研究組的總有效率為95.7%,兩組的總有效率比較,研究組優于對照組(P<0.05)。結論綜合護理干預可有效改善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患者的癥狀,效果顯著。
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綜合護理;療效
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的涼、麻、脹、痛癥狀非常突出,患者非常痛苦,嚴重影響了患者的生活質量。筆者在臨床藥物治療的基礎上,給予患者綜合的護理措施干預,有效的改善了患者的癥狀,減輕了痛苦,效果顯著,現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
選擇2014年2月—2015年12月在該科進行住院治療的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患者94例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對照組47例,男25例,女22例,年齡28~75歲,平均病理(56.83±8.42)歲,糖尿病病程4~20年,平均病理(9.58±4.08)年,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病程8個月~13年,平均病理(5.83±3.27)年。研究組47例,男24例,女23例,年齡26~77歲,平均病理(57.34±9.03)歲,糖尿病病程5~18年,平均病理(9.38±3.26)年,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病程7個月~12.5年,平均病理(5.96±3.60)年。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糖糖尿病病程及周圍神經病變病程等與治療前資料相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統計方法
所有數據用SPSS13.0統計軟件進行分析,計數資料用χ2檢驗,以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所有患者入院后均進行控壓、調脂,應用胰島素或者口服降糖藥控制血糖,甲鈷胺營養神經等綜合治療,對照組的患者在綜合治療基礎上應用常規護理,觀察組的患者在綜合治療的基礎上應用綜合護理干預,護理干預后觀察兩組疾病療效的變化。
3.1健康教育
入院后護理人員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給患者講解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的臨床癥狀、發病原因、治療方案、轉歸和預后等相關知識,使患者及其家屬對周圍神經病變有一個詳細的了解和掌握。指導患者和家屬學會和掌握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的飲食結構,運動方法,用藥的意義、目的及用藥的注意事項[1]。學會自我監測和管理血糖,掌握皮下注射胰島素的技術等,使患者對該病進行全方面的掌握,以利于疾病的治療。
3.2心理護理
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癥狀突出,病情較長,患者易出現悲觀失望,抑郁的心理情緒。所以護理人員要與患者進行交流和溝通,對患者講解神經病變出現涼、麻、脹、痛的原因,充分了解患者的心理狀態,對患者的心理狀態進行綜合評估,之后根據患者的不同心理進行疏導和安撫,并給患者及家屬講解積極向上的事例,鼓勵患者改善不良心態,提高對治療的依從性[2-3]。
3.3飲食、運動護理
指導患者低糖、低鹽低脂飲食,飲食以清淡飲食為主,忌食辛辣刺激及油膩食物,少食多餐,禁止暴飲暴食。根據患者的體重、勞動輕度等因素計算出每日所需要的總熱量,再根據食物交換份原則計算出每日所需的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質的量,給患者進行合理的食物搭配飲食。每餐后休息40 min左右,可進行適量的運動,以利于血糖的控制。運動以餐后運動為宜,禁止在早晨空腹或者餐前進行大量的運動,以避免低血糖的發生。運動以有氧運動,輕體力勞動為主,每次運動不超過30 min,運動量要根據患者的年齡、病情及體質情況進行量身定制,以運動后微微出汗為宜,不可大量劇烈運動。
3.4藥物指導
指導患者合理應用胰島素及口服降糖藥,指導患者掌握胰島素的注射及各種降糖藥的服用時間和方法,比如胰島素類似物要在餐前注射,合成人胰島素要在餐前30 min應用,阿卡波糖要隨餐嚼服,促泌劑要在餐前口服等等。對于神經病變疼痛較重的患者可適當給予止痛劑、抗驚厥及抗抑郁藥物以改善疼痛癥狀。
3.5足部的護理
密切觀察患者足部的顏色、溫度及足背動脈的波動情況,如發現皮溫、顏色或足背動脈波動有異常要及時報告醫師進行處理。每日對足部進行按摩以促進血液循環[4],但力度均勻,不宜過大,選擇松軟舒適的鞋襪,防止磨破足部皮膚。洗腳時水溫不宜過高,一般不超過40度,避免燙破皮膚,洗腳后用毛巾擦干雙足,對于皮膚干燥的患者,洗腳后涂抹潤膚霜,防止皮膚皴裂[5]。
顯效:患者癥狀消失,肌電圖檢查神經傳導速度恢復到正常或比治療前增加5 m/s;有效:患者癥狀減輕,肌電圖檢查,神經傳導速度比治療前增加3 m/s;無效:患者癥狀或神經傳導速度未得以改善[6]。
護理后對照組總有效率為78.7%,研究組的總有效率為95.7%,兩組的總有效率比較,研究組優于對照組(P<0.05)。

表1 兩組護理后總有效率比較
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是常見的糖尿病并發癥之一,臨床表現為肢體麻木、疼痛、發涼、燒灼感、針刺感、蟲爬感等癥狀,并且病程較長,纏綿難愈[7]。臨床主要是以營養神經等對癥治療,但治療效果不盡人意,嚴重影響著患者的身心健康。臨床研究顯示,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在治療的基礎上,聯合綜合有效的護理干預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癥狀,減輕痛苦。該護理研究,給予患者進行了健康教育,心理護理,飲食及運動護理,藥物指導及足部護理,顯著的提高了患者對疾病的知曉率,提高了治療依從性,有效控制了病情的進展,改善了臨床癥狀。結果顯示,應用綜合護理干預的疾病有效率與常規護理的疾病有效率相比較,顯著優于對照組 (P<0.05)。因此,對于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患者,在臨床治療的基礎上,給予綜合護理干預可有效提高患者治療依從性,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提高治療效果,值得在臨床護理工作中推廣應用。而護理人員在臨床護理工作中,一定要熟練掌握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相關的護理知識,扎實掌握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的相關護理技術,細心、耐心的給患者進行優質的護理干預和指導,以便促進患者的快速康復。
[1]王桂花.甲鈷胺治療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60例臨床觀察與護理[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4,2(1):60.
[2]宋春鳳.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患者的循證護理分析[J].中國社區醫師,2015,1(1):135-137.
[3]劉秀榮.綜合護理對糖尿病痛性神經病變患者的影響[J].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15(14):205-206.
[4]葉肖紅.足部護理對糖尿病患者周圍神經病變預后的影響[J].齊魯護理雜志,2012,18(13):81-82.
[5]趙洪梅.探析足部護理對改善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病情產生的影響[J].糖尿病新世界,2015(5):201.
[6]吳清萍.依帕司他聯合前列地爾對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患者同型半胱氨酸、神經功能的影響[J].國際醫藥衛生導報,2016,22(2):248-251.
[7]王囡囡,賈延萍,許晶.健康教育護理路徑干預在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治療中的效果觀察[J].中國實用醫藥,2015,10 (29):243-244.
The Effect of Comprehensive Nursing on Patients with 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
CAI Yan-min
Luoyang Second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Luoyang,Henan Province,471003 China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influence of comprehensive nursing effect on patients with 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Methods 94 cases of 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study group 2,two groups of patients were given control of pressure,lipid,blood glucose control by insulin or oral hypoglycemic drugs,Mecobalamin nerve nutrition therapy.47 cases in control group were given routine nursing care,the study group of 47 cases,given health education,psychological nursing,diet nursing,exercise,comprehensive guidance and foot nursing care after drugs.Results The total efficiency of the control group was 78.7%,the overall team efficiency is 95.7%,two group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between the study group than the control group(P<0.05).Conclusion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symptoms of 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 in patients with significant effect.
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Synthesis Nursing;Curative effect
R587.1
A
1672-4062(2016)09(a)-0189-02
10.16658/j.cnki.1672-4062.2016.17.189
2016-06-11)
蔡彥敏(1978.9-),女,洛陽伊川人,本科,主管護師,研究方向:臨床護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