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曉紅 劉相君 張愛萍 賀 信
?
中藥熏蒸聯合灸法治療慢性咽炎的臨床研究*
褚曉紅1劉相君1張愛萍1賀信2
目的探討中藥熏蒸療法聯合灸法提高療效的臨床研究。方法將120例慢性咽炎患者,中醫辨證為肝腎陰虛者為主,隨機分為兩組各60例。治療組采用中藥熏蒸療法聯合灸法治療,對照組采用西藥霧化吸入法治療。比較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咽干、咽癢、咽痛、異物感、灼熱感等變化情況。結果經治療后治療組(中藥熏蒸療法聯合灸法)的總有效率為96.67%,明顯優于西藥霧化吸入的對照組70%,經Riidit分析,兩組治療效果有顯著性差異(P<0.05);治療后,兩組咽干、咽癢、咽痛、異物感、灼熱感、咽部充血腫脹改善有顯著性差異(P<0.05)。結論中藥熏蒸療法聯合灸法治療慢性咽炎提高療效肯定,尤其是緩解咽干、咽癢、異物感方面作用明顯。
慢性咽炎;中藥熏蒸療法;朝醫灸法
慢性咽炎是耳鼻喉科的一種常見病、多發病,屬于中醫虛火喉痹范疇,其發病率約占咽喉科疾病的10%~20%[1]。多由臟腑虧損、邪毒留滯、虛火上炎所致,病情纏綿難愈,且易復發,主要臨床表現為咽部不適、咽干、咽癢、咽痛、咽部異物感、灼熱感、咳嗽,病情冗長,難以根除,易發難愈[2,3],檢查所見:咽部黏膜充血、肥厚、或有散在濾泡增生[4]。慢性咽炎的治療目前沒有一種行之有效,統一規范的治療方案,一般多采用西藥霧化吸入療法為主要治療措施,但因其不良作用多,患者多不接受。中醫學在長期的醫療實踐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多是單純內服中藥等方法。我科開展“中藥熏蒸療法聯合灸法治療慢性咽炎的臨床研究”,縮短療程、提高療效,減輕患者病痛及經濟負擔,現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120例慢性咽炎病患者,均來自2014年—2016年到延邊中醫醫院耳鼻喉科門診就診患者中,中醫辨證為肝腎陰虛者,并排除咽白喉、食管癌、糖尿病等引起的咽喉不適病變。將患者隨機分為兩組各60例,治療組中年齡10~70歲,病程最短4個月,最長12年。對照組中,年齡10~70歲,病程最短5個月,最長10年。兩組患者在年齡、病程、證型及咽部癥狀、咽部檢查評分等方面,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2方法治療組:①中藥熏蒸療法:處方:金銀花、麥冬、菊花、薄荷、西青果、黃芩、魚腥草等,水煎30分鐘,過濾取汁備用,每次取汁20ml,每日1~2次中藥熏蒸,一次20分鐘,7日為一療程,一般2~3療程。②灸法:取穴:合谷。操作方法:選取坐位,雙手自然置于桌面上,醫者選好穴位,局部點揉按摩穴位,患者有酸脹感即可。把獨頭大蒜或大瓣蒜切成直徑2.0~2.5cm,厚約0.3cm的薄片,用針灸針在蒜片中央刺數孔,放在穴位上,上置直徑0.8~1.0cm、高1.0~1.5cm圓錐狀艾柱點燃施灸,每次灸5~7壯,局部潮紅、稍有燙痕或自然起泡為止。2日內灸處勿沾水,以防感染。一周治療2次,4次為一療程,治療2個療程以后評定療效。對照組:西藥霧化吸入:硫酸慶大霉素注射液、地塞米松注射液、維生素C注射液加入超聲霧化吸入器進行霧化吸入,一次20分鐘,7次為一個療程,一般2~3療程。
1.3評價標準觀察指標:參照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醫藥行業標準《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耳鼻喉科病證診斷療效標準》(1994年)”。痊愈: 咽部癥狀消失,檢查正常;顯效: 咽部癥狀明顯減輕,局部體征顯著改善;有效: 咽部癥狀和體征減輕;無效: 癥狀和體征無明顯變化。療效評價:改善率=[(治療前總積分-治療后總積分)/治療前總積分]×100%。治愈:改善率≥95%;顯效:改善率70%~95%;有效:改善率30%~69%;無效:改善率<30%。
1.4統計學方法應用SPSS18.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采用Ridit分析、卡方檢驗,P<0.05 視為有統計學意義。
2.1基本資料比較治療前兩組間年齡、性別(中藥熏蒸組男30例,女30例,西藥霧化組男28例,女32例)及各觀察指標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2.2臨床療效比較 經治療后治療組(中藥熏蒸療法聯合灸法組)的總有效率為96.67%,明顯優于西藥霧化吸入的對照組70%。經Riidit分析,兩組治療效果有顯著性差異(P<0.05)。提示治療組療效優于對照組。見表1。

表1 兩組前后總療效比較 (例)
注:經Mann-Whitney 檢驗分析,治療組與對照組比較,P=0<0.05
2.3兩組主癥和次癥療前療后比較見表2~7。

表2 兩組異物感前后比較 (例)
注:經Mann-Whitney 檢驗分析,治療組與對照組比較,P=0<0.05

表3 兩組咽黏膜充血及腫脹前后比較 (例)
注:經Mann-Whitney 檢驗分析,治療組與對照組比較,P=0<0.05

表4 兩組咽干前后比較 (例)
注:經Mann-Whitney 檢驗分析,治療組與對照組比較,P=0<0.05

表5 兩組咽癢前后比較 (例)
注:經Mann-Whitney 檢驗分析,治療組與對照組比較,P=0<0.05

表6 兩組咽灼熱前后比較 (例)
注:經Mann-Whitney 檢驗分析,治療組與對照組比較,P=0<0.05

表7 兩組咽痛前后比較 (例)
注:經Mann-Whitney 檢驗分析,治療組與對照組比較,P=0<0.05
慢性咽炎中醫稱為“喉痹”,是比較難徹底治愈的一種疾病,中醫治療本病著重于治本。現代醫學研究證實有些中藥不但能清熱解毒,還有廣譜抗菌作用,對多種細菌及病毒有不同程度的抑制效果。慢性咽炎常常由細菌感染所致,因此,用金銀花、魚腥草、黃芩等可起到較好的抑菌作用,并具有提高機體免疫力、抗病毒、抗變態反應、抗氧化、保護組織免受損傷及抗腫瘤的作用[5,6],中藥熏蒸療法使藥物直達病所,奏效快,對治療咽炎有利。大蒜,性辛、溫,入脾、胃、肺經,其揮發成分中含大蒜素,為抗菌的有效成分。隔蒜灸具有消腫、拔毒止痛、殺蟲解毒的作用。合谷為手陽明大腸經的原穴,具有疏風解表、清熱等作用,手太陰肺經和手陽明大腸經是相互表里的關系,循經脈聯絡肺臟,上至頜部,兩條經脈均交叉咽喉部,通過面頰,交叉與人中。
本研究通過中藥熏蒸療法聯合灸法提高治療慢性咽炎病的療效肯定,尤其是緩解咽干、咽癢、異物感方面作用明顯。綜上所述,中藥熏蒸療法聯合灸法治療慢性咽炎起效快,可縮短治療時間,操作簡單,利于臨床推廣應用。為患者節省時間和財力,有較好的社會效益。為提高、鞏固療效,避免反復發作,應少食煎炸和刺激性食物,減少煙酒及其他粉塵刺激,注意休息,增強體質,對本病的康復將有著積極的作用。
[1]張一舉.A組β型溶血性鏈球菌性咽炎的研究進展[J].新醫學,2006,37(12):830-831.
[2]李明愛,王凡.針刺治療慢性咽炎研究述評[J].中國針灸,2010,30(4):349-351.
[3]王富春,王洪峰,高穎.針醫百案[M].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7:107.
[4]孔凡涵,武曉清,李濤.辨證治療慢性咽炎[J].光明中醫,1997,12(1):19-20.
[5]張曦,李宏,侯茂軍,等.黃芩及其有效成分的藥理學研究進展[J].天津藥學,2000,12(4):8-11.
[6]谷振勇,凌亦凌,劉偉娜,等.黃芩甙對過氧亞硝基陰離子致肺損傷的保護作用[J].河北醫科大學學報,1999,20(3):172-173.
吉林省中醫藥科技項目的課題分段論文(NO.2014-CZ105)
1.吉林省延邊中醫醫院耳鼻喉科(延吉 133000);2.吉林省延邊婦幼保健院藥局(延吉 133000)
10.3969/j.issn.1003-8914.2016.17.036
1003-8914(2016)-17-2532-03
(本文校對:閆華2014-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