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雪梅 范清玲
?
臨床護理路徑對Pilon骨折手術患者的影響
范雪梅范清玲
目的探討分析臨床護理路徑對Pilon骨折手術患者功能恢復及健康知識知曉率的影響。方法回顧性分析我院于2012年8月—2013年9月收治的100例Pilon骨折手術患者的病歷資料,隨機的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50例。對照組患者采取常規護理,觀察組患者采取臨床護理途徑進行護理。對比分析兩組患者住院時間、住院費用、功能恢復情況以及健康知識知曉率。結果對照組患者住院時間平均為(23.1±15.8)d,住院費用平均為(35164.1±21.256.7)元,觀察組患者住院時間平均為(17.2±14.8)d,住院費用平均為(27618.9±19356.8)元,觀察組患者的住院時間和住院費用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對照組患者功能恢復有效率為80%,明顯低于觀察組患者的功能恢復有效率(98%),(P<0.05)。對照組患者的健康知識通曉率為70%,明顯低于觀察組患者健康知識通曉率(90%),P<0.05。本研究表明,對Pilon骨折手術患者采取臨床護理路徑進行護理干預,其臨床護理療效顯著。結論對Pilon骨折手術患者采取臨床護理路徑進行護理,不僅僅將患者的住院時間減少和住院費用降低,同時加快了患者功能的恢復,并對健康知識充分掌握,值得臨床推廣。
臨床護理路徑;Pilon骨折手術患者;功能恢復;健康知識知曉率
我院通過對Pilon骨折手術患者采取臨床護理路徑進行護理,有著良好的效果,現將有關資料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我院于2012年8月—2013年9月收治的100例Pilon骨折手術患者,隨機的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50例。對照組:25例(50%)為男性,25例(50%)為女性;最大年齡為68歲,最小年齡為26歲,平均年齡為(38±12.3)歲。30例(60%)為交通傷,5例(10%)為機械傷,5例(10%)為暴力傷,10例(20%)為摔傷。40例(80%)患者為各種鋼板固定,10例(20%)患者鋼針固定。觀察組:30例(60%)為男性,20例(40%)為女性;最大年齡為67歲,最小年齡為25歲,平均年齡為(37.9±12.3)歲。30例(60%)為交通傷,5例(10%)為機械傷,5例(10%)為暴力傷,10例(20%)為摔傷。40例(80%)患者為各種鋼板固定,10例(20%)患者鋼針固定。對對照組和觀察組患者的性別、年齡以及病因等情況進行比較,P>0.05,無統計學意義,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對照組對照組患者采取常規護理,患者入院之后,對患者進行相關的規章制度的宣教,并對患者進行健康知識宣教,做好患者手術護理,密切關注患者患肢恢復情況。
1.2.2觀察組觀察組患者采取臨床護理途徑進行護理。①護士長要將臨床護理路徑小組成立,并對資料進行查詢,進而對合適的護理路徑進行確定。②患者入院時,依次介紹病房的情況以及醫院的主管醫生和護士,對患者的患肢加以牽引,并做好護理準備。③對患者的功能鍛煉進行指導,加強患者飲食的調護,及時的關注患者用藥效果以及用藥過程中出現的不良反應。④患者住院過程中,對患者的病情變化密切觀察,做好皮膚壓瘡護理,加強患者心理護理和生活護理,并對患者進行健康知識宣教。⑤患者手術過程中,對合適的麻醉方法加以采用,手術過程中選擇合適的舒適體位,并將患肢抬高,加強患者的飲食調護。⑥患者手術之后加強患者的功能鍛煉,并對患者做出院指導,囑咐患者相關注意事項。
1.3評價指標對比分析兩組患者住院時間、住院費用、功能恢復情況以及健康知識知曉率。功能恢復情況:采取優、良、可和差四個指標作為評價標準[1],優:患者患肢腫脹疼痛完全消失,步態正常;良:患者患肢伴有輕微腫脹疼痛,步態基本正常;可:患者患肢腫脹疼痛略有好轉,步態稍微正常;差:患者患肢腫脹疼痛沒有任何改善,甚至有加重的趨勢,活動受限。健康知識通曉率:采取百分制計分方法,對患者的健康知識掌握情況進行評分。采取很好、較好、較差以及不掌握四個指標作為評價指標[2],很好:80分以上;較好:60分~79分;較差:30分~59分;不掌握:30分以下。健康知識通曉率=(掌握很好例數+掌握較好例數)/總例數×100%。
1.4統計學方法本組資料所有數據均采用軟件SPSS11.0進行統計學分析,計數資料用χ2表示,計量資料用t檢驗,P<0.05,有統計學意義。
2.1兩組患者住院時間和住院成本功能恢復情況比較對照組患者住院時間為(23.1±15.8)d,住院費用為(35164.1±21256.7)元,觀察組患者住院時間為(17.2±14.8)d,住院費用為(27618.9±19356.8)元,觀察組患者的住院時間和住院費用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對照組功能恢復情況明顯低于觀察組,兩組間進行比較,P<0.05,有統計學意義。見表1。
2.2兩組患者健康知識通曉率情況比較觀察組患者健康知識通曉率明顯優于對照組,兩組間進行比較,P<0.05,有統計學意義。見表2。

表1 兩組患者功能恢復情況比較 (例,%)

表2 兩組患者健康知識通曉率情況比較 (例,%)
Pilon骨折作為骨科臨床中較為常見的一種骨傷,是一種高能量的損傷,臨床中Pilon骨折的治療始終是骨科臨床研究的熱點之一[3]。而臨床護理路徑主要是協同于醫生和護士共同合作,進而進行有針對性的護理干預[4,5]。研究表明[6],臨床護理路徑更要加強患者飲食的調護,及時的關注患者用藥效果以及用藥過程中出現的不良反應。同時也有研究表明[6,7],手術過程中,采用合適的麻醉方法,選擇合適的舒適體位,并將患肢抬高,加強患者的飲食調護。
我院通過對Pilon骨折手術患者采取臨床護理路徑進行護理,患者入院時,依次介紹病房的情況以及醫院的主管醫生和護士,對患者的患肢加以牽引,并做好護理準備。對患者的功能鍛煉進行指導,加強患者飲食的調護,及時的關注患者用藥效果以及用藥過程中出現的不良反應。患者住院過程中,對患者的病情變化密切觀察,做好皮膚壓瘡護理,加強患者心理護理和生活護理,并對患者進行健康知識宣教。患者手術過程中,對合適的麻醉方法加以采用,手術過程中選擇合適的舒適體位,并將患肢抬高,加強患者的飲食調護。患者手術之后加強患者的功能鍛煉,并對患者做出院指導,囑咐患者相關注意事項。統計學分析結果表明,對照組患者住院時間為(23.1±15.8)d,住院費用為(35164.1±21256.7)元,觀察組患者住院時間為(17.2±14.8)d,住院費用為(27618.9±19.356.8)元,觀察組患者的住院時間和住院費用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對照組患者功能恢復有效率為80%,明顯低于觀察組患者的功能恢復有效率(98%),P<0.05。對照組患者的健康知識通曉率為70%,明顯低于觀察組患者健康知識通曉率(90%),P<0.05。可見本研究通過對患者進行臨床護理路徑,并將患者的住院時間減少,降低了患者的住院費用,這一研究結果和相關文獻[8-9]表明相同。本研究表明,對Pilon骨折手術患者采取臨床護理路徑進行護理干預,其臨床護理療效顯著。本研究在研究的時候,通過對前人研究理論加以借鑒,并結合我院實際情況,研究中存在的一些不足,請有關研究人士給予指正。
綜上所述,對Pilon骨折手術患者采取臨床護理路徑進行護理,不僅僅將患者的住院時間減少和住院費用降低,同時加快了患者功能的恢復,并對健康知識充分掌握,值得臨床推廣。
[1]占瓊英,黃玉婷. 臨床護理路徑在骨科手術患者中的應用及評價[J]. 臨床醫學工程,2011,18(6):941-942.
[2]董敏杰,彭沖,陳婉群,等. 臨床護理路徑在下頜骨骨折患者護理中的應用[J]. 中國基層醫藥,2012,19(23):3652-3653.
[3]王潔. 臨床護理路徑在胸腰椎骨折手術患者健康教育中的應用[J]. 醫學信息,2013,26(30):157.
[4]李夢,余虹. 臨床護理路徑在股骨頸骨折手術患者中的應用[J]. 蚌埠醫學院學報,2013,38(12):1706-1707.
[5]彭慧.臨床護理路徑在股骨干骨折手術患者中的應用研究[J]. 中國美容醫學,2011,20(z3):219.
[6]李瑞萍,陳忠華,張雅詩,等.臨床護理路徑在骨盆骨折患者健康教育中的應用[J]. 廣東醫學院學報,2012,30(2):229-231.
[7]廖建梅. 創傷住院患者心理問題及護理對策的研究[J]. 黑龍江醫藥,2009,11(1):25-26.
[8]劉明莉. 應用臨床護理路徑強化骨科患者的健康教育[J]. 醫藥前沿,2014(14):299.
[9]吳彩玉,謝雪霞,李艷容,等. 臨床護理路徑在股骨頸骨折圍手術期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影響[J]. 中國中醫藥咨訊,2011,3(18):3-4.
山東省青島海慈醫療集團(青島 266033)
10.3969/j.issn.1003-8914.2016.17.057
1003-8914(2016)-17-2578-03
(本文校對:周文麗2016-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