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長高
(大連金石灘國家旅游度假區(qū)農(nóng)林管理中心,遼寧 大連 116650)
?
青云河水庫防洪標準復核分析
劉長高
(大連金石灘國家旅游度假區(qū)農(nóng)林管理中心,遼寧 大連 116650)
青云河水庫位于遼寧省大連市金州新區(qū)得勝街道林家村,水庫樞紐工程主要由擋水壩、溢洪道、輸水洞組成。水庫防洪標準為100a設計,1000a校核。文章對青云河水庫防洪標準進行了復核計算分析,通過復核與分析評價該水庫運行情況,最終確定復核防洪標準為A級。水庫防洪標準的復核為今后水庫工程運行管理提供了依據(jù)。
防洪標準;設計洪水;計算;青云河水庫;大連市
青云河水庫位于遼寧省大連市金州新區(qū)得勝街道林家村。水庫樞紐工程主要由擋水壩、溢洪道、輸水洞組成。大壩由黏土心墻壩和漿砌石重力壩組成,大壩全長527m。水庫防洪標準為100a設計,1000a校核。壩址以上流域面積64.5km2,主河道長度16.04km,河道平均比降為3.29‰,總庫容為1 607 萬 m3。下游保護200 hm2耕地、得勝街道、大李家街道、金猴公路、丹大高速等[1]。
2.1工程等級及洪水標準
青云河水庫最大庫容1607萬m3,最大壩高11.5m,屬中型水庫。按照山區(qū)、丘陵區(qū)永久性水工建筑物防洪標準的劃分,結合水庫重要性與位置等綜合因素確定青云河水庫防洪標準為:100a一遇洪水設計,1000a一遇洪水校核。主要建筑物為3級,次要建筑物為4級[2]。
2.2設計洪水復核計算
青云河水庫所在流域內無洪峰流量水文觀測站,盡管水庫修建較早,但水庫無雨量觀測資料[3~4]。雖然計算流域內有一座小(Ⅰ)型水庫,但由于水庫流域面積較小,其調洪能力有限,故本次按不考慮水庫的調蓄作用,直接按全流域進行設計洪水計算。本流域屬遼寧省水文分區(qū)的Ⅳ區(qū)[5]。設計暴雨參數(shù)見表1。

表1 設計暴雨參數(shù)表
計算匯流時間。
(1)
式中:τ為匯流時間,h;L為河道長度,16.04km;J為河道平均坡度,3.29‰;x、y為地區(qū)參數(shù),查附表3-1為0.78、0.71。
匯流時間>1h,由附圖1-12,t=24h,查點面折減系數(shù),計算:
并根據(jù)P1P面/P6P面、P6P面/P24P面查附表1-2,得到n1P、n2P,由此計算τ歷時設計雨量及面暴雨強度iP:
PτP面=P24P面×24n2p-1×6n1p-n2p×τ1-n1p
ip=PτP面/τ
查附表3-2,得到φp、α三P、α(三-24)P。
計算洪峰流量Qp=0.278φp×ip×F。
計算洪量。
W三P=0.1×α三P×P三P面×F
W(三-24)P=0.1×α(三-24)P×(P三P面-P24P面)×F
W三P=W三P-W(三-24)P
各頻率設計洪水形狀系數(shù)γP均>0.05,設計洪水過程采用雙峰概化過程線[6]。
1)主峰過程線:查附表3-3γP的t~Qt/QP表,將Qt/QP值乘以QP并加上基流即得主峰洪水過程線。
2)前峰洪水過程線:為漲水9h,落水12h的三角形。計算Q21。
Q21=Qt/QP×QP
前峰最大流量按下式計算:
Q9=QP′=W(三-24)P/3.78-4Q21/7
3)基流按公式Q0=0.05W三P/25.9計算。
各種頻率洪水計算成果見表2。
3.1泄量曲線復核
溢洪道堰型為克奧-I型實用堰,堰頂總凈寬45m,為5孔,堰頂高程17.85m。根據(jù)《青云河水庫汛期調度運用計劃》,當水位低于19.35m時,5孔閘門各抬高0.75m;當水位高于19.75m時,3孔全開;當水位高于21.35m時,5孔全開。當閘門開度為0.75m時,水位18.85m以下為堰流,高于18.85m為閘孔出流,當閘門全開時,為堰流[7]。溢洪道下泄流量根據(jù)《溢洪道設計規(guī)范》按如下公式計算:
1)堰流
(2)

2)閘孔出流
(3)

溢洪道泄流能力計算結果見表3。

表2 各頻率洪水計算成果表
3.2洪水調節(jié)方式及調度原則
青云河水庫為閘門控制式溢洪道。根據(jù)《青云河水庫汛期調度運用計劃》,起調水位為19.35m,當水位低于19.35m時,5孔閘門各抬高0.75m;當水位高于19.75m時,3孔全開;當水位高于21.35m時,5孔全開。壩下涵管不參加調洪[8]。

表3 溢洪道泄流能力計算成果表
3.3洪水調節(jié)計算
根據(jù)前述資料,采用以下調洪公式進行調洪演算。
(4)

設計洪水調洪成果見表4:

表4 設計洪水調節(jié)成果表
4.1波浪要素計算
采用莆田試驗站公式:
(5)
式中:hm為平均波高,m;W為計算風速,m/s。正常運用條件下,采用多年平均最大風速的1.5倍;非常運用條件下,采用多年平均最大風速15.6m/s;Hm為水域的平均水深,m;D為風區(qū)長度,m;Tm為平均波周期,s;Lm為平均波長,m。
詳細計算結果見表5。

表5 波浪要素計算表
4.2風壅水面高度計算
(6)
式中:e為計算點處的風壅水面高度,m;K為綜合摩阻系數(shù),計算取K=3.6×10-6;W為水面上10m處的風速,m/s;D為吹程,m;Hm為水域的平均水深,m;β為風向與水域中線的夾角,°。
詳細計算結果見表6。

表6 風壅水面高度計算表
4.3波浪爬高計算
按《碾壓式土石壩設計規(guī)范》(SL274—2001)附錄A.1.12中的公式[9]:
(7)

詳細計算結果見表7。

表7 波浪爬高計算表
4.4壩頂高程計算
壩頂高程分別按以下運用情況計算,取其最大值:
1)設計洪水位加正常運用情況的壩頂超高;
2)校核洪水位加非常運用情況的壩頂超高;
3)正常蓄水位加正常運用情況的壩頂超高;
4)正常蓄水位加非常運用情況的壩頂超高,再加地震安全加高。
壩頂超高按下式計算:
y=R+e+A
(8)
式中:y為壩頂超高,m;R為最大波浪在壩坡上的爬高,m;e為風壅高度,m;A為安全加高,m。
壩頂高程按下式計算:
Z=Z1+y+A1
(9)
式中:Z為壩頂高程,m;Z1為計算水位,m;y為壩頂超高,m;
A1—地震涌浪高度,m,根據(jù)《水工建筑物抗震設計規(guī)范》(DL5073—1997)中相關規(guī)定選取[10]。
壩頂高程計算結果詳細見表8。

表8 壩頂高程計算表
經(jīng)計算,取4種計算水位情況下的壩頂高程最大值為22.94m。水庫現(xiàn)狀壩頂高程為22.38m,防浪墻頂高程23.48m。根據(jù)《碾壓式土石壩設計導則》(SL274-2001)中的規(guī)定,防浪墻頂高程高于計算的壩頂高程;壩頂高程高于設計洪水時靜水位+0.5m,高于校核洪水時靜水位;心墻頂高程21.38高于設計洪水時靜水位,故滿足規(guī)范要求。
青云河水庫防洪標準為洪水設計100 a一遇,校核洪水為1000a一遇。主要建筑物為3級,次要建筑物為4級。根據(jù)復核結果,水庫大壩實際抗洪能力滿足100a設計,1000a校核洪水標準。安全級別為A,復核防洪標準為A級。
[1]張云,侯鍇.鬧德海水庫防洪標準復核評價分析[J].黑龍江水利科技,2009(03):134-136.
[2]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利部.水利水電工程等級劃分及洪水標準SL252—2001[S].北京: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2007.
[3]馬傳華.孟家店水庫防洪標準復核分析[J].黑龍江水利科技,2014(10):12-14.
[4]王歡.水庫運行管理及調度的有效方法分析[J].水利規(guī)劃與設計,2014(09):55-56+63+76.
[5]項瓊.希尼爾水庫大壩結構安全分析[J].水利規(guī)劃與設計,2015(08):68-71.
[6]張艷麗.海龍川水庫溢洪道加固設計與計算分析[J].水利技術監(jiān)督,2015(01):49-51.
[7]沈英浩,楊桂紅.鬧德海水庫防洪標準復核評價[J].水利科技與經(jīng)濟,2010(03):319-321.
[8]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利部.碾壓式土石壩設計規(guī)范SL274—2001[S].北京: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2002.
[9]邢喜梅.卡爾塔水庫大壩抗震安全評價[J].水利技術監(jiān)督,2014(01):13-15.
[10]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利部.水工建筑物抗震設計規(guī)范SL203—1997[S].北京: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2002.
1007-7596(2016)07-0037-04
2016-06-12
劉長高(1974-),男,遼寧大連人,工程師,研究方向為水利水電工程、水利工程施工、水資源管理、農(nóng)田水利設施管理等。
TV122.3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