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璞
中醫講究,藥補不如食補,所以秋季吃什么最養生,怎么吃效果最好,也是有不少學問的。下面我們就特邀專家為您打造一份中醫版的“食物之最”排行榜。
健胃之最 —— 山楂
山楂是秋季最具健胃消食功效的藥食兩用水果。明代藥學著作《本草通玄》中記載山楂能“消油垢之積”;《本草綱目》說它“化飲食,消肉積”;《本草再新》記載山楂能“治脾虛濕熱,消食磨積,利大小便”。現代研究表明,山楂中的枸櫞酸能明顯增加胃蛋白酶的活性,增強消化肉食等蛋白質的功能。需要提醒的是,山楂有活血化瘀、刺激子宮收縮的作用,因此孕婦不宜過多食用山楂,以免誘發流產。
補脾之最 —— 山藥
飲食過度、飲食不節,加上精神緊張、壓力大,導致很多人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脾胃受損。在講究進補的秋季,脾胃不好又怎能吸收?中華中醫藥學會亞健康分會常務委員張明指出,秋季必先調理好脾胃,否則進補也是徒勞,反倒加重脾胃負擔。
中醫認為山藥味甘性平,補氣而不壅滯上火,補陰而不助濕滋膩,為培補中氣最平和之品,歷來為眾醫家所贊譽,堪稱補脾第一良藥。《本草綱目》記載其“健脾胃、止泄痢”。《景岳全書》說山藥能“健脾補虛,治諸虛百損,療五勞七傷”。現代藥理學揭示,山藥含有淀粉酶、多酚氧化酶等物質,有助增強消化吸收功能,不論脾陽虧虛還是胃陰虛的人,皆可食用。
養肺之最——百合
中醫認為,秋季寒涼之氣均易傷肺。百合味甘、微苦,有潤肺之功,對肺燥咳嗽具有較好的食療作用。《本草述》中記載“百合之功,在益氣而兼之利氣,養正而更能去邪”,因此,百合尤其適宜中老年朋友常食。
止咳之最——杏仁
燥邪犯肺或者溫差較大時,人體容易感受寒涼邪氣,誘發上呼吸道感染,出現咳嗽、咳喘等癥狀。藥食兩用的止咳佳品首推杏仁。它不但能止咳,還有助化痰。《本草求真》稱杏仁“氣味俱備,故凡肺經感受風寒,而見喘嗽咳逆、胸滿便秘、煩熱頭痛,無不可以調治”。
潤燥之最——黑芝麻
進入秋季,全國大部分地區氣候變得干燥,加上人們為了驅寒,多喜食辛辣食物,運動減少,補水不及時,多種因素共同導致腸燥,誘發便秘。黑芝麻富含油脂與食物纖維素,促進腸蠕動,具有潤腸通便的作用。《中國藥典》記載,黑芝麻能“益精血,潤腸燥”,因此它不但潤燥,還兼具補腎陰的功效。
清熱之最——梨
梨味甘微酸、性涼,入肺、胃經;具有生津、清熱、化痰,解酒的作用;用于熱病傷陰或陰虛所致的干咳、口渴、便秘等癥,也可用于內熱所致的煩渴、咳喘、痰黃等癥。可助消化、潤肺清心,消痰止咳、退熱、解毒瘡的功效,還有利尿、潤便的作用。
(編輯/李寧 校對/梅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