裘影萍
對于糖尿病患者來說,降低體重、控制飲食、降低血糖和增加運動很重要,因為體重超重、飲食過量、血糖太高和運動過少,都是誘發或加重糖尿病的因素。為了控制病情,很多糖尿病患者都重視體重、飲食、血糖和運動方面的管理。然而,有的糖尿病患者矯枉過正,在上述四個方面存在“過度”現象,這樣的做法有可能引發新的疾病,影響糖尿病的治療效果。

一是過度降低體重。肥胖固然是糖尿病患者的“大敵”,但是對糖尿病患者來說,體重不是越輕越好。過度降低體重,會導致身體營養不良,使免疫力和抗感染能力降低,從而加重糖尿病病情,還有可能增加并發癥的幾率。糖尿病患者過于消瘦,會使肝糖儲備降低,自我調節低血糖的能力下降,從而誘發低血糖。糖尿病患者應該保持標準的體重,切忌體重過重或過輕。
二是過度控制飲食。糧食是人體能量的主要來源,糧食消化后形成的葡萄糖會直接進入血液,作為能源提供給全身的肌肉和臟器使用,也包括心腦腎等重要器官。多吃糧食的確會升高血糖,但低于最低需要量時也會給臟器功能和人體健康帶來損害,如導致營養不良、貧血、饑餓性酮癥等疾病,還會引發低血糖以及血糖反復升高,不利于血糖的平穩控制。
因此,糖尿病患者應該做到適當合理地限制攝入體內的熱量,但要保證營養的均衡,不能過度控制飲食。
三是過度降低血糖。血糖只有維持在一定水平上,才能發揮出對人體的作用。否則,就會對人體造成損害。低血糖的危害絕對不亞于高血糖,低血糖造成的危害是以小時來計算的,高血糖造成的危害是以年來計算的。一次嚴重的低血糖可能造成心臟、大腦急性缺氧,誘發急性心肌梗死、腦血管意外,在數小時內危及生命。也會由此抵消將血糖長期維持在正常范圍所帶來的益處。所以,對低血糖反應必須予以高度重視。糖尿病患者應慢慢地降低血糖,而不能在短時間內使血糖大幅度降低,以免造成低血糖。
四是過度增加運動。運動療法是糖尿病人的基本治療方法之一。運動療法可使肌肉中葡萄糖的利用率增加,適當運動能使末梢神經對糖的利用有所改善,從而使血糖下降。但是激烈、大幅度的運動,尤其是無氧運動,會導致兒茶酚胺等胰島素拮抗激素分泌增加,使血糖升高。而運動時間過長、運動量較大,則會加大對葡萄糖的利用和吸收,從而引發低血糖的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