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琦
隨著醫療常識的普及,人們知道骨質疏松也會引起腰背痛,但是許多人不知道有一種中老年人常見的血液系統惡性腫瘤——多發性骨髓瘤也會引起反復發作或持續加重的腰背痛,嚴重時甚至會造成骨折。
多發性骨髓瘤是由于骨髓內的漿細胞發生惡性增殖所致,年發病率約為30%~40%。40歲以下發病者僅占總發病率的3%,兒童發病極罕見。男女發病之比約為3∶1。由于骨髓內漿細胞大量增殖,一方面影響正常造血和骨骼結構,另一方面異常漿細胞產生大量單株免疫球蛋白而引起一系列臨床癥狀。如血色素下降引起貧血、乏力;血黏滯度增高造成血流速度緩慢而經常頭暈或視物模糊;骨骼破壞而發生頭頸、肩背、胸肋、腰髖部疼痛,嚴重時發生骨折。大量免疫球蛋白的剩余輕鏈從小便排出形成蛋白尿,甚至造成腎功能衰竭。體液免疫功能下降造成反復感染等。當老年人出現以上癥狀難以用其他疾病解釋時,應該考慮到本病并及時就診。通過詢問病史,體格檢查,血尿常規檢查等,如果懷疑本病,醫生會進一步做以下檢查:一是頭顱、胸廓、骨盆X線攝片看有無骨質破壞;二是抽血查免疫球蛋白量,必要時進一步對球蛋白定性(血清免疫電泳);三是骨髓檢查觀察骨髓內漿細胞的數量和形態學變化,如果數量明顯增加或出現較多的原始漿細胞,雙核或多核漿細胞,提示漿細胞惡性增殖傾向。值得一提的是,由于腫瘤細胞與造血基質的黏著性很強,骨髓穿刺涂片有時不能抽出或僅能抽出少量骨髓瘤細胞,造成漏診或疾病程度的判斷錯誤。因此,對懷疑骨髓瘤的病人除進行骨髓穿刺涂片外,均應同步進行骨髓活組織檢查。一般說來,以上三項檢查中有兩項明顯異常(達到國際或國內診斷標準),多發性骨髓瘤診斷即可成立。有些少見類型的骨髓瘤如不分泌型、孤立型等,雖然達不到以上標準,醫生也會根據疾病的特征性表現作出明確診斷。
一般說來,多發性骨髓瘤惡性細胞增殖較慢,病程較長,較急性白血病等惡性程度低。但仍有部分類型惡性程度極高,發展迅速,病人短期內死于腎功能衰竭或嚴重感染。故目前多主張在確診后給予積極治療,以延長病人生存期。治療方法包括化療(藥物組成及用量醫生會根據病人年齡、全身情況、疾病輕重進行調整)、局部放療、自體或異基因造血干細胞移植等。經過合理治療多數病人的病情可得到緩解,生存期得以延長。

如不是因骨質疏松、骨質增生、腰椎間盤突出癥所致,老年人腰痛在日常生活中相當常見,因而未引起足夠的重視。只要稍微改變一下生活習慣和飲食,就可以緩解疼痛癥狀。
有的老年朋友經常背部酸痛,是因為床墊太軟。睡覺時,脊椎若不能獲得床墊給予的適當支撐,而整晚處于不當彎曲的狀態,長此以往,背部就會酸痛。因此,如果床墊很軟,可以在上面加鋪一層竹席,以增加硬度,或者換個平板床。對于睡慣彈簧軟床或平時床板上鋪墊很厚的老人來說,確實很難適應。因此,不能強求他們一下子就在堅硬的平板床上睡,可以逐漸減少鋪墊物,最后再換床。
中醫認為,氣血不通會導致酸痛,因此可以常食艾草紅棗湯打通氣血,舒緩疼痛。艾草與紅棗一起加水大火煮沸后,小火再煮20分鐘,然后濾渣當茶喝。需要注意的是艾草性偏溫熱,一起加入的紅棗一定要切開去核,否則喝了會上火。另外,如果覺得湯苦,也可加點紅糖調味。一次可以多煮一些,剩余的可以放在冰箱冷藏保存,需要時取出加熱即可。一般喝3天停1天,連喝3個月,對改善腰背痛很有幫助。
如果想要緩解酸痛,用姜湯熱敷也不失為一種好辦法。將一大塊姜拍碎后熬煮,然后放涼至50%,趁熱用毛巾浸泡擰干,敷在痛處,30分鐘即可。可使局部肌肉松弛,血管擴張,有消炎、消腫、減輕疼痛的作用。
另外,泡澡或淋浴也是改善腰背痛的實用方法。熱水能舒緩僵硬的肌肉、韌帶,而淋浴時,水波流動的按摩作用可促進組織新陳代謝與血液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