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韓國高校市場營銷專業人才培養采用“推式教育”與“拉式教育”相結合的模式,達到培養適應現代社會發展的市場營銷專業人才的目的。“推式教育”是教育者推動受教育者主動參加校內外專業實踐活動,“拉式教育”是教育者利用能夠吸引受教育者注意力的教育手段和方法促使受教育者接受教育。
關鍵詞: 韓國高校 推式教育 拉式教育
一、引言
隨著時代的發展和科技的進步,專業知識教育早已不再是單調的“填鴨式”課堂講授教學,如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專業關心度,讓學生主動意識到學習專業知識的重要性,主動參與教育過程是提高學生專業素能的重要途徑[1]。韓國高校市場營銷專業以培養滿足社會發展需求的專業人才為導向,以提高學生專業素能為根本目的,為滿足學生的不同需求,尋求多種教育方式和手段,引導學生主動參與教育過程。
近年來韓國大學生及以上學歷的青年失業率連年呈現出逐漸增長的趨勢[2]。其中一個主要原因是青年群體不主動嘗試就業,而是為就業而參加職業學院或者培訓機構的相關培訓[3]。為縮短大學生畢業與就業之間的磨合期,韓國高校市場營銷專業加大實踐教學力度,在專業人才培養模式上注重學生專業知識實際應用能力的培養,在處理理論課程與實踐活動合理安排,有效配合的具體實施過程中,采用“推式教育”與“拉式教育”相結合的方法,通過實踐讓學生從思想上認識到的接受專業知識理論教育的重要性,使學生更加珍惜接受課堂教育的機會,同時促進高校教師進一步提高教學水準。
二、“推式教育”
“推式教育”簡單地說是教育者推動受教育者主動參加校內外專業實踐活動,具體地說是指教育者利用各種客觀存在的教育條件,推動受教育者參加社會實踐,通過社會實踐讓受教育者親身體驗,并喚起受教育者在心理上和行動上主動接受教育的方法。教育者通過引導式教育,引導和推動學生通過實踐活動主動接觸客觀存在的社會現狀,從實踐中發現自己的不足,受教育者通過真實體驗在內心世界產生的缺失感,認識到自己應該學習哪些方面的知識,以怎樣的態度學習知識,產生學習知識的需求和動力,體現在行動上主要表現為易與教育者產生共鳴,主動接受教育者的教育,并尋求各種方式方法,主動完善自己的專業知識體系。“推式教育”必須以一定的專業理論知識為基礎,否則學生參加的校內外實踐活動會在一種無計劃的、無序的狀態中進行,很可能導致學生曲解理論教學與社會實踐的關系。比如有的學生沒有學過4P理論就來參加企業的營銷實習,沒有學過銷售管理和消費心理與行為學就進行促銷實習,學生在個體本能理解的狀態下參加社會實習的效果在概率上小于對事物有一定的理性認識之后的實習效果。
三、“拉式教育”
“拉式教育”是指教育者利用能夠吸引受教育者注意力的教育手段和方法促使受教育者接受教育。“拉式教育”在高校教育中主要表現為教育者通過案例教學、課堂小組發表、辯論比賽等多樣化的第一課堂教學方法的綜合運用吸引學生的學習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專業學習興趣完成課堂教育,這種教育方式有時不能讓學生從心理上產生長時間的共鳴,不能持續地給學生足夠的學習危機感,易于被學生自身惰性所稀釋,無法為學生提供持續的學習動力。受教育者短時間內容易接受教育者的教育,表現在課堂認真完成聽課,但是因為持續性不夠,課后學生通過自主學習提高自身專業素能的動力不足,導致學生不會主動參加第二課堂,第三課堂的學習和實踐,從而影響學生整體學習效果和動手能力。
四、“推式教育”與“拉式教育”相結合的教育模式
韓國高校市場營銷專業采用“推式教育”與“拉式教育”相結合的教育模式的前提是要求教育者接受過專業社會實踐活動,韓國高校教師多有過海外學習經歷和企業實踐經歷,特別在近年來高校教師招聘過程中,沒有海外高校學位、訪學經歷,或沒有國際知名企業的工作經歷很難在激烈的高校市場營銷專業教師競聘中搶占先機,這種專業學習實踐閱歷不僅使教師實現自我專業能力的提高,而且為課堂授課提供方便。比起主觀性較強的模擬教學,受教育者往往在客觀性更強的課堂實踐教學和社會實踐中受到心理上和精神上的觸動更深刻,從而推進受教育者在行動上主動接受教育者的教育,并主動尋求更多的學習渠道和方法完善自己的學業,所以在學生專業知識體系構建過程中,采用各種方式將學生推出課堂,推向實踐,鼓勵學生在一段時間的專業課程學習之后,進行校內外實踐活動,并設立相應學分考核學生。當然這種模式不是一味強調將學生推出校園,專業理論教學是學生參加校內外實踐活動的基礎,組織多種校內外實踐活動的前提是學生擁有一定的專業理論基礎,韓國高校市場營銷專業在進行專業課設置的過程中注重學生基礎知識的積累,壓縮教師授課時間,增強學生在課堂上的主導性,很多課程需要學生在課下多下工夫,課堂上匯報任務完成情況。同時在學習專業課程的過程中,“推式教育”需要“拉式教育”的積極配合,要求教師在理論教學過程中引導和激勵學生,將學生推向校內外實踐活動中,從實踐中學習和檢驗運用知識的能力,在這個過程中讓學生發現自身存在的專業能力不足。調研發現,韓國高校市場營銷專業為學生專門設立社會實踐學分,而且如市場營銷原理、市場調查、經營數據庫、消費者心理學等理論課上布置很多實踐性強的作業,比如要求學生獨立完成指定企業的訪談,或者以小組發表的形式完成指定行業市場調查并做數據整理及市場分析等,按照個人提交報告情況或小組發表情況分別給予個人和小組成員不同的賦分,記錄到平時成績中去。也就是說如果想在專業理論課程考核中獲得高分,不是期末考試一考定乾坤,而是需要平時的動手實踐積累。韓國高校市場營銷專業給學生提供足夠的校內外社會實踐機會,在實踐中量化學生自身專業能力的不足,使學生從心理上產生缺失感和危機感,產生進一步學習專業知識和實踐技能的欲望和需求,當學生結束階段性的實踐活動回到課堂,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會提高,教師采用“拉式教育”更容易得到學生的認可,學生在課堂上對知識的攝取效率會更高,更有利于學生拓展思路,獲得更好的學習效果。同時,學生可以更有目的性和針對性地選擇一些專業選修課程,完善自己的專業知識體系。
“推式教育”將學生推出課堂,參與校內外實踐活動,在實踐中找到自己的差距和不足,產生缺失感和危機感,所以會盡力去尋找能夠消除這種缺失感和危機感的方法,在這個過程中,絕大部分學生會主動尋求教師的指導和幫助。在這種狀態下,受教育者要得到知識的渴望程度比沒有參加實踐的學生高得多,表現出的學習熱情高得多,他們經常會更多地提問,教育者在受教育者不斷提問和要求下,會進一步尋求更有效的教育方法講解更深層次的專業問題。在這個過程中不僅學生攝取更多的專業知識,而且教師自身得到進一步的完善,教師與學生形成教學相長、共同進步,形成良性的互動循環,不斷提高教師的教育水準和學生的專業素能。
五、“推式教育”與“拉式教育”的關系總結
大學生是情緒波動較大的群體,既有積極向上的活力,又有很強的惰性,所以只對高校學生進行“推式教育”,沒有一些規則和約束,沒有專業理論基礎,社會實踐是無源之水,這不符合高校的教學目的,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容易使學生曲解理論教學與社會實踐的關系,一味強調社會實踐的重要性會使學生對專業理論知識學習產生惰性,沒有理論的社會實踐會成為學生未來職場生涯的瓶頸。同樣,只對高校學生進行“拉式教育”,只有理論教育,事例教育而沒有接受社會實踐鍛煉的檢驗,學生畢業后容易表現出職場生活的不適應和實踐能力不強等弱點。“推式教育”為學生接受“拉式教育”提供心理助推器,“拉式教育”為“推式教育”提供理論基礎。“推式教育”配合“拉式教育”可為引導學生更好地接受教育提供必要的準備。
參考文獻:
[1]孫龍,張寧,崔鎬圭.中韓高校管理類專業學生專業興趣度和專業關心度實證研究[J].考試周刊,2014,81:17.
[2]韓國統計廳. [DB/OL]. http://kosis.kr,2013.
[3]
基金項目: ① 山東交通學院教育研究項目“應用型本科院校管理類專業校企合作長效機制評價指標及影響因素研究—以山東交通學院管理學院為例”(JY201511)
② 山東交通學院教育研究項目“韓國高校實踐教學模式對我校經管類專業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的啟示”(JY201612)
③ 中國交通教育研究會教育科學研究項目(交教研1202-40)
④ 山東交通學院教育研究項目(JY201311)
⑤ 山東交通學院博士科研啟動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