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浩俊
也許,現在就說寧澤濤曇花一現,有點為時尚早,畢竟他還年輕,還有機會,還能重新證明自己。然而,作為一名被寄予厚望的新人,卻在里約奧運會游泳個人單項比賽上一次決賽也參加不了,可能決不是一句“已經盡力了”就能說得清楚的。
眾所周知,就在里約奧運會開幕的前夕,寧澤濤還因為廣告問題面臨能否參加奧運會的爭論,雖然在輿論的強大壓力和行政干預下,最終有機會參加奧運會。但是,帶著這樣的情緒、這樣的經歷、這樣的過程去參加奧運會,其表現自然可想而知。而寧澤濤對自己的能力和水平,也是非常清楚的。在參加完50米自由泳接受媒體采訪時,他表示,自己現在的水平、現在的狀態就是這樣。
確實是這樣,但是,這么快就從天上掉到地上,甚至可以說掉到地獄,時間也太短、速度也太快了吧?以至于贊助商對其這樣的表現,也感到十分不滿。要知道,近年來迅速竄紅的運動員,還真的沒有一位像寧澤濤這樣隕落這么快的。能否重新升起,就寧澤濤目前的態度來看,也似乎是一個大大的問號。
寧澤濤,為什么就會在如此短的時間內迷失了方向,丟失了信任,失去了期待。特別是奧運會開幕前夕,竟然為了廣告面臨能否參加的選擇。如果有關方面能夠按照契約意識、相關要求,禁止其參加本屆奧運會,或許,寧澤濤在公眾中的形象,還不會嚴重受損。但是,通過在奧運會上的表現,那個“神”一般的寧澤濤被徹底打回了原形。
事實上,能不能在奧運會上拿冠軍,本身并沒有太大的問題。就算寧澤濤不是現在這樣的狀態,依據他的水平,也未必就能拿冠軍。關鍵在于,他對待游泳的態度,對待比賽的態度,對待榮譽的態度,對待公眾對他期待的態度。可以這樣說,寧澤濤在游泳世錦賽上大放異彩后,就已經迅速進入了被榮譽和金錢迷失的階段,就已經預示著在里約奧運會上,他只能是一位失敗者、失望者、失落者。
毫無疑問,寧澤濤的如此表現,將給國外對中國游泳運動員不懷好意者有了更多抨擊和污辱的機會。要知道,在寧澤濤沒有參加個人單項比賽前,澳大利亞就有人開始污辱寧澤濤了,再有這樣的表現,別人還會怎么評價,確實令人擔憂。
從田亮到孫楊再到寧澤濤,都因為錢而迷失了方向。田亮因為能力,至少還拿了不少榮譽、作了一些貢獻,孫楊則在迷失以后,又重新找回了自己,而從寧澤濤目前的行為和表現來看,能不能重新找回自己,還是一個謎。
曾幾何時,輿論和公眾對中國乒乓球隊的嚴厲管理法,有這樣或那樣的議論,認為這樣管理是對運動員的不尊重。但是,現在看來,如果不對運動員加強管理,不對運動員的行為加強約束,確實存在不少的問題。也許有人會用國外運動員的自我管理方式來證明,只是需要搞清楚的是,中國運動員在自我管理和約束方面,與國外運動員是有著很大的差距的。必要的外部管理方式和外部約束方式,還是非常重要的。中國運動員的個人自我管理法,成功的也就李娜一個。也正因為如此,體育行政管理部門應當結合當前中國體育發展的實際,對運動員管理提出一些新的辦法和措施。特別是運動隊和運動員參加商業活動的行為,必須有具體的規則和要求,有約束與管理。
寧澤濤還能不能回來,我們期待,我們更期待的是,不要再讓優秀運動員迷失,不要再讓他們被金錢牽著走得太遠。培養一名運動員不容易,迷失一名運動員卻非常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