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進出口偽報能否度量中國的表外金融資本流動?*

2016-10-13 22:27:17李連發
經濟科學 2016年1期
關鍵詞:模型

張 馳 李連發

?

進出口偽報能否度量中國的表外金融資本流動?*

張 馳1李連發2

(1.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 北京 100084)(2.北京大學經濟學院 北京 100871)

依據中國與發達經濟體間的貿易數據,本文分析以進出口偽報估測表外金融資本流動這一方法的合理性。實證分析的結果說明避稅等非金融動機導致的貿易虛報規模不可忽略。利用實證模型剔除非金融組分后,新的表外金融資本流動估測在變動趨勢上更接近國際收支平衡表表內金融資本流動?;诖?,我們認為進出口偽報僅能夠作為估測表外金融資本流動的依據之一,估測時應進行精細、嚴謹的處理。

表外金融資本流動 進出口偽報 非金融動機

一、引 言

近來,隨著國際主要貨幣當局量化寬松政策的退出,新興市場國家面臨的金融資本流動又一次成為研究的熱點。金(Shin,2013)指出,一方面國際金融資本尤其是短期國際金融資本的順周期性質給新興市場國家帶來了系統性風險,另一方面金融危機中離岸債券融資增加等特點給資本管制帶來了新的挑戰。測定金融資本流動規模是研究資本流動性質的基礎,而對于實施資本賬戶管制的國家而言,識別繞過管制的金融資本(如熱錢與資本外逃)是測定本國資本流動規模的關鍵。

由于表外資本流動具有隱蔽性,相關研究致力于尋找可能成為表外金融資本流動通道的表內項目,進行相應調整后計入一國資本流動總規模。進出口偽報是此類研究的一個典型代表。所謂進出口偽報,是一國記錄的進口(出口)數據與貿易對手國記錄的出口(進口)數據的不一致。巴格瓦提(Bhagwati,1974)提出,如果一國低報出口,那么貿易對手國可以用相應數額的外國資產(貨幣、證券等)充抵貨款,從而實現了資本外流。宋文兵(1999)首次在國內研究中引入了進出口偽報項來估測中國面臨的資本外逃。2000年來,在表外金融資本流動與資本管制效率的研究中,許多學者都提及進出口偽報,前者有李慶云與田曉霞(2000)、王振全等(2006)、曹媚(2008)、許丁與宋徐徐(2011)和張明(2008,2011)等,后者如茍琴等(2012)。以上國內文獻在估測表外金融資本流動時均直接使用進出口偽報數據。

進出口偽報真的可以直接用于度量表外金融資本流動么?實際上,偽報數據并不全部是我們希望估測的金融資本流動。一方面,由于海關記錄制度的不同,貿易對手國海關數據間可能存在天然的不一致。另一方面,進出口商虛報貿易數據的意圖是多樣的,轉移資產僅僅是其中之一。因此,在用以估算表外金融資本流動之前,要先評估偽報數據受“污染”的程度,然后過濾掉“雜質”。

以往研究,尤其是國外學者的研究,專注于尋找造成貿易記錄天然不一致的制度因素——由于這些制度的存在,即便進出口商并沒有主動虛報貿易數據,本國海關記錄與對手國海關記錄依然會出現不一致,這些偽報是“假偽報”,應該在計算時予以剔除。相關成果可以總結為以下三個方面。第一,Bhagwati(1974)指出由于進口國海關在記錄貨價時包含運輸與保險成本(CIF計價),而出口過海關記錄時不包括這些成本(FOB計價),因而海關間貿易數據存在天然的不一致。第二,費恩斯坦等(Feenstra et al.,1999)在研究中美貿易數據時提出了轉口貿易的問題——中國經香港轉口出口到美國的商品,美國海關記錄為自中國的進口,但中國海關只記錄為對香港的出口,這使得兩國貿易數據存在不一致。第三,帕特奈克等(Patnaik et al.,2012)認為出口商很難欺騙擁有先進電子報關設備與嚴格執法隊伍的發達國家海關,但可以欺騙不具備上述條件的非工業化國家海關。對于一組非工業化國家的貿易數據,無法確認哪一國是準確的,這意味著無法將貿易數據的不一致劃歸為其中一國的偽報。因此,計算非工業化國家的偽報應該只考慮其與工業化國家的貿易記錄。

在計算中國的進出口偽報時,國內研究普遍采納了計價方式與轉口貿易兩個調整方法,但在選取貿易對手國時則普遍以貿易量為基準,既包含發達國家,也包含發展中國家(如李慶云與田曉霞(2000)、王振全(2006)、曹媚(2008)、許丁與宋徐徐(2011)和張明(2008,2011)等。茍琴等(2012)雖然只選用了發達國家數據,但其依據仍是發達國家對華貿易量大,沒有考慮數據準確程度的問題[①]。本文在計算宏觀偽報總規模時選取發達經濟體作為基準貿易對手國,使得偽報規模的估測更加精確。

以上調整僅僅剔除了“假偽報”,但剔除后的“真偽報”與金融資本流動也并非一一對應,騙取出口退稅與補貼而形成的偽報就是一例。在2014年寧波市國稅局破獲的一起巨額騙稅案件中,涉案公司以虛報液晶屏等高退稅率商品出口的方式騙取出口退稅1075萬元人民幣(施斌等,2014)。在這個過程中,由于存在虛假報關,中國海關與外國海關產生了貿易數據不一致,然而此過程中涉及的外匯是中國地下錢莊提供的,最終由涉案公司還給錢莊,期間的資金轉移不應被視為熱錢或者資本外逃。

影響進出口偽報的動因是多樣的。首先,虛報進出口是繞過貿易管制的手段,包括避稅、走私等,如Bhagwati(1964)、費思曼和魏(Fisman和Wei,2004)、皮特(Pitt,1981),伊茨(Yeats,1990)等。其次,虛報進出口是繞過資本管制的手段,如Bhagwati(1974)、Pitt(1981)、巴內特(Barnett,2003)、麥克當娜(McDonald,1985)、碧斯瓦斯和馬吉特(Biswas和Marjit,2005、2007)等。最后,虛報貿易可以逃避政府腐敗與監管,如波黑特與坦納加(Pohit和Taneja,2003)、Fisman和Wei(2007)、博格和尼茨(Berger和Nitsch,2008)。從上述討論可以看出,轉移資產僅是虛報貿易的目的之一,因此在用進出口偽報估測表外金融資本流動時,應首先確認不同動因形成的偽報規模。若避稅等非金融動機造成的偽報規模不可忽略,則在估測時應進行相應的剔除。對于這一點,Nitsch(2011)做了描述性討論,但并沒有進行定量驗證,也沒有提出具體的調整辦法。

直接計算非金融因素造成的偽報規模是困難的。走私等數據沒有公允統計,稅收對貿易的影響也難以加以計算與度量。本文嘗試以另一種思路進行研究。我們首先識別不同動機對進出口商虛報貿易行為的影響渠道,并依此構建解釋進出口偽報規模的計量模型,尋找非金融動機偽報存在的證據,而后依據Frisch-Waugh-Lovell定理用回歸殘差法予以剔除。在實證分析中,我們針對出口高報與進口低報分別建模而非簡單加總,使得計量結果更加精確。研究結果顯示,關稅、出口退稅、貿易量等非金融因素與進出口偽報變動顯著相關,非金融動機形成的偽報規模不可忽略。同時,與未經過濾的數據相比,經過濾得到的表外金融資本流動新估測與表內金融資本流動在變動趨勢上更加一致,這一定程度上說明剔除方法合理、有效。

本文后續的結構如下:首先分析不同動機下影響進出口偽報的因素;其次計算中國與發達經濟體偽報數值,并利用年度數據尋找非金融動機偽報存在的證據;再次,構建計量模型,利用月度數據對偽報進行過濾,并評價剔除的效果;最后對全文進行總結。

二、偽報形成原因的理論分析

貿易虛報有不同的成因,每一種成因都對應著不同的影響因素。伯恩和艾馳勒(Buehn 和Eichler,2011)綜合避稅與套匯兩個成因將貿易虛報行為模型化,我們對其進行化簡。我們假定進出口商追求偽報收益最大化,并們將虛報貿易的收益分為稅收收益與套匯收益兩部分。

對于出口高報而言,稅收收益體現為多獲得的出口退稅等補貼(即);對于進口低報而言,稅收收益是走私規避的關稅、增值稅與消費稅(即),稅收收益通常被中國的進出口商獲得。套匯收益的第一部分是人民幣資產的基礎收益,如投資房地產、股市、貨幣資產等(即),但這個收益要經過風險偏好()的調整;第二部分是未來人民幣相對外幣升值的收益()。我們將上述分析總結為表1,其數學表達式如(1)、(2)所示:①

表1 進出口偽報的影響因素

三、中國對發達經濟體進出口偽報的計算

(一)進出口偽報數據的計算

我們按照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2014年10月《世界經濟展望》中的分類,選擇發達經濟體作為中國的貿易對手國(36個國家或地區)。我們對原始數據進行計價方式與轉口貿易兩項調整。對于前者,依照Nitsch(2011)、張明(2011)、茍琴等(2012)的討論,將離岸在岸價差設定為10%。對于后者,我們擴展李慶云與田曉霞(2000)計算雙邊貿易偽報數額的方法。以分別表示中國記錄的出口、進口和發達經濟體記錄的出口、進口,記中國大陸經香港轉口出口額為,記其他經濟體經香港轉口進入中國的貿易額為,則進出口偽報()為①

我們從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貿易流向數據庫(DOTS)獲得中國與發達經濟體的月度貿易數據,從香港特區政府統計處網站獲得香港轉口貿易數據②,按照上述公式計算出月度的出口高報、進口低報與偽報總額,并將月度數據加總為年度數據(見圖1)。

由圖看出,1992年至2004年,出口高報數額很小,圍繞在0附近波動;偽報總額變動反應進口低報的變動趨勢。2004年后,出口高報數逐步增加,在2013年反超進口低報。2010年前,出口高報與進口低報的變動趨勢基本一致;2010年至2012年,出口高報繼續上升,進口低報趨于平穩,這一階段偽報總額的變動主要反映出口高報的變動趨勢。計算出口高報與進口低報占出口、進口的百分比,發現2001年前,二者具有相似的變動趨勢。2001年之后,進口低報占進口的比重逐漸下降;出口高報占出口的比重逐漸上升,2010年后這一上升趨勢更加明顯。

圖1 進出口偽報數據

出口高報、進口低報與偽報總額(百萬美元)出口高報與進口低報占出口與進口比例(百分點)

注:ExPr為出口高報,ImSh為進口低報、MisInv為偽報總額;數據來源于IMF DOTS與香港特區政府統計處;將月度數據加總得到年度數據;月度數據截止到2014年9月,2014年年度數據根據前九個月同比增長率估算。

在數據的變動趨勢上,我們的計算結果與王振全等(2006)估算的1982-2004年度數據、張明(2011)估算的1991-2009年度數據、茍琴等(2012)估算的1999-2010月度數據基本一致。數額上,我們的計算結果大于張明(2011)、茍琴等(2012),與王振全等(2006)相接近。一個可能的原因是張明(2011)、茍琴等(2012)對香港轉口貿易的處理不同,由于我們在計算中加入了轉口貿易總額而非增加值,因而計算結果更大。

(二)非金融動機偽報的存在性

1、進出口偽報與表內金融資本流動的差異

依據張明(2011)等研究的方法,我們用貨幣當局外匯儲備增量減去凈出口與實際利用外資得到表內金融資本流動月度估測。①將其與進出口偽報進行對比,可以得出以下結論。第一,表內金融資本流動與凈出口的相關性不顯著(相關系數為-0.23),但偽報總額、出口高報、進口低報與凈出口有強烈的正相關關系(相關系數分別為0.87、0.79、0.89)。第二,偽報與稅收有強烈相關性(出口高報與出口退稅相關系數為0.89);第三,偽報總額、出口高報、進口低報和表內資本流動的相關性不顯著(相關系數分別為-0.19、-0.03,-0.31)。

由以上分析我們看出,非金融因素與進出口偽報有強烈的相關關系,但與表內金融資本流動相關關系不顯著。一個可能的原因是,進出口偽報受非金融因素的影響,但表內資本流動不受這種影響,或者影響很小。因此,將偽報全部算作金融資本流動不甚準確。

2、年度數據回歸分析

利用1992-2014的年度數據,將出口高報、進口低報作為被解釋變量,將出口額、進口額、出口補貼、關稅額等作為解釋變量,進行回歸分析,所得結果見表2。出口高報與出口退稅有穩定的相關性;進口低報同時受關稅、進口額的影響,且表現出明顯的趨勢特征。從回歸的結果看,非金融因素對偽報的影響不可忽略,這支持了本文的核心結論。

表2 出口高報、進口低報與非金融因素回歸

注:*表示<0.1;**表示<0.05;***表示<0.01。const為常數項,trend為趨勢項,“.l1”代表變量的一階滯后項。ExPr為出口高報,ImSh為進口低報,ExSub為出口退稅(值為負),Export為出口,CusTax為關稅,Import為進口。括號中為小樣本標準差。

圖2 進出口偽報及回歸殘差

出口高報及回歸殘差(百萬美元)進口低報及回歸殘差(百萬美元)偽報和及回歸殘差和(百萬美元)

注:ExPr為出口高報,ImSh為進口低報、MisInv為偽報總額;Res為回歸殘差。數據為作者計算得到。

對于出口高報而言,出口額、時間趨勢、出口退稅的滯后項均不顯著,模型(1)的解釋力最高。對于進口低報而言,進口關稅的滯后項不顯著,因此模型(5)更接近經濟現實。因此,我們提取模型(1)和模型(5)的殘差作為剔除了非金融動機的出口高報與進口低報,繪制圖2。分析可知,過濾后偽報的波動性減小,且變動趨勢發生改變。出口高報在2001-2005年呈現上升趨勢,而其殘差則保持下降,此后二者共同保持增長。進口低報殘差始終在0附近波動,在2003年前后與進口低報反向變動,其余時點變動趨勢相近。將二者加和,不難發現出口高報的殘差項主導“剔除非金融動機偽報”的變動;與原始值相比,剔除后的偽報在0附近波動,振幅減小。

通過以上分析,我們認為由非金融動機導致的進出口偽報確實存在,其影響不可忽略。將全部進出口偽報視為金融資本流動(熱錢或資本外逃)不甚準確。想要利用進出口偽報數據研究中國的表外資本流動,需要將其中的非金融動機部分剔除。

3. 年度數據分析存在的問題

由于宏觀變量的傳導通常具有時滯,且進出口合同的簽署與貨物到岸存在時間差,因而年度數據分析更加穩健。但是,由于具有較強的時間趨勢,偽報年度數據很可能具有單位根,只能進行協整或差分分析,無法以此進行過濾。通過圖1可以看出進出口偽報的變動趨勢在2005年和2008年出現了兩次變化,因此即便應用協整方法,也很可能將經濟的結構性變動視為不平穩序列,造成偏誤。

同時,上述回歸的殘差存在一階自相關,回歸效率較低。此外,由于樣本量較少,若在回歸中同時加入金融因素以控制內生性,則自由度將大大減小,損失結果的穩健性。因此,我們在后文采用月度數據進行更精細的處理。細分時間區間(即采用月度數據)后,出口高報與進口低報的變化都更接近平穩狀態(相關檢驗見后文),且由于樣本量的增加,計量模型中得以加入金融因素,結論更加可靠。

四、月度數據實證分析

(一)模型構建與變量選擇

我們構建帶有同期、滯后期影響因素的計量模型,如(4)、(5)所示。其中代表時間趨勢,、分別表示出口補貼與進口品稅收,為外匯因素(匯率貼水或預期升值率),其余變量的含義與上文一致,不再贅述。①

我們用前文計算出的月度數據作為進出口偽報估計(分別記為);用發達經濟體記錄的對中國的出口與自中國的進口中國的真實進出口(記);以出口退稅表征出口補貼,以進口品消費稅與增值稅表征進口品稅收;以香港離岸市場人民幣無本金交割遠期(6個月)匯價與香港離岸人民幣即期匯價之差作為人民幣遠期貼水①(取月度平均值)。在資產收益方面,我們以房地產景氣指數對數增長率、滬深300指數對數增長率兩個指標表征房地產市場與股票市場;在貨幣市場方面,以上海銀行間拆借市場利率(Shibor,3個月)與倫敦銀行間拆借市場美元利率(Libor,3個月)之差代表貨幣需求,以中國人民銀行、美聯儲貼現窗口貼現利率(25天)之差代表貨幣政策松緊度;對于中國資產風險偏好,我們以芝加哥期權交易所市場波動率指數(CBOE VIX)對數增長率作為代表,并認為VIX指數越大,國際流動性收緊,對中國資產的風險規避程度越大;價格因素用中國與發達經濟體GDP平減指數之差代替。

對以上變量進行帶有趨勢項與漂移項的ADF檢驗,發現出口、貼現窗口利率利差、同業拆借利率利差、人民幣遠期貼水四個變量存在單位根,但差分后不存在單位根。所有變量的時間序列中,人民幣遠期貼水起點最晚,為2009年12月,且在2014年3月至9月存在數據缺失;進出口偽報的序列結束點最早,為2014年9月。綜合以上,我們采用2009年12月至2014年2月作為基準模型的時間跨度。所有計量變量的定義、符號與描述統計見表3。

表3 變量定義與描述統計

續表3

名稱說明符號單位觀測數最小值最大值平均數標準差 風險偏好CBOE VIX對數增長率(表征國際流動性)GlbLqdt百分點51-24.4960.57-1.0517.26 房地產市場國房景氣指數對數增長率HouMkt百分點51-1.421.75-0.240.61 股票市場滬深300指數對數增長率StkGrwth百分點51-16.9216.48-0.846.63

注:進出口偽報數據為筆者計算得到;貿易數據來源于IMF DOTS數據庫;GDP平減指數數據來源于IMF GFS數據庫;稅收、貼現窗口利率、Libor、Shibor、滬深三百指數、房地產景氣指數等數據來源于CEIC數據庫;匯率數據來源于Wind數據庫;VIX數據來源于Yahoo Finance。

(二)計量結果分析

按照上一節的模型,我們對出口高報、進口低報建模。HQ信息準則支持只含有同期項的模型(即(4)、(5)中=0),計量結果見表4的模型 A和模型C。為了保證計量結論的穩健性,我們同時計算了包含1期滯后項的回歸模型(即(4)、(5)中=1),計量結果見表4的模型 B和模型D。

我們將出口高報的回歸結果總結如下。第一,出口高報沒有明顯的時間序列性質。第二,所選因素對出口高報的影響主要體現為同期影響。第三,出口額、出口退稅額對出口高報的影響具有統計和經濟意義上的顯著性,且這種影響不隨模型設定的變化而變化。第四,利率、匯率、資產收益等金融因素對出口高報的影響不顯著。第五,不論依據調整的2、HQ信息準則還是滯后項的檢驗,模型A都要優于模型B。

表4 月度數據回歸

續表4

因變量: ExPr因變量:ImSh 模型 A: p=0模型 B: p=1模型 C: p=0模型 D: p=1 HouMkt1,622.684(2,223.658)1,647.532(2,871.726)HouMkt-26.209(1,496.089)1,270.617(1,810.872) StkGrwth-83.935(205.296)-114.398(231.080)StkGrwth240.198*(134.658)305.472**(140.658) ExPr.l2-0.377**(0.171)ImSh.l2-0.197(0.181) Ex.l10.016(0.180)Im.l10.499**(0.217) PrcLvl.l1-456.909(1,162.714)PrcLvl.l1-441.076(750.962) ExSub.l141.573(107.267)ImTax. l1-63.411(54.263) MonPol.l1116.009(240.383)MonPol.l1-445.352***(156.603) MonDmd.l1-12.157(29.286)MonDmd.l118.616(17.794) FxFwrdPr.l10.060(4.477)FxFwrdPr.l1-1.601(2.666) GlbLqdt.l15.033(87.958)GlbLqdt.l1-26.096(49.347) HouMkt.l187.481(2,951.393)HouMkt.l1-2,741.949(1,893.028) StkGrwth.l1-158.184(231.866)StkGrwth.l149.014(138.287) const-9,052.719(7,355.246)-3,366.098(11,646.660)const-2,513.010(10,084.590)-15,324.810(13,748.510) trend151.335-147.978415.465*-209.239trend-235.262**(114.010)-501.581**(199.691) Obs5049Obs5049 R20.6430.719R20.2950.545 Adj-R20.5420.509Adj-R20.0970.203

注:*表示<0.1; **表示<0.05; ***表示<0.01。const為常數項,trend為趨勢項,“.l1”、“.l2”分別代表變量的一階滯后項、二階滯后項(如ExPr.l1代表出口高報的一階滯后項),其余變量符號含義見表3。括號中數據為參數標準差。模型的殘差通過白噪聲檢驗。

分析進口低報的計量結果可以得到以下結論。第一,進口低報沒有體現出明顯的時間序列性質。第二,在非金融因素中真實進口量最顯著,進口品稅收影響的計量結果不穩定。第三,在金融因素中,股市對進口低報的影響最為顯著,即股市增長會增加進口低報;中國的貨幣政策相對美國趨緊(體現為央行貼現窗口貼現利率增加)使得進口低報減小。第四,依據調整的2與HQ信息準則應選擇不同的模型,模型C與模型D各有千秋。

總體而言,出口高報受非金融因素的影響比受金融因素的影響大,金融因素對進口低報的影響比對出口高報的影響大。由此推斷,以騙稅等為代表的非金融動機所形成的偽報真實存在,其影響不可忽略。進口、出口偽報存在差異,用不同模型分析更加合理。

4、穩健性檢驗

我們從兩個角度進行穩健性檢驗。

第一,仍以(4)、(5)的模型為基礎,去掉在模型中不顯著的外匯預期升值因素,這使得時間序列起止點變為2007年1月至2014年9月。出口高報模型沒有顯著變化,真實進口數額成為進口低報模型中唯一統計上顯著的因素,主要結論不變。

第二,采用VAR模型對出口高報與進口低報進行分析。信息準則選擇了含有1階滯后項的模型估計。出口高報模型的全部因素都沒有通過檢驗,進口低報模型中的貨幣政策因素與房地產市場因素通過檢驗,脈沖響應函數亦得到相近結果,前文主要結論保持不變。

(四)非金融動機偽報的剔除

我們依據表4中模型A過濾出口高報。根據這一建模結果,出口高報只與非金融因素相關,與金融因素不相關。根據Frisch-Waugh-Lovell定理,可以直接用真實出口值、出口退稅作為自變量回歸出口高報,所得殘差就是過濾后的偽報。計算得到的時間序列見圖3。

圖3 剔除非金融因素的進出口偽報

剔除非金融因素的出口高報(百萬美元)剔除非金融因素的進口低報(百萬美元)

注:ExPr為出口高報,ExPr.res為剔除非金融因素后的出口高報;ImSh為進口低報,ImSh.basic.res為用方法一過濾的結果;ImSh.lag2.res為用方法二過濾的結果。數據經作者計算得到。

為保證結果穩健,我們使用兩種方法過濾進口低報。方法一根據表4的模型C,首先用股市增長率作為自變量回歸真實進口額,得到的殘差記為進口殘差。而后用這個殘差作為自變量回歸進口低報,得到的殘差就是剔除非金融因素后的偽報。方法二分三步進行。第一步用進口品稅收、股市增長率、貨幣政策利差(差分)這三個變量作為自變量回歸進口額,得到進口殘差;第二步用真實出口額、股市增長率、貨幣政策利差(差分)這三個變量作為自變量回歸進口稅收,得到稅收殘差。第三步,用進口殘差、稅收殘差作為自變量回歸進口低報,回歸殘差就是剔除非金融因素后的偽報。兩種方法得到的時間序列見圖 3。兩種方法的結果在規模上相類似,但方法二的結果較方法一有時間序列的前置性。

經過過濾的出口高報與進口低報規模大幅下降,離散程度減小,較原序列具有前置性,且呈現平穩形態。將出口高報與進口低報數據相加,得到過濾后的偽報總額,并與國際收支平衡表金融賬戶中的證券投資賬戶數據進行對比,如圖4所示??梢钥闯觯^濾前進出口偽報顯著大于證券投資量。剔除后,二者變動趨勢相近。

圖4 國際收支平衡表證券投資與剔除非金融因素的進出口偽報(百萬美元)

注:basic表示用方法一過濾,lag2表示用方法二過濾,Misinv.qtr代表過濾前的偽報總額,PortfInv為國際收支平衡表中證券投資賬戶數據。表內數據來源于國家外匯管理局,其余數據為作者計算

綜上所述,我們認為剔除是有效的。剔除非金融因素的影響后,進出口偽報在性質上更加接近國際收支平衡表內的金融賬戶資本流動。用這一剔除后的數據來估測中國面臨的表外金融資本流動更準確、合理。同時,良好的剔除效果也說明本文所使用的實證分析模型具有合理性,能夠較好地解釋中國面臨的貿易虛報情況。

五、結 論

本文在以往研究的基礎上討論了用進出口偽報估測表外資本流動這一方法的合理性與有效性。這一工作是對到岸加價剔除、轉口貿易及對手國選取等研究的承接。分析結果顯示避稅等非金融動機形成的偽報不可忽略;剔除非金融動機組份后,進出口偽報在變動趨勢上更接近國際收支平衡表表內金融資本流動,剔除方法具有合理性與有效性。

資本跨境流動是開放經濟政策制定者關注的重要問題。本文的工作為進一步研究中國面對的資本流動性質提供了數據基礎,也為研究中國資本管制的有效性提供了參考。未來可選用更復雜的實證方法考察偽報與影響因素之間的互動,亦可試圖尋找更完整的稅收、匯率序列增加研究的時間跨度。類似的思路也可用于其他表外資本流動通道的研究。

1. 曹媚:《我國國際貿易中的非正常資本流入研究》[J],《國際貿易問題》2008年第9期。

2. 茍琴、王戴黎、鄢萍、黃益平:《中國短期資本流動管制是否有效》[J],《世界經濟》2012年第2期。

3. 李慶云、田曉霞:《中國資本外逃規模的重新估算:1982—1999》[J],《金融研究》2000年第8期。

4. 施斌、柯和良、鄒敏敏:《稅額千萬:特大騙取出口退稅案告破》[N],《中國稅務報》2014年8月6日(B5版)。

5. 宋文兵:《中國的資本外逃問題研究:1987—1997》[J],《經濟研究》1999年第5期。

6. 王振全、黃彤華、謝安:《進出口偽報與中國資本控制的缺陷——海關統計數據揭示的事實》[J],《統計研究》2006年第11期。

7. 許丁、宋徐徐:《國際短期資本流動對我國經濟的影響》[J],《財經科學》2011年第10期。

8. 張明:《當前熱錢流入中國的規模與渠道》[J],《國際金融》2008年第7期。

9. 張明:《中國面臨的短期國際資本流動:不同方法與口徑的規模測算》[J],《世界經濟》2011年第2期。

10. Barnett, R. C., 2003, "Smuggling, Non-fundamental Uncertainty, and Parallel Market Exchange Rate Volatility"[J],, Vol. 36, No.3: 701-727.

11. Berger, H. and Nitsch, V., 2008, "Gotcha! A Profile of Smuggling in International Trade"[D], Discussion Papers 2008/6, Free University Berlin, School of Business & Economics.

12. Bhagwati, J., 1974, “Illegal Transactions in Trade-Theory and Measurement” [D], edited by Jagdish, North-Holland Publishing Company, Amsterdam.

13. Bhagwati, J., 1964, “On the Under-invoicing of Imports” [J],, Vol.26, No. 4: 389–97.

14. Biswas, A. K., and Marjit, S., 2005, "Mis-invoicing and Trade Policy" [J],, Vol. 8, No. 3: 189-205.

15. Biswas, A. K., and Marjit, S., 2007, "Preferential Trade and Mis-invoicing: Some Analytical Implications" [J],, Vol. 16, No. 1:130-138.

16. Buehn, A. and Eichler, S., 2011, "Trade Misinvoicing: The Dark Side of World Trade" [J],, Vol. 34, No. 8: 1263-1287.

17. Feenstra, R. C., Hai, W., Woo, W. T., and Yao S., 1999, “Trade Discrepancies in International Data: An Application to China-Hong Kong” [J],, Vol. 89, No. 2: 338-343.

18. Fisman, R., and Wei, S., 2004, "Tax Rates and Tax Evasion: Evidence from Missing Imports in China" [J],, Vol. 112 No.2: 471-500.

19. Fisman, R., and Wei, S., 2007, "The Smuggling of Art, and the Art of Smuggling: Uncovering the Illicit Trade in Cultural Property and Antiques" [D], NBER Working Papers 13446.

20. Nitsch, V., 2011, "Trade Mispricing and Illicit Flows" [D], Darmstadt Discussion Papers in Economics 54540, Darmstadt Technical University, Department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Economics and Law, Institute of Economics (VWL).

21. McDonald, D. C., 1985, "Trade Data Discrepancies and the Incentive to Smuggle: An Empirical Analysis" [D], IMF Staff Papers, Vol. 32, No. 4: 668-692.

22. Patnaik, L., Gupta, A. S., and Shah, A., 2012, "Determinants of Trade Misinvoicing" [J],, Vol. 23, No. 5: 891-910.

23. Pitt, M. M., 1981, "Smuggling and Price Disparity" [J],, Vol. 11, No. 4:447-458.

24. Pohit, S., and Taneja, N., 2003, "India's Informal Trade with Bangladesh: A Qualitative Assessment" [J],, Vol. 26, No. 8:1187-1214.

25. Shin, H. S., 2013, "The Second Phase of Global Liquidity and its Impact on Emerging Economies"[A], Keynote address at the Federal Reserve Bank of San Francisco Asia Economic Policy Conference.

26. Yeats, A. J., 1990, "On the Accuracy of Economic Observations: Do Sub-Saharan Trade Statistics Mean Anything?" [J],, Vol. 4, No. 2:135-56.

(LF)

①“中國對發達國家的出口和進口在總出口和總進口中的占比平均為82%和79%,其中比率最低為2010年的72%和70%。綜合考慮,我們選用中國同發達經濟體之間的貿易數據計算中國進出口偽報額?!?/p>

①這里的轉口貿易,準確的說是發達國家經香港轉口到中國大陸的貿易額,以及中國大陸經香港轉口到發達國家的貿易額。但是,香港特區政府統計處只公布了大陸經香港轉出的貿易總額與轉入中國的貿易總額??疾彀l現,中國的轉口貿易額自1992年以來占香港轉口貿易總額的比值始終在50%以上,十大轉口貿易國中非發達經濟體所占比重不到10%,因而以中國轉口貿易總額近似替代中國與發達經濟體轉口貿易額不會造成系統性的影響。

②轉口貿易數據單位為百萬港元,我們以香港特區政府統計處公布的月度港元-美元匯率換算為百萬美元。

①相關數據來源于CEIC數據庫,其中貨幣當局外匯儲備月度數據開始于1997年。

①對于內生性問題我們作如下的分析。首先,虛報貿易是真實貿易的副產品,對真實貿易不存在明顯的反饋途徑。其次,控制了進出口規模后,貿易補貼與稅收的數額只體現為稅率效應,因而貿易虛報對稅收數額的影響也相應減弱。最后,進出口偽報數額相對于國內資產與外匯交易量而言并不構成一個較大規模,對資產市場的影響有限。因此,我們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認為模型的內生性可以得到控制。這一分析在實證中得到了確認。

①用人民幣官方匯價與香港離岸人民幣即期匯價之差作為人民幣遠期貼水,但時間序列較短,且這個貼水的變動趨勢與遠期貼水變動趨勢大體一致,因此沒有出現在計量模型中。

* 本文感謝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國際資本流動、貨幣國際化與貨幣政策:基于中國的理論與經驗研究”(71373011)資助,感謝評審人的寶貴意見,作者文責自負。

猜你喜歡
模型
一半模型
一種去中心化的域名服務本地化模型
適用于BDS-3 PPP的隨機模型
提煉模型 突破難點
函數模型及應用
p150Glued在帕金森病模型中的表達及分布
函數模型及應用
重要模型『一線三等角』
重尾非線性自回歸模型自加權M-估計的漸近分布
3D打印中的模型分割與打包
主站蜘蛛池模板: 91亚洲精选| 婷婷六月综合| 国产精品第一区| 狠狠色狠狠色综合久久第一次| 国产精品久久久精品三级| 亚洲精品成人福利在线电影| 亚洲最大福利网站| 久久青草免费91线频观看不卡| 最新国产网站| 国产日本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中文字幕日产无码2021| 欧美激情综合一区二区| 欧美翘臀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在线91| 九一九色国产| 国产97区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五月婷婷丁香综合| 国产亚洲欧美日韩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无码av免费不卡在线观看| 国产乱人免费视频| 野花国产精品入口|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不卡免费| 国产视频大全| 久热这里只有精品6| 91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久三级| 激情影院内射美女| 亚洲欧美综合精品久久成人网| 色窝窝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九色在线观看视频| 女人天堂av免费| 婷婷伊人久久| 伊人国产无码高清视频| 伊人五月丁香综合AⅤ| 永久免费无码成人网站| 国产精品女同一区三区五区| 中文成人无码国产亚洲| 亚洲一级毛片免费看| 国产在线观看精品| 无码日韩视频| 黄色网页在线观看| 狼友av永久网站免费观看| h网站在线播放| 色婷婷综合激情视频免费看| 又黄又湿又爽的视频| 欧美人与牲动交a欧美精品| 人妻一区二区三区无码精品一区| 国产成人乱无码视频| 亚洲va在线∨a天堂va欧美va| 欧美精品成人一区二区视频一| 免费激情网站| 亚洲中文字幕23页在线| 青青草原国产av福利网站| 国产自无码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亚洲第一页| 亚洲综合色在线| 国产不卡在线看| 在线免费不卡视频| 乱色熟女综合一区二区|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影院| 91精品啪在线观看国产60岁 | 久久精品丝袜| 国产欧美自拍视频| 日韩无码精品人妻| 国产在线八区| 免费一级α片在线观看| 制服丝袜无码每日更新| 理论片一区| 国产成人综合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视频免费| 亚洲熟女偷拍| 91视频区| 久热re国产手机在线观看| 欧美无遮挡国产欧美另类| 午夜日本永久乱码免费播放片| 日韩无码白| 国产成人a毛片在线| 久久精品国产精品一区二区| 精品国产乱码久久久久久一区二区| 孕妇高潮太爽了在线观看免费| 国产福利拍拍拍| 欧美第二区| 中国黄色一级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