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星式柔印技術憑借印刷速度高、印品質量好等優點,在歐美印刷市場占據絕對的主力地位,而其在中國市場也已走過近20年的發展歷程,但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應用狀況不盡人意。近兩年,一直比較沉寂的衛星式柔印市場再次活躍起來,在瓦楞紙箱預印、紙杯、紙袋等領域取得一定成績,在軟包裝領域的應用也逐漸得到認可。衛星式柔印技術之所以能展現出如此強勁的活力,主要出于兩方面的原因。
一方面,近兩年,隨著大氣污染的日益嚴峻,國家環保政策持續收緊,尤其是各地陸續開展VOCs排污費征收,在無形之中給包裝印刷行業帶來了巨大的壓力,但這也從政策層面為衛星式柔印的推廣應用創造了有利條件。尤其是軟包裝行業,由于傳統凹印需要使用大量有機溶劑,因此軟包裝企業不得不面臨繳納巨額排污費的經濟壓力,這也是他們相繼實施“凹轉柔”的關鍵原因之一。本期專題中,北京聯賓分享了其在“凹轉柔”轉型過程中做出的努力和積累的經驗,大家不妨從中找尋一些思路。
另一方面,衛星式柔印技術持續創新、日益完善,讓包裝印刷企業真正認識并體驗到其所帶來的質量和效率的提升。在印前環節,平頂網點等柔印制版新技術的推廣應用,不但提升了柔印制版水平,也為衛星式柔印質量的提升奠定了良好的基礎;而在印刷環節,衛星式柔印機操作更智能、生產過程更環保,比如熱泵技術的應用,同時為了應對包裝印刷訂單短版化的挑戰,一些柔印設備廠商還推出了中等幅面的衛星式柔印機。本期專題特擷取2016第十屆全國柔性版印刷品質量評比精品獎作品供大家賞析,新技術和新設備的應用在這些作品中一覽無余。
但不容忽視的是,衛星式柔印仍然面臨來自成本和質量的考驗,這也是包裝印刷企業一直以來的訴求。因此,整個柔印產業鏈應當共同攜手,以嶄新的姿態積極迎接挑戰,抓住發展機遇,讓衛星式柔印真正煥發新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