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德勇

近年來,隨著我國對外開放的貿易程度不斷擴大,國家煙草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對煙包條碼印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各煙草集團對煙包條碼執行了更為嚴格的檢測手段,對條碼印刷采取一票否決的方式,即如果一個批次中出現一個條碼不合格的產品,則整個批次將視為不合格品。這就對煙包印刷企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了解煙包條碼檢測標準,控制好煙包條碼印刷質量,成為煙包印刷企業的一項重要任務。下面,筆者通過分析煙包條碼的檢測標準,對煙包條碼印刷質量的控制進行探討。
條碼檢測標準
我國卷煙包裝中,條盒通常采用100%的條碼;硬包、軟包通常采用80%的條碼。目前煙草行業及相應的煙包印刷企業基本上采用德國REA系列條碼檢測儀進行檢測,一般要求煙包條碼的檢測級別必須大于2.5級,而煙包印刷企業為了確保其條碼級別的穩定性,通常在生產環節把條碼級別控制在3.0級以上。德國REA系列條碼檢測儀采取綜合分級的方法對煙包條碼進行檢測,主要包括以下7個評價標準。
1.譯碼正確性(Decode)
譯碼正確性是評價條碼符號正確與否的標準,其有兩種評價標準,即通過(4.0級)或失敗(0級)。譯碼正確性評價失敗主要是因為以下原因:錯誤的核驗符、錯誤的碼長、錯誤的碼信息或檢測到不合格的碼元。這些問題通常是在條碼文件制作過程中或制版過程中產生的。
2.邊緣反差(edge contrast)
邊緣反差(EC)評價的是符號中相鄰條和空之間的反射率差,評價值取所有邊緣反差中的最小值,其只有兩種評價標準,即通過(4.0級)或失敗(0級)。當ECmin≥15%時,邊緣反差為4.0級;ECmin<15%時,邊緣反差為0級。此時需注意,邊緣反差級別不合格時會影響譯碼正確性的評判。印刷過程中,條碼中條或空的某一單元出現油墨轉移差、糊版、拉絲等問題時,就容易導致此問題的出現,通常使用放大鏡就能發現該問題的所在。
3.符號反差(symbol contras)
符號反差(SC)是指整個條碼符號區域中最高反射率與最低反射率的差值。符號反差有五個評價標準,4.0級(A)SC≥70%、3.0級(B)SC≥55%、2.0級(C)SC≥40%、1.0級(D)SC≥20%、0級(F)SC<20%。在條碼印刷過程中,最容易導致條碼級別不達標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符號反差,空的反射率過低或條的反射率過高都容易導致SC值過低。印刷過程中空(白墨)的反射率控制在62%以上,條(黑墨)的反射率控制在4%以下,才能使條碼級別得到有效控制。當空(白墨)的反射率較低時,則必須加大白墨的墨量,使空(白墨)有足夠的反射率;當條(黑墨)的反射率較高時,則必須加大黑墨的墨量,降低條(黑墨)的反射率。
4.調制比(Modulation)
調制比(MOD)是指最小邊緣反差和符號反差的百分比(ECmin/ SC)。調制比有五個評判標準:4.0級(A)MOD≥70%、3.0級(B)MOD≥60%、2.0級(C)MOD≥50%、1.0級(D)MOD≥40%、0級(F)MOD<40%。邊緣反差與符號反差均會影響調制比的評價,通常應盡量提高邊緣反差值才能確保調制比級別達標。
5.反射率比(Rmin/Rmax)
反射率比即最低的條反射率與最高的空反射率的比值,這一參數主要限制條的反射率大小,只有兩個評價標準,4.0級(A)Rmin/Rmax≤50%、0級(F)Rmin/Rmax >50%。
6.缺陷度(Defect)
缺陷度是指最大單元反射率的非均勻度(ERNmax,主要是指條碼區域內條或空中的某一個單元因印刷缺陷造成反射率不均勻度的最大值)與符號反差的比值,是評價整個條碼區域內條和空不規則的情況。缺陷度有五個評價標準:4.0級(A)Defect≤15%、3.0級(B)Defect≤20%、2.0級(C)Defect≤25%、1.0級(D)Defect≤30%、0級(F)Defect<30%。在印刷鐳射紙類(特別是光柱鐳射紙)時,缺陷度是影響條碼級別的一個重要指標,時常會出現缺陷度不合格的現象。通常條的黑墨和空的白墨印刷平實、遮蓋較好時缺陷度才能達到要求,反之則會嚴重降低條碼級別。
7.可譯碼度(Decodability)
可譯碼度是評價條碼尺寸測量偏差的指標,有五個評價標準:4.0級(A)≥62%、3.0級(B)≥50%、2.0級(C)≥37%、1.0級(D)≥25%、0級(F)<25%。在印刷過程中,條碼中各個條或空的尺寸偏差較大,或由于條套準偏差造成空區域寬度不夠,均會導致可譯碼度級別降低,從而影響條碼級別。尺寸偏差越小,可譯碼度級別越高。
煙包條碼等級的評判由以上評判標準中的最低等級來決定。
不同承印材料的煙包條碼控制
由于煙包承印材料存在較大的差異,因此在實際印刷過程中會對條碼印刷質量產生較大影響。一般而言,根據煙包條碼級別的難易程度,條碼印刷由易到難的承印材料大致為:白卡紙和玻璃卡紙類、金銀卡紙類、鐳射卡紙類。
1.白卡紙和玻璃卡紙類
白卡紙和玻璃卡紙類屬于較為普通的承印材料,在這類普通紙張上印刷條碼后,空(白墨)的反射率基本上保持在70%左右,且不受印刷油墨質量和性能的限制。通常情況下,煙包條碼級別都能控制在4.0級。
2.金銀卡紙類
金銀卡紙類屬于金屬紙張,紙張表面具有較強的金屬光澤和較高的亮度。為確保煙包條碼級別達到印刷要求,通常會在空區域印刷上遮蓋力較強的白墨,以使該區域具有足夠的反射率。
在實際印刷過程中,通常采用印刷兩次白墨的方式來增加白墨的遮蓋力和提高白墨的反射率,以確保煙包條碼有足夠的符號反差,以及最大限度地減少由于白墨遮蓋不平實使單元反射率非均勻度增大,從而導致條碼缺陷度不合格的問題。
3.激光鐳射紙類
由于激光鐳射紙類具有絢麗多彩的效果,目前已在大部分中高檔煙包生產中得以應用。但是這類紙張卻給條碼印刷帶來了極大的困擾,尤其是在光柱鐳射紙上印刷時,由于光柱鐳射效果是通過在紙張表面進行壓紋處理,使紙張表面入射光線產生多角度的反射而達到的,而紙張表面的壓紋會使光的反射率非常不規則,從而改變條和空的反射角度,在印刷時就容易引起條和空印刷不實,透出紙張底色,從而導致條碼檢測時符號反差、調制比、缺陷度等評價指標易出現不合格的問題,特別是缺陷度這一項指標通常是造成煙包條碼不合格的重要因素之一。
煙包條碼達標的措施
為保證煙包條碼的印刷級別達到要求,通常可采用以下兩種方法。
(1)采用印刷二組或三組白墨的方式,增加白墨的遮蓋力,彌補紙張表面高低不平的現象,使條碼印刷后,空區域的白墨墨層基本保持在同一平面上,從而降低條碼的缺陷度。如果發生因條的黑墨反射率較高而導致條碼缺陷度不合格時,也可考慮采用印刷二組黑墨的方式,降低條碼的反射率。
(2)在印刷過程中,白墨機組應使用UV燈固化,采用濕壓干的方式進行生產,從而使墨層轉移平實,白墨遮蓋力更好。
條碼印刷中需要注意的問題
一般情況下,煙包條碼印刷采用膠印方式即可滿足客戶較高的質量要求,但由于膠印工藝的水墨平衡較難控制,因印刷過程中油墨的穩定性較差,因此經常會出現以下幾種問題,對此操作人員需要加以注意。
1.上墨量較小導致的條碼不合格
停機觀察印版和橡皮布表面的墨量,如果出現無油墨或油墨較少時,說明上墨量較小,主要原因有以下幾種。
(1)印版表面水分過大。印刷過程中觀察印版表面是否發亮,若是,則說明印版表面水分較大,需降低用水量。
(2)油墨黏度高,傳遞性不好。使用墨鏟觀察墨斗中油墨黏度是否較高,并注意聽印刷過程中油墨轉移時墨絲撕裂的聲音是否較大,若是,則說明油墨黏度較高,可加入適量調墨油,以降低油墨黏度。
(3)墨漬堵塞墨斗輥造成下墨不好。觀察墨斗輥表面墨層厚度是否正常,有無拉絲現象,若有,則說明墨漬堵塞嚴重,此時需更換新墨斗片。
2.油墨轉移不好導致的條碼不合格
使用放大鏡觀察墨層是否出現針孔現象,當墨層較厚且出現針孔現象,則說明油墨轉移不好,主要原因有以下幾種。
(1)印版磨損嚴重。仔細檢查印版,若其空白部分因磨損而發亮且亮度較大,或印版圖文部分不上墨時,則說明印版磨損嚴重,需更換新版。
(2)橡皮布轉移效果較差。檢查橡皮布,若其老化較嚴重且油墨轉移量不充分時,需更換新橡皮布。
以上兩種情況是煙包條碼印刷過程中經常會遇到的,需認真分析原因后,方可實施解決方案。此外,還有以下兩方面值得注意。
一方面,注意墨層是否平實,有無拉絲堆墨現象。當白墨墨層太厚時會出現堆墨現象,造成空區域產生漫反射,影響光的正常反射,從而導致條碼調制比、缺陷度不合格;當黑墨墨層太厚時則會產生拉絲現象,導致條碼缺陷度不合格,亦會影響黑墨的固化和附著效果,還會使產品背面出現粘臟。
另一方面,印刷過程中防止因條出現重影而導致條碼尺寸精度變差,進而導致條碼調制比、缺陷度等指標不合格。
煙包條碼的印刷質量要求比較嚴格,只有熟悉各項條碼評判指標,熟練掌握影響條碼級別的處理方法,在印刷過程中做到精細操作,勤抽樣、勤檢測,才能確保煙包條碼的質量穩定、合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