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昱昊

摘 要:高壓客戶的用電管理切實關系著電網的安全穩定運行,也是供電企業優質服務的重點,而客戶進網作業電工是客戶用電管理的核心因素。電工取證后的管理與服務,長期以來一直是一個盲區:沒有相關措施監管和指導客戶電工的作業行為,電工隊伍自身的業務技能水平也良莠不齊。廈門供電公司以服務電力客戶為宗旨,多維度構建電工管理與服務新型平臺,實現了對電工的全過程管理和服務,從而提升了客戶的用電管理水平。
關鍵詞:電工管理;服務平臺;高壓客戶;用電管理
中圖分類號:TM72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8937(2016)24-0157-02
1 客戶用電管理的現狀
首先,從事電工作業的人員來看,普遍存在著文化素質偏低、安全意識較弱、操作能力不強、缺乏事故隱患排查及事故應急處理的能力、從業人員流動性較大等問題。其次,電工隊伍逐漸壯大,目前廈門區域電工共有約1.4萬人,每年新取證電工培訓約1500人。第三,現有的電工管理中,僅有進網作業取證和電工資格復審的單一環節,對電工取證后的作業行為和技能水平沒有長效機制進行監督和指導,導致供用電雙方均存在較大安全風險。
據統計,2014年廈門地區共發生電力客戶側故障446起,其中波及公共電網的79起,造成直接經濟損失近2 000萬元。因電工管理缺位造成的客戶側用電管理水平不高,直接影響了客戶的安全可靠用電和電網的穩定運行。
2 提升的策略
在電工管理方面,建立電工管理相關機制,加強對客戶電工作業行為的監督指導,避免因電工不當行為造成供用電雙方用電安全風險和經濟損失;在電工服務方面,以提高電工業務技能為目標,出臺多重舉措,加強供電企業對電工的培訓和交流。運用以服務電力客戶為宗旨、以提高客戶用電管理水平為導向、以多維度構建電工管理與服務新型平臺為手段的策略,以“六個一”(一場培訓、一個基地、一個網站、一份報紙、一項辦法、一項評定)為抓手,最終形成供用電雙方和諧共贏的局面。
3 具體措施
3.1 “一場培訓”——開展在崗電工繼續教育培訓工作
針對目前存在的進網作業電工管理側重于取證培訓,而取證后教育培訓相對薄弱的問題,廈門供電公司每年開展若干主題、針對不同領域的電工開展免費的技能培訓。2014年,廈門供電公司對廈門區域113家重要電力客戶、重點保障電力客戶以及106家電力大客戶的1 000余名電工進行試點培訓。培訓邀請了用電檢查、調度運行、配電維護、新能源發電、電氣設備試驗、電能質量等方面專家,對客戶電工進行配電室巡視維護、應急停電處理、自備電源維護、與調度發接令等方面的教學和指導。2015年,廈門供電公司舉辦了110 kV電力客戶用電安全管理培訓班,針對110 kV及以上的專變客戶電工進行了變電站房用電安全、電力調度管理、變電站值班與維護管理等方面培訓,在理論培訓的基礎上還增加了實際案例分析及變電站現場參觀教學等互動環節,旨在提升110 kV客戶電工的專業知識和實際操作水平。
3.2 “一個基地”——建設專業實訓基地,加強電工實操 技能水平
客戶電工在取證后日常操作機會較少,操作的熟練度不夠,在倒閘操作及事故應急處理過程中常常導致誤操作的發生。因此,建設模擬實訓基地,為客戶電工提供一個實操煅練的平臺,既是電工的迫切需求,也是供電企業實現安全管理的有力保障。廈門供電公司葉厝變實訓基地建設有一套完整的虛擬電網體系,即是電氣試驗、繼電保護調試、電纜故障探測安裝試驗、配網模擬操作、架空線路設備安裝、土建規范施工等專業人員的綜合型實訓基地,也同步作為電工技能的實訓及考試場所。
3.3 “一個網站”——建立“廈門電工服務網”網站
針對數量龐大的普通電力客戶電工,利用先進的信息化平臺實現對電工的全過程實時管理,也是非常重要的手段。經過前期市場調研,廈門供電公司建立了“廈門電工服務網”,旨在搭建一個供電企業與電工之間的在線互動平臺。
該網站分電工服務、電工管理兩大模塊。其中電工服務模塊主要包含信息公告、電力政策法規宣傳、進網作業電工取證報名、電工證遺失、變更申請辦理、電工市場、電工違章記分在線查詢、站內信息等七大功能。
同時,供電企業員工可以通過該網站核對進網作業電工證的真實性,在業擴中對電工資質進行把關。該網站的建立極大豐富了電工服務的內容,簡化了電工培訓及復審現場工作,實現了對客戶電工服務的實時化、全程化。
3.4 “一份報紙”——創辦《廈門電工之友》報
《廈門電工之友》報是福建省首份以電工為對象的報紙。創刊的宗旨是加強供用電雙方信息交流,提升廣大電工的理論技術水平,展示廈門電工精神風貌,借以營造穩定和諧的供用電環境。《廈門電工之友》報是廈門電工服務網的平面媒體,該報紙設有四個版面,第一版為品牌傳播與政策法規,介紹供用電政策信息,宣傳供電企業服務舉措;第二版為安全生產,介紹用電安全管理的相關政策和措施;第三版為技術園地,介紹各類電氣設備、節能節電等知識;第四版為互動平臺,用于來信答疑、優秀電工展示等。
3.5 “一項辦法”——制定電工違章記分管理辦法
現階段供電企業對電工管理未能深入,對客戶電工的違章行為停留在口頭告知、發放用電檢查通知書層面,缺少有效的監督管理機制。廈門供電公司探索效仿《機動車駕駛員交通違章記分辦法》的管理模式,制定了《國網廈門供電公司進網作業電工違章記分管理辦法(試行)》。辦法中規定了48種具體的電工違章行為,并依據違章行為嚴重程度,分為12分、6分、3分、2分、1分五檔,以三年為一個周期,試點采用記分制來監督管理電工日常工作行為。
同時,在廈門電工服務網后臺開發了電工違章記分管理模塊。用電檢查人員在日常工作中依據記分辦法,現場記錄并告知電工違章行為,并將電工違章行為記分情況錄入網站的電工管理模塊中。廈門供電公司定期將電工違章情況上報電工取證頒發部門,由其進行考核處理。
過上述管理模式的建立,督促客戶電工依法、遵規開展客戶側站房管理工作,對用電檢查現場管理的閉環,電工自身作業行為的規范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3.6 “一項評定”——制定星級電工評定辦法
為鼓勵電工提升自身技能水平,并為客戶選擇優秀電工提供重要依據,廈門供電公司與勞動部門聯合開展變配電值班工職業資格培訓鑒定工作(分初、中、高級),結合進網作業電工取證進行管理,制定了《國網廈門供電公司星級電工評定辦法(試行)》,根據電工技能水平及現場作業行為等綜合條件進行“星級電工”評定,并定期在廈門電工服務網、《廈門電工之友》報上公布星級電工名單,表彰三星級電工。通過對電工等級進行劃分,有利于電工技能水平的提高,同時讓用人單位有選擇性的對電工進行招聘,滿足不同層次的需求。
4 取得的成效
4.1 提升了企業自身管理水平
通過構建電工管理與服務平臺,填補了當前電工管理與服務的盲區,建立出臺了如下規章制度、信息系統:
①制定了《廈門電業局進網作業電工違章記分管理辦法(試行)》。
②建立進網作業電工管理與服務平臺,即廈門電工服務網。
③創辦了《廈門電工之友》報紙。
④制定了《國網廈門供電公司星級電工評定辦法(試行)》。
4.2 提升客戶用電管理水平
考慮到客戶用電管理水平較為抽象,難以直接予以評價,采用客戶電工配置數、客戶設備年檢率、客戶年平均故障數、客戶安全器具合格率、客戶自備電源配置率等五個參考指標作為廈門地區219戶重要客戶(大客戶)用電管理水平的評價指標。見表1。
實施新型的電工管理與服務的模式后,客戶的各項用電管理指標均有提升。
4.3 經濟效益估算
因為客戶用電管理水平提升,其經濟效益體現在多個方面。僅以客戶年平均故障數為例,在廈門地區219戶重要客戶(大客戶)中,往年的年平均故障數為19件,2015年則為8件。以每戶單次搶修費用2萬元,搶修時間為36小時,每小時經濟產值5萬元,每小時供電企業對每戶的售電量2 200 kWh估算:
①直接經濟效益。
節省搶修費用:2×(19-8)=22萬元
增加售電量:2 200×(19-8)×36=871 200 kW·h
增加售電收入:871 200×0.7=60.984萬元
合計直接經濟效益:22+60.984≈83萬元
②間接經濟效益。
減少客戶停電損失:5×(19-8)×36=1980萬元
以上數據僅為219戶重要客戶(大客戶)減少用電故障損失的經濟效益,推廣到廈門地區10200余家高壓客戶,預計在減少用電故障損失方面,將產生直接經濟效益700萬元,間接經濟效益4 800萬元。
5 結 語
作為高壓客戶用電管理的關鍵因素之一,高壓電工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通過多維度的構建電工管理與服務新型平臺,使客戶側用電管理水平得到了有效的提升,產生了良好的社會和經濟效益。
參考文獻:
[1] 周彥倫.組建電工智網委 推進智能電網設備研制[N].中國工業報,
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