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曉慧
海航:品牌“觸網”起飛
黃曉慧
在深刻貫徹國家“走出去”戰略過程中,海航集團鍛造了一個又一個世界級品牌
全球化浪潮下,互聯網革命給世界帶來了深刻的商業和社會變革。正所謂“日新者,日進也”,在激烈的時代變革之中求新、求進,是諸多中國企業的共同目標。海航集團在全球的布局與在各產業領域的創新探索,是當今中國企業發展轉型的一個縮影。
并購Seaco、Cronos、并購Allco、Avolon,并購瑞士Swissport,并購西班牙NH酒店、北美紅獅酒店,在深刻貫徹國家“走出去”戰略過程中,海航集團鍛造了一個又一個世界級品牌。
傳統商業實體向O2O城鄉商品流通平臺轉型;聚寶匯等網絡金融服務平臺躋身中國互聯網金融平臺第一梯隊;以云計算、大數據、投資基金為一體的創新科技平臺海航云科技,不斷探索創新業務發展空間;與Uber公司結盟,在全球范圍內打造整體化旅行服務和旅行大數據平臺。在國家“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政策號召下,海航集團播下了一顆又一顆創新的種子。
海航著力夯實自身現代服務業提供商的商業定位,在全球范圍內密集布點,初步形成了連通世界的民航、海運、金融租賃以及旅行服務網絡,服務于中國同世界間的貿易暢通、民心相通與資金融通。緊密依托我國的海外戰略和創新命題,海航的國際化進程和革新步伐進一步提速。
2015年6月30日,國家發改委曾與歐洲的空中客車公司多次討論將天津A320組裝生產線升級為A330,空客同意的前提是要完成70架飛機訂單。海航立即響應國家號召,向空客購買42架飛機。中國成為繼美國、歐洲之外的能總裝寬體客機的國家。

海南航空運行控制部全力保障航班運行正常
2015年9月,海航集團黨委書記、董事局主席陳峰等企業負責人訪美,與國航、東航、南航等一共簽下了300架、價值380億美元的飛機訂單。在2015年10月,海航宣布開通北京—曼徹斯特新航線,與英國航空發動機巨頭羅羅公司簽署了高達24億美元的民用飛機發動機選型及維修服務協議。
“海航應緊跟國家戰略,把握政策導向,抓住境外資產價格偏低的歷史機遇,加大境外資產配置;圍繞自身重點產業范圍,在‘一帶一路’沿線及美歐等地實施海外兼并收購,并充分與現有業務協同,提升國際化整體進度,利用全球資源壯大自身。”陳峰說。
總部位于瑞士的Swissport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航空地面服務及貨運服務運營商,2015年7月,海航集團全資收購了這家公司,結合之前在土耳其布局的MyTechnic和MyCargo等航空維修、貨運企業,海航使得其貫通歐亞的航空橋梁更加通暢,也有了更為得力的保障。海航著力夯實自身現代服務業提供商的商業定位,在全球范圍內密集布點,初步形成了連通世界的民航、海運、金融租賃以及旅行服務網絡,服務于中國同世界間的貿易暢通、民心相通與資金融通


海南航空第五次榮膺skytrax五星航空公司
2015年底,海航宣布入股巴西第三大航空公司藍色航空,并成為其第一大股東。中國與巴西同屬新興經濟體大國,兩國間的人員、商貿往來日漸增長,但卻缺少相應航線的通達。海航的這筆收購,將有望改變這種局面,進一步促進中國與南美洲之間的聯系。
伴隨著我國經濟影響力日益遍及全球,海航一直致力于發展同新興經濟體國家之間的航線聯系。早在2012年,海航就參與了加納AWA航空公司的籌建,開啟了我國航企在非洲發展業務的先河;同年海航對法國藍鷹航空的控股,則進一步建立起了中—歐—非之間的空中橋梁。
2015年,海航發起了對飛機租賃公司Avolon和海運集裝箱租賃公司Cronos的并購。這兩家企業在被海航收購前都分別是其行業內的領先企業。通過這兩起并購,海航進一步增強了旗下金融租賃業務的競爭力,完善了現代服務業的產業鏈布局。

《周易·革卦》:君子豹變,其文蔚也。指處在變革時期的個體,會像迅捷的豹子一樣聞風而動,順從時代的呼喚,實現自身的完美蛻變。
海航集團董事局主席陳峰曾表示,優秀的企業經營者不僅要善于順勢,還要能夠“預知時至”。他認為,目前在經濟全球化、互聯網革命深度改變社會的方方面面這一大背景下,全球范圍內的經濟格局進入了一個大動蕩、大變革的時代。在這樣的時代面前,海航必須要變中求進,不能落后于時代。
2015年8月,海航旗下西安民生宣布完成了資產重組,通過一系列資本化動作,西安民生將華麗轉身,從傳統零售商躍升至為全國性O2O城鄉商品流通平臺,抓住國家扶持“互聯網+流通”的機遇。海航此次資本運作的目的是要將西安民生,這一擁有著50年歷史的西部地區大型傳統零售業提供商,結合供銷大集的全國性實體經銷網絡、物流配送網絡,共同打造成為一家全國性“互聯網+流通”企業,構建體量巨大的O2O商業平臺。其瞄準的正是潛力巨大的三四線城市市場和農村市場,通過下沉到這一市場,企業和基層民眾將實現雙贏。
除了實體商業的轉型,擅長資本市場運作的海航,還結合互聯網技術,搭建起了聚寶匯等網絡金融服務平臺。2015年,聚寶匯的交易額度突破了110億元大關,躋身中國互聯網金融平臺第一梯隊。在海航所倚重的旅游行業中,互聯網轉型也在緊鑼密鼓地進行著。2015年12月,海航宣布收購互聯網旅行服務提供商途牛網,這為海航旅游今后實施融合線上線下兩個平臺進行發展的戰略做足了鋪墊。
不僅如此,立意求新的海航集團,還在加速打造一個以“云+”“智慧+”和投資基金為核心業務的創新科技平臺——海航云科技,探索創新業務的發展空間。海航云科技主打生態科技,核心是云計算和大數據,包括“云+”“智慧+”技術的應用。目前,海航云科技已經擁有近3000萬會員,每年有1.2億人次的旅客交易數據。未來,其還將對現有的客戶數據進行分析,運用云技術和大數據服務,為用戶提供極致的使用體驗。除此之外,海航云科技旗下創投公司還在海航集團內外部啟動對優質項目的甄選及孵化,截至目前,已成功孵化出了喆喆兔、小二租車等創業公司。
2015年兩會上,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要把“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打造成推動中國經濟繼續前行的“雙引擎”之一。海航集團正是將這種理念貫穿企業發展始終,線上線下加速“觸網”,用革新的力量鞭策海航集團不斷前行。
2015年7月,海航集團首次登榜《財富》世界500強,以營業收入25646.4百萬美元位列第464位。
早在創業初期,海航就立志于打造一家“受人尊敬的世界級企業”的目標。飛機聯通世界,酒店遍布全球,O2O商品流通體系扎根到基層的每一個角落,旅行、物流服務便捷通達,這是海航在互聯網時代背景下描繪出的宏偉發展前景。
海航企業文化的表述中,反復出現著一個概念就是人類新時期的商業文明。“始終把企業的一切行為跟社會的利益、他人利益連為一體,弘揚中國傳統文化的商道精神。” 陳峰說。
“計利當計天下之大利”是海航集團的商業格言。運用最新的技術成果,發展領先的商業業態,時刻保持與民生需求相聯動。一家企業,不僅要規劃好“商業模式”,更要看到社會發展的大局,方是最大的發展空間所在。
迄今,海航累計公益慈善總投入超過10億元人民幣。海航正在用實際行動反哺著社會。
十年間,海航無償為6000多名貧困的白內障患者送去光明,建造近100口“至善井”,解決20余萬人飲水困難,參與汶川救災、玉樹救災等,由此海航獲得一系列榮譽和社會肯定,“南南獎——企業社會責任獎”、“中國企業社會責任獎”、“中華慈善獎”等。與此同時,海航主動將利潤大幅回饋員工。讓利67億元啟動“安居工程”,為員工建設11000多套住房。通過“員工互助基金”、組織員工培訓、開展各類文體活動等累計投入80多億元為員工謀取福利,因此榮獲“中國最佳雇主”稱號。
不僅有不斷改革創新的銳氣,更要有心系家國社會的赤子之情。正是海航的這種精神底色,構成了推動企業發展進步的內生力量源泉。在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征程中做出更大的貢獻,也必將迎來自我更大的發展,這就是海航人的中國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