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特約撰稿人 仲實
蘇寧:引領農村電商消費風尚
本刊特約撰稿人 仲實
經過六年轉型,已經脫胎為互聯網零售企業的蘇寧,正在把農村電商市場作為發展重點

蘇寧超級年貨節媒體通報會
經過六年轉型,已經脫胎為互聯網零售企業的蘇寧,正在把農村電商市場作為發展重點;正如蘇寧董事長張近東所說,“農村市場的爭奪,蘇寧寸步不讓”。對蘇寧來說,一場農村電商的攻堅戰已經全面打響。
日銷售額近5萬元,月度買家數達到近千人,這是蘇寧第一家自營易購服務站開業以來的成績,它位于江蘇省宿遷市洋河區。2015年之內,和它一樣的店在三四級縣鎮及農村已達到1500家,未來五年,這個數字要達到一萬。
記憶中的農村市場是什么樣子?趕大集、沿街叫賣、走街串巷……很多人對這些古老事物的印象已經越來越模糊。數據顯示,2016年農村電商市場規模將達到4600億元,農村用戶手機上網的比例已達84.6%,高出城鎮5個百分點,網購用戶對網購的接受率超過八成。
農村電商毋庸置疑是一塊巨大的“蛋糕”。據了解,目前蘇寧下鄉已經有了一整套體系:蘇寧超市作為核心“出口”,承擔連接消費者和農戶、農產品基地的紐帶作用;金融(眾籌)為農業生產提供有效的資源輔助,并實現精準化營銷;蘇寧自建物流的輻射能力,將實現全國90%鄉鎮次日達,全面輻射全國6.8億農村人口。
中國有近7億農民,在這片電商“藍海”里還沒有絕對的領先者。這幾年農村很多進城打工的人學會了在互聯網上購物,這種現象為發展農村電商帶來了一個非常大的推動力。電商里面最大的成本是“引流成本”,蘇寧易購服務站就肩負了這樣一個重要使命。蘇寧各個大區的工作人員正忙著在當地圍繞店面去開發商戶、政企事業單位、村莊小區,做興趣點,發展會員;除此之外,他們還要常去找異業商戶(汽修店、五金店),和他們進行會員、資源置換,實現會員的相互引流。
蘇寧已經不愿意被繼續看做是一家家電零售商。近來該公司一直在對商品品類進行擴容,很多易購服務站開業的時候,非電器類的商品總數占比達到70%多。
最后一公里是決定未來農村電商的最大瓶頸。現在電商最大的物流成本不在一二級市場,而是在三四五六級市場。蘇寧易購服務站解決“最后一公里”的辦法是沿途開發、連片開發、串聯送貨。
懂農村才能更懂中國,伴隨著互聯網電子商務的“上山下鄉”,今年春節年貨市場也發生了一系列新的變化。新年伊始,蘇寧易購超級年貨節推出“超級買手計劃”,提前打響年貨大戰。
從東北的查干湖、長白山到海拔幾千米的青藏高原,再到海鮮云集的東南沿海。最近幾個月,蘇寧云商各事業部、大區總經理、蘇寧易購直營店店長等各個部門都很忙。根據蘇寧易購超級年貨節的“超級計劃”,蘇寧推出1000名“超級買手”到各地年味最地道的地區采集年貨,把全國各地的地道年貨搜羅到蘇寧易購超級年貨節的“美食地圖”上來。
據了解,此次蘇寧推出的“超級買手計劃”借鑒國外流行的“買手制”,要將包括公司高管、長期駐扎在農村鄉鎮的蘇寧易購直營店員工在內參與采銷環節的近千名員工培養成“超級買手”。
互聯網零售發展多年,但信息不對等的局面依然存在。城市人群想買到大山里的農村土貨非常困難,農民的消費水平提高了,但許多時候購買的洋品牌卻是山寨貨。而蘇寧的目的在于,通過培養一批了解用戶、熟悉商品、通曉渠道、擅長社交營銷的“超級買手”,把最具年味的商品,用最經濟實惠的方式呈現給消費者。
此次蘇寧易購超級年貨節中,蘇寧易購另一個“超級計劃”——力推土年味進城,洋年貨進村同樣引人矚目。
據了解,此次主打“土年味進城、洋年味進村”的蘇寧易購超級年味計劃在春節期間共推出了數千款地道年貨,“洋年貨”的加盟更讓消費者體驗了一把特別的“年味”。
新疆那拉提草原的羊腿、陜北的狗頭棗、陜西特產原料秦椒,從傳統的西北年味到查干湖冬魚、長白山山黑豬、東北松子這些地道的東北年味,原本藏在農村的地方年貨被蘇寧易購的“超級買手”挖掘出來,給不少早就吃膩了大魚大肉渴望換換口味的城市消費者,換了一份原生態的健康年夜飯菜單。來自農村的“野味”通過蘇寧的物流送到城市,受到了許多城市消費者的青睞。更重要的是,土年貨的暢銷也帶動了當地農民的增收致富。
“以前,我們湘西大山農家臘腸只是我們自己吃,沒想到通過這次蘇寧易購超級年貨節,我們的土特產能銷往全國,短短一周就賣了1000多斤,我認為這是送給我們農民最好的紅包。”參加蘇寧易購超級年貨節媒體通報會的一名湘西農民商戶代表表示。
而此次蘇寧易購超級年貨節期間,蘇寧易購更是通過1000多個覆蓋鄉鎮農村的直營店,組織全球超過300個海外優質品牌首次大規模進入農村市場,挪威鱈魚、墨西哥海參、新西蘭牛奶、馬來西亞熱帶水果等來自世界各地的“洋年貨”在春節期間也端上農民朋友的餐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