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特約撰稿人 延平
新松機器人:引領智能生活新智慧
本刊特約撰稿人 延平
智能生活無處不在,新松機器人通過持續(xù)創(chuàng)新,全力引領智能生活新智慧,致力讓更多消費者分享智能制造時代紅利

近幾年,“智能化”無處不在。智能、綠色已成為消費新風尚,智能電視、智能手機、智能手表、智能家居、智能汽車等產品正逐漸走進普通消費者家庭,消費領域正向“智能化”大步邁進。
一直埋首深耕機器人領域的沈陽新松機器人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新松機器人),緊緊抓住全球智能制造重大市場機遇,通過持續(xù)創(chuàng)新,全力爭奪機器人這顆“制造業(yè)皇冠頂端的明珠”,致力讓更多消費者分享智能制造時代紅利。
科幻電影里餐廳由機器人負責送餐,目前在國內已成為現實。這臺智能送餐機器人由沈陽新松機器人研發(fā),目前已經走進北京的餐廳正式“上班”。
送餐機器人語音識別采用了普通話發(fā)音。顧客在餐廳落座后,伴隨著“歡迎光臨”的問候,機器人會送上電子菜單。顧客有需要時可以按下按鈕,機器人就會報菜名,推薦餐廳特色菜、特價菜。
機器人會不會送錯菜呢?因送菜機器人采用導航系統(tǒng),定位準確度誤差單位以厘米計算。當機器人進入工作模式時,自己就可以識別出當前位置,并可以自主導航運動到目標位置上,自主完成遙控器下達的任務。
從顧客點餐到后廚送餐窗口出菜,只需要一個人工服務員把菜放到機器人手上,然后點擊按鈕,設置送到哪個桌子。機器人移動至餐桌旁時,語音提示顧客自取或者等服務員將菜品以及飲料端至座上。當菜品取走后,機器人語音提示顧客或服務員觸碰相關返回按鈕完成整套送餐任務。
智能送餐機器人也可模擬人類自主休息。機器人本身可以智能測試電量。當電量不足或一段時間沒有任務安排時,機器人將自己返回等待點或充電站進行能量補充,完全達到“員工”自主休息的模式,還避免了一旦人工忘了充電影響工作的局面。
新松機器人工作人員透露,自動充電功能其實在常見機器人身上已經可以實現了,比如現在很普及的掃地機器人,就可以在沒有任務或者電量不足時,自己返回充電。這種智能充電返回,只需要一個電量不足時自動返航的程序即可。
據新松機器人相關負責人透露,這個機器人基本上是國內首個實際上崗工作的送餐機器人,目前智能部分代替人工工作。
機器人的語音識別和既定工作程序還比較單一,不能識別除了點菜、取物品以外的命令。“比如說吃飯的時候,如果客人有一些非常規(guī)的要求或者沒有錄入的語音,機器人就不能提供服務了。”
二代智能機器人尚在研發(fā)中,主要針對更多的語音識別和擬人工作模式進行嘗試。除了智能送餐機器人外,高情感陪聊機器人和生活服務機器人也都在研發(fā)計劃中。

通用雪弗蘭Camaro作為“大黃蜂”的原型車,在科幻電影《變形金剛》上映后獲得超高人氣。但鮮有人知的是,通用總裝車間中,是中國新松機器人公司的AGV(無人制造)機器人幫其完成最后組裝。
更令新松人自豪的是,國內國外,汽車總裝只要用AGV模式的,幾乎都是新松的產品。新松機器人公司總裁曲道奎說,新松的工業(yè)機械手是國內龍頭,但AGV做到了全球領先。
據了解,新松從成立到如今,AGV相關知識產權種類數量達到80多項,已完成幾百個AGV工程數量,在這個領域已經保持了十多年的壟斷優(yōu)勢。
可以說,新松AGV機器人像一柄尖刀,刺破了國際機器人巨頭企業(yè)的壟斷大幕。早在1980年代,中國科學院沈陽自動化研究所在“863計劃”支持下開始布局計算機集成制造系統(tǒng)和智能機器人研究。
但讓這些技術積累走出實驗室的是1991年7月成立的中外合資沈陽金杯客車公司。當時,其生產線其它部分安裝完畢后,提供組裝設備的外國公司卻違約,導致整個生產線無法投入生產。處于絕境的沈陽金杯想到了同城好友——沈陽自動化所。
沈陽金杯希望用簡易機械裝置和人力配合的方法為汽車安裝發(fā)動機,但缺少智能化的自動跟蹤和起落設備而無法實現。“我們將生產線的要求介紹給專家。他們反復驗證,經過半年多時間就生產出了移動機器人。”時為金杯客車技術主管的曲剛回憶說。
“沈陽金杯總裝線運行成功之后,國內汽車廠商開始陸續(xù)嘗試用AGV完成汽車地盤合裝的模式。”沈陽新松機器人智能移動事業(yè)部副總經理王玉鵬表示,“當時國內汽車廠家大多用的是沈陽自動化所的產品。”在不斷的產業(yè)化過程中,沈陽自動化所的AGV技術日益升級。1995年,其設計的AGV產品出口到韓國三星航空株式會社。

新松推出的復合機器人為國內首創(chuàng),與國際領先的國外機器人廠商推出類似產品的時間幾乎同時,技術水平也相當,在精度、速度等指標上不相上下
得益于為沈陽金杯成功設計AGV組裝線和對三星的技術出口,新松公司剛剛成立就在AGV業(yè)界頗有名氣。然而,彼時的新松AGV還談不上行業(yè)冠軍。“因為AGV在汽車領域應用的規(guī)模很有限。很多小的汽車廠家甚至沒有充足資金建立AGV生產線。”王玉鵬說。
轉機在2006年來臨。中國汽車工業(yè)協(xié)會公布數據顯示,2006年我國汽車銷量超過720萬輛,同比增長超過25%,第一次超越日本成為僅次于美國的第二大汽車消費國。當年中國汽車行業(yè)利潤也取得強勁增長,較2005年增加46%至768億元人民幣,新松AGV生產線隨即大規(guī)模進入國內汽車行業(yè)。
“國外企業(yè)也想進入這個市場,但新松AGV更有優(yōu)勢。”王玉鵬信心十足。由于中國汽車企業(yè)常常根據市場銷售調整車型生產,外國公司提供的AGV總裝線難以適應這種變化。“我們可以根據客戶需求對產品進行改造并提供售后服務。此外,產品的價格也相差40%左右。”依靠技術、價格和本土服務優(yōu)勢,新松占領中國汽車總裝大約95%的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