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創
尹杭:公益創業破解人獸沖突
阿創
做公益9年,她所有的努力都是為了保護自然。
提起青藏高原,你會想起什么?
雪域高原的美麗風光,圣潔的雪山,博大神秘的藏文化,獨特的民族生活習俗……這些確實足夠吸引人,但如果放棄城市里的一切,在那里長年累月生活呢?或許很多人會打退堂鼓。
而尹杭,這個土生土長的北京四合院女孩兒,就真的選擇了放棄都市繁華,走進青藏高原,走進那份寒冷與孤寂,在那里放飛夢想。

北京女孩尹杭在青海為解決當地流浪狗問題而奔走。
“雪豹姑娘”、“人獸沖突的破解者”、“更尕翁姆”(藏語,意思是“人人都喜歡的姑娘”),這些是別人眼中的尹杭。而尹杭則說,自己不需要什么特別的稱謂,“只希望能做一個自己喜歡、無愧于心的人”。
尹杭是北京人。像大多數土生土長的北京姑娘一樣,她樂觀、率直,外表柔弱,內心卻是個十足的“女漢子”。喜歡旅游、游泳和素食,也熱愛自然。
中央民族大學生態學本科畢業后,她開始在自然之友工作。2009年起,她加入了山水自然保護中心,從事雪豹保護工作,長期駐扎在青海省的三江源地區。這里是長江、黃河、瀾滄江三條江的源頭,當地獨特的自然景觀、珍稀的野生動物、豐富的人文環境,都讓她癡迷。
對大自然的熱愛,促使她投身到環保事業中。從2011年起,尹杭所在的雪豹保護項目開始在囊謙縣的雪豹棲息地——前多村,與囊謙縣林業局、當地寺廟以及牧民,聯合開展“家畜保險基金”的嘗試。簡言之,就是通過讓當地牧民給牛羊買保險的方式建立社區基金,由社區基金來補償老百姓由于野生動物吃家畜帶來的損失。在此過程中,他們建立了和當地政府官員、寺廟僧人、社區老百姓的合作關系。
行動中,她逐漸認識到,藏區,這個被外界所認知的凈土,正在面臨著各方面的挑戰,環境問題是其中的縮影。環境保護的問題背后,是復雜的社會因素,包括政策、經濟、文化甚至宗教等。“比如,傳統觀念不允許買賣自家的狗,但由于藏獒經濟的興起,而發生著變化。在藏獒市場崩塌后,到處是被遺棄的流浪藏狗,由于體型大、生性兇猛又成為野生動物和人的另一個災難?!?/p>
漸漸地,她開始為那里不斷加劇的“人獸沖突”感到憂慮,也逐漸明確了自己工作的重心:關注“人獸關系”,關注關系的變化和變化產生的原因。
2014年8月,她從青海省民政廳拿到了省級民非注冊,標志著機構正式成立。
尹杭發起的“青海省雪境生態宣傳教育與研究中心”(以下簡稱“雪境”),現在重點關注問題的研究和解決方案。
“我們在關注野生動物面臨的威脅中,發現流浪狗捕食大量的鼠兔、旱獺等野生動物,而這些動物同時也是雪豹、棕熊的主要食物。還有視頻拍攝到流浪狗在和雪豹搶奪食物。流浪狗除了會和野生動物產生競爭外,我們更為擔憂的潛在風險是和野生動物的共患病。比如在國外,塞林格提的獅子因為和狗接觸而感染犬瘟熱,造成眾多野生獅子的直接死亡。這些都是觸目驚心的真實案例?!?/p>
因此,致力于藏區流浪狗問題的解決,成為“雪境”的工作重點。工作重心從“野生動物保護”轉移到“藏區流浪狗”,這是一個不小的跨度。有朋友質疑尹杭:你一個做野生動物保護的人,怎么關注起流浪狗問題來了?你們可不是保護機構,是動物福利機構。
“其實是什么樣的機構不重要,而是看他所需要解決的社會問題的目標是什么,是否能推動社會問題的解決。這些質疑也給我很多啟示,我們需要走到公眾面前,去聽到別人的聲音,也要讓更多人了解我們做事的初心。”尹杭說。
尹杭介紹,藏區流浪狗的產生有其特殊性。約十年前,藏獒產業興起,當地百姓看到了商機,比如玉樹縣甘達村當時60%的牧戶家養藏獒,但2010年之后,藏獒的價格開始走下坡路。很多狗因為品相不好、繁殖數量過多、經濟難以負擔而被遺棄,流浪狗問題也驟然加劇。同時,老百姓從游牧到定居,逐漸搬到了城鎮居住,一方面受到居住場所限制,沒有空間繼續養狗,另一方面沒有“養狗來照顧牛羊”的需求,這些都加劇了對狗的遺棄。另外,藏區不殺生的宗教信仰,也使流浪狗成為藏區對野生動物、對人的潛在威脅。
“有些村子的流浪狗數量達到二三百只。狗自身繁殖快的特點,也使這一人獸沖突升級。目前,有些藏區所流行的包蟲病和狗這個主要寄主密不可分?!币颊f。
“雪境”成立后,主要研究原游牧民族傳統中“人狗關系”的變化和發生變化的原因?;谠谇嗪S駱涞貐^流浪狗的調查研究,了解到當地老百姓缺乏對于狗可能傳播疾病的意識,他們編輯印刷了“我們為什么關注流浪狗”的手冊;基于當地人不殺生的信仰,尹杭和同事與當地寺廟、政府、村民合作,探討1200只流浪狗的解決方案,并對接專業的動物福利機構,嘗試用絕育的方法逐步減少流浪狗的數量,并啟動眾籌以支持流浪狗接種“狂犬”和疾病預防疫苗,減少傳播疾病風險。
尹杭說,所有的努力,都是為了保護自然。
32歲的她,做公益已經有9年時間了?!霸诠媛飞系?年里,我感恩身邊的同行者,尤其是當地的老百姓,每個人身體力行的努力,都是我前行的動力。青海擁有豐富多樣的自然環境,當地也有很多環境保護的社區小組,但還不被外界所知。如何基于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保護好大美青海,還需要更多保護機構的努力?!?/p>
作為“雪境”的發起人,尹杭很清楚自己的短板?!坝袝r候思維過于簡單,機構管理、運營、籌資等都需要進一步學習”,但是,她也了解自己的長處——“最擅長的事情是一顆保持學習的心態”。2016年,她完成了在英國肯特大學自然保護與社區發展的碩士學習,開始真正的公益創業。
由于“雪境”剛剛成立,尹杭坦言,找到項目資金是最棘手的難題。但讓她尤為感動的是,“雪境”的其他幾位創業伙伴,都能以志愿者的心態來做事,不計較一時的利益得失,踏踏實實地把項目進行下去。
今年,尹杭成為第六季創綠家,獲得項目資金支持。這對尹杭而言,意味著“一個真正創業時期的開啟”。她明白,創業路漫漫,但她有勇氣面對各方的挑戰,“希望基于對‘人與自然’關系的研究,通過支持本地人開展生態保護和可持續發展,促進雪山生態系統生活的人們與自然和諧相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