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 言,王 杰,張 鵬,張 雷
(1.云南省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云南昆明 650228;2.河海大學,江蘇南京 210098)
?
基于TRMM降水數據的云南干旱分析
曹 言1,王 杰1,張 鵬2,張 雷1
(1.云南省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云南昆明 650228;2.河海大學,江蘇南京 210098)
根據2008~2012年TRMM3B43降水數據,通過計算TRMM降水距平和累積降水距平,分析云南省不同時間尺度下干旱的時空分布特征。結果表明,云南省干旱受降水影響顯著,干旱主要發生在1、2、11和12月,其中特旱主要出現在11和12月,重旱主要出現在11、2、12和1月,中旱主要發生在12和2月,輕旱主要發生在2月,而在干旱頻發月份中,干旱主要出現在滇中和滇西南地區;從云南省干旱累計來看,干旱主要出現在10月~次年1月,且主要出現在滇中地區;TRMM數據可用于中長期的旱情監測與評估,相對站點實測數據更適合于大尺度空間上宏觀性的干旱監測。
TRMM;干旱;降水;時空分布;云南省
在全球變暖的背景下,極端氣候如干旱,其發生的頻次越來越多,且呈現出干旱強度大、影響范圍廣、持續時間長的特點[1-2]。云南省地處我國西南邊陲地帶,屬低緯度高原季風氣候區,加之境內特殊的地理、地質地貌環境,全省自然災害尤其是旱災頻發,旱災占云南省氣象災害的43%。2009年以來,云南持續5年干旱,其表現為持續時間長、干旱程度深、覆蓋范圍廣、影響及損失大的特點[3]。連續的干旱不但致使河流斷流,且導致土壤失墑嚴重,加之溫度的異常升高,農作物需水也增加,在云南省水利工程蓄水不足的條件下,對云南省農業增產及糧食安全造成了嚴重的影響[4]。因此,加強全省范圍內干旱監測預警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傳統的干旱監測往往是通過設置地面實測站點進行人工監測,這對氣象站點來說具有較高的精確性,但其數量有限,對大范圍的旱情監測和評估缺乏時效性和代表性,且需要耗費大量的人力、財力和物力,加之區域降水時空分布極不均勻,因此無法對區域干旱進行快速準確的監測。TRMM衛星是由美國國家宇航局和日本國家空間發展局共同研制,其空間覆蓋面廣,降水數據在時間和空間上較為連續,能夠補充氣象站點稀少地區的降水數據[5-6]。目前主要用于區域降水的空間結構以及季節變化等研究[7-10],如陳舉等[8]研究表明TRMM降雨資料能夠更好地體現降水時間和空間的變化、反映高大的山地地形對降雨分布的影響;楊紹鍔等[9]分析表明通過TRMM數據計算月降水量距平百分率與地面站點觀測數據沒有明顯差異,可作為旱情監測的有效手段。筆者選取2008~2012年TRMM3B43降水數據,利用地面站點觀測數據和衛星遙感數據相結合,通過計算TRMM降水距平和累積降水距平,分析不同時間尺度下云南省干旱的時空分布特征,為云南省干旱動態監測提供科學依據,同時對推廣衛星遙感數據在云南省干旱監測方面的應用具有一定的實用價值。
1.1TRMM數據TRMM衛星目前在各種星載傳感器中已成為獲取降水資料的首選[8]。該研究采用的TRMM降雨數據為云南省1998~2012年3B43數據產品,其中TRMM 3B43數據資料是由全球降水資料、全球格點雨量測量器資料和TRMM3B42合成的逐月平均全球格點化數據集[11]。利用MATLAB軟件,提取1998年1月~2012年12月的TRMM3B43降水速率層,之后通過降水速率(mm/h)乘以各月的總時間(h)生成月降水量格點數據。數據及相關說明文件可從NASA網站(http://mirador.gsfc.nasa.gov/)下載。
1.2降水距平百分率計算降水距平百分率能直觀反映降水異常引起的干旱,是表征某時段降水量較常年同期值偏多或偏少的重要指標之一,同時也是我國氣象干旱評估的主要參數之一[12-13]。某時段降水距平百分率(Pa)計算公式如下:
Pa=(Pi-P′)/P′
(1)
(2)
式中,Pa為降水距平百分率;Pi為某時段降水量;P′為計算研究時段多年同期平均降水量;n為1~30年,i=1,2,…,n。
1.3分析方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利行業標準》的旱情等級標準,對降水距平百分率與干旱等級關系進行了定義[14],根據月尺度、季尺度、年尺度的降水距平百分率將旱情劃分為無旱、輕旱、中旱、重旱和特旱5個等級。該研究以1998~2008年云南地區29個氣象站的月降水觀測數據為自變量,與其對應的TRMM各格點內的月降水數據為因變量,分別在年、季、月尺度上構建一元線性回歸方程,對TRMM3B43數據質量進行檢驗;在此基礎上根據2008~2012年TRMM3B43降水數據,通過公式(1)、(2)分別計算云南省不同時段TRMM降水距平百分率和累計降水距平百分率,利用ArcGIS軟件進行克里金插值,對照干旱等級標準分析2008~2012年云南省旱情的時空分布特征。
2.1TRMM數據的有效性分析從TRMM降水和站點實測降水的散點圖和線性回歸方程(圖1)可以看出,TRMM降水與實測降水數據存在顯著相關,其中月尺度上的相關系數達0.99以上,季尺度上的相關系數達0.92以上,年尺度上的相關系數達0.98以上。說明在宏觀性區域中,TRMM降水數據在干旱監測方面具有較好的可靠度,能夠彌補實測站點在全省性宏觀方面干旱監測的不足。

圖1 TRMM降水數據與站點實測值的相關性分析Fig.1 The correlation analysis of TRMM precipitation data with the site measured values
2.2基于TRMM的云南省干旱分析
2.2.1月尺度干旱時空分布特征。從圖2可以看出,云南省旱情出現受降水影響顯著,2008年干旱主要發生3、4、12月,其中12月干旱面積最大且旱情最嚴重,中旱和輕旱分別占全省面積的4.79%和18.91%;2009年干旱主要發生在1、2、3、5、10、11和12月,其中1和12月干旱面積最大,2、11和12月旱情最為嚴重,重旱和特旱的所占比例分別為6.70%、14.63%、20.28%和7.43%、2.20%、2.34%;2010年干旱主要發生在1、2、3和11月,其中1月干旱面積最大且旱情最為嚴重,特旱、重旱和中旱的所占比例分別為1.06%、22.91%和45.65%;2011年干旱主要發生在2、11和12月,其中2月干旱面積最大且旱情最為嚴重,重旱、中旱和輕旱的所占比例分別為15.95%、23.57%和49.47%;2012年除6~9月外,其余月份均發生不同程度的干旱,其中12和10月旱區面積最大,12月旱情最為嚴重,特旱、重旱和中旱的所占比例分別為11.59%、35.68%和22.55%。總體來看,云南省干旱發生頻次最多的月份主要集中在1、2、11和12月,該月份內降雨最少,發生干旱面積最大且旱情最嚴重。其中特旱主要出現在11和12月,重旱主要出現在11、2、12和1月,中旱主要發生在12和2月,輕旱主要發生在2月,而在降水最多的6~9月份干旱出現次數較少。
分析干旱頻發的11、12、1和2月云南省旱情空間分布特征(圖3)發現,干旱主要出現在滇中和滇西南地區,其旱情不僅出現時間最早,且旱情最嚴重。1月干旱主要分布在滇中北部和滇西南,特旱和重旱主要出現在滇中東北部和滇西南東部地區;2月干旱向東部和南部移動,主要分布在滇西南、滇中、滇東南和滇東北,特旱和重旱主要出現在滇西南的南部和東部;11月干旱主要分布在滇中、滇西南和滇西北地區,特旱和重旱主要出現在滇中東北部和滇西南東部地區;12月干旱范圍東部和南部擴大,主要分布在滇西南、滇東南和滇中,特旱和重旱主要出現在滇西南東部。
綜上所述,TRMM降水距平百分率表明云南旱情在時間和空間上的分布不均勻,從2009年以后干旱事件頻繁發生,旱區范圍擴大,且旱情有加劇的趨勢,其不僅與不同指數(如SPI、SPEI、TVDI)研究下的云南省干旱時空分布特征基本一致[15-18],也與云南省近幾年的實際情況基本相符。

圖2 2008~2012年云南省各月份干旱分布情況Fig.2 Distribution of drought in Yunnan Province during 2008-2012

圖3 干旱頻發月內旱情空間分布Fig.3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drought in drought prone months
2.2.2干旱累計時空分布特征。干旱作為一個緩慢的累積過程,某月的干旱程度不僅與當月的降水量有關,還與前期的降水量也相關[6]。分別計算2008年10月~2009年3月、2009年10月~2010年3月、2010年10月~2011年3月、2011年10月~2012年3月4個時段不同月份之間的累積降水距平百分率,從圖4可以看出,干旱主要出現在10月~次年1月,其出現干旱面積較大,且旱情較嚴重。其中2008年10月~2009年3月并無旱情;2009年10月~2010年3月干旱范圍最廣,旱情以中旱為主,2009年10月~2010年1月干旱范圍最廣,旱區面積占全省總面積的96.40%,其特旱、重旱和中旱的面積所占比例分別為2.88%、22.31%和51.77%;2010年10月~2011年3月僅部分地區出現輕旱;2011年10月~2012年3月出現干旱范圍較大,旱情以輕旱為主,2011年10月~2012年1月干旱范圍最廣,旱區面積占全省總面積的61.88%,其重旱、中旱和輕旱的面積所占比例分別為0.01%、16.30%和45.57%。
從圖5可以看出,2008年10月~2009年3月云南無旱情,2010年10月~2011年3月僅在滇西南南部和滇東南東部出現小面積輕旱,而全省其他地區均無旱情。2009年10月~2010年3月僅滇東北和滇西南部分地區未出現旱情,其余大部分地區出現中旱、重旱和特旱,其中重旱地區主要分布在滇西北、滇西南、滇中以及滇東南地區,滇中地區旱情最為嚴重,出現了特旱。2011年10月~2012年3月云南省大范圍呈現輕旱,滇中和滇西北地區出現中旱,其中滇中地區最為嚴重。
根據1998~2012年TRMM3B43降水數據,通過驗證TRMM數據的有效性,分別計算TRMM降水距平百分率和累積降水距平百分率,進而分析2008~2012年云南省干旱特征。結果表明,云南省干旱受降水影響顯著,干旱主要發生在降水最少的1、2、11和12月,其中特旱主要出現在11和12月,重旱主要出現在11、2、12和1月,中旱主要發生在12和2月,輕旱主要發生在2月,在降水最多的6~9月份干旱出現次數較少;在干旱頻發月份中,干旱主要出現在滇中和滇西南地區。從干旱累計時空分布特征來看,云南省干旱主要出現在10月~次年1月,主要出現在滇中地區,其干旱面積不僅最大,且旱情最為嚴重。TRMM數據在云南省具有較好的實用性,可用于全省大范圍的旱情監測。

圖4 2008~2012年干旱累計分布Fig.4 The cumulative distribution of drought during 2008-2012 year


圖5 2008~2012年云南省累積干旱空間分布Fig.5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cumulative drought in Yunnan Province during 2008-2012
[1] 葉篤正,黃榮輝.長江黃河流域旱澇規律和成因研究[M].濟南:山東科技出版社,1996:12-20.
[2] 國家防汛抗旱總指揮部,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利部.中國水旱災害公報:2010[M].北京:氣象出版社,2010:34-48.
[3] 謝應齊,楊子生.云南省農業自然災害區劃指標之探討[J].自然災害學報,1995,4(3):52-59.
[4] 秦劍,解明恩,劉瑜,等.云南氣象災害總論[M].北京:氣象出版社,2000:16-32.
[5] 季漩,羅毅.TRMM降水數據在中天山區域的精度評估分析[J].干旱區地理,2013,36(2):253-262.
[6] 李景剛,阮宏勛,李紀人,等.TRMM降水數據在氣象干旱監測中的應用研究[J].水文,2010,30(4):43-46.
[7] 李景剛,黃詩封,李紀人.TRMM數據在區域同期降水趨勢特征分析中應用[J].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學報,2012,10(2):98-104.
[8] 陳舉,施平,王東曉,等.TRMM衛星降雨雷達觀測的南海降雨空間結構和季節變化[J].地球科學進展,2005,20(1):29-35.
[9] 楊紹鍔,吳炳芳,熊雋,等.基于TRMM降水產品計算月降水量距平百分率[J].遙感應用,2010(5):62-66.
[10] 白愛娟,劉長海,劉曉東.TRMM多衛星降水分析資料揭示的青藏高原及其周邊地區夏季降水日變化[J].地球物理學報,2008,51(3):704-714.
[11] 張峰.川渝地區農業氣象干旱風險區劃與損失評估研究[D].杭州:浙江大學,2013.
[12] 韓海濤,胡文超,陳學君,等.三種氣象干旱指標的應用比較研究[J].干旱地區農業研究,2009,27(1):237-241,247.
[13] 臧文斌,阮本清,李景剛,等.基于TRMM降雨數據的西南地區特大氣象干旱分析[J].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學報,2010,8(2):97-106.
[14] 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利部.旱情等級標準:SL424—2008[S].北京: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2009.
[15] 段琪彩,張雷,周彩霞.近60年來云南省干旱災害變化特征[J].安徽農業科學,2015,43(18):228-231.
[16] 張雷,王杰,黃英,等.1961-2010年云南省基于SPEI的干旱變化特征分析[J].氣象與環境學報,2015,31(5):141-146.
[17] 王海,楊祖祥,王麟,等.TVDI在云南2009/2010年干旱監測中的應用[J].云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4,36(1):59-65.
[18] 李振.云南省干旱發生時空特征研究[D].昆明:昆明理工大學,2014:35-40.
Analysis on Drought in Yunnan Based on TRMM Precipitation Data
CAO Yan1, WANG Jie1, ZHANG Peng2et al
(1. Yunnan Institute of Water Resources and Hydropower Research, Kunming, Yunnan 650228; 2. Hohai University, Nanjing, Jiangsu 210098)
Based on the TRMM3B43 precipitation data from 2008 to 2012, TRMM precipitation anomaly and accumulated precipitation anomaly was calculated to study temporal and spatial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drought in Yunnan Province in different time scale.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precipitation was the main factor affecting drought in Yunnan Province, drought mainly occurred in Feb., Jan., Nov. and Dec., the special drought mainly occurred in Nov. and Dec., the heavy drought mainly occurred in Nov., Feb., Dec. and Jan., the moderate drought mainly occurred in Dec. and Feb., the light drought mainly occurred in Feb., in the drought prone months, the drought mainly happend in central area of Yunnan and southwestern Yunnan; From the cumulative drought in Yunnan Province, the drought mainly occurred from Oct. to Jan. Of next year and mainly happend in central area of Yunnan; TRMM data can be used for medium and long-term drought monitoring. TRMM data are more suitable than measured data in wide-range drought monitoring.
TRMM; Drought; Precipitation; Spatial and temporal distribution; Yunnan Province
云南省科技計劃項目(2012CA021)。
曹言(1987- ),男,陜西戶縣人,工程師,碩士,從事水文水資源及遙感等研究。
2016-06-23
S 16
A
0517-6611(2016)24-19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