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新興縣車崗鎮衛生院(527425)廖龍生
高血壓是臨床上非常常見的心腦血管疾病之一[1]。隨著我國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肥胖型的高血壓患者也非常多見。肥胖不僅是高血壓的危險因素,同時也會影響血壓的有效控制[2]。故臨床上針對肥胖的高血壓患者一方面要選擇合適的降壓藥物,另一方面也需要聯用適當的減輕肥胖的藥物。我院近期研究了采用氨氯地平聯合二甲雙胍治療肥胖型輕中度高血壓的療效,現將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病例選擇從2 0 1 3年5月~2014年6月于我院就診的102例肥胖型輕中度高血壓患者。患者均滿足肥胖型輕中度高血壓判定標準[3],排除嚴重心力系統、肝腎衰竭、肺部及精神方面疾病的患者。根據治療方法的不同,簡單隨機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實驗組51例,其中男35例,女16例,年齡49~71歲,平均為58.7±6.3歲,病程2~10年,平均病程4.9±3.1年,體重指數28~33kg/m2,平均為30.66±3.15kg/m2,對照組51例,其中男36例,女15例,年齡49~72歲,平均為58.8±6.2歲,病程2~11年,平均病程5.1±3.0年,體重指數28~33 kg/m2,平均為30.71±3.14 kg/m2,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病程及體重指數等一般資料對比,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附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降壓效果的比較

附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脂指標和血糖指標改善情況(n=51)

附表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體重相關指標改善情況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給予氨氯地平治療:氨氯地平(國藥準字H20113511,湖南千金協力藥業有限公司生產)2.5mg,每日1次口服;實驗組在對照組患者的基礎上聯合二甲雙胍治療:氨氯地平2.5mg,每日1次口服,二甲雙胍(國藥準字H11020726,北京雙鶴藥業股份有限公司生產)0.75克,每日一次,隨餐服用。
1.3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13.0進行數據統計,P<0.05時,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及降壓效果的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者的血壓值無意義(P>0.0 5),治療后血壓降低(P<0.05),且實驗組患者的改善優于對照組(P<0.05),見附表1。
2.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脂指標和血糖指標改善情況 實驗組患者的血糖、血脂相關指標均改善(P<0.05),且實驗組改善情況優于對照組(P<0.05),見附表2。
2.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體重相關指標改善情況 治療前兩組患者的WHR和BMI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改善(P<0.05),且實驗組患者的改善優于對照組(P<0.05),見附表3。
肥胖現象在我國越來越常見,具體的發病機制不詳,但肥胖卻是許多疾病,包括冠心病、2型糖尿病、高血脂、高血壓、急性腦卒中等的危險因素。其中肥胖與高血壓的發病機制也有一定的聯系[3]。許多肥胖高血壓患者對于降壓藥物不敏感,故越來越多的醫師考慮可能通過控制患者的體重來對降壓產生一定的效果。
許多醫師發現氨氯地平聯合二甲雙胍治療肥胖型輕中度高血壓有一定的臨床療效,且安全性也比較好。故此我院結合自身病例也分析了這兩種藥物聯合使用在治療肥胖型輕中度高血壓的效果情況,結果發現:①聯合用藥組患者在血壓控制方面更加理想,患者的血壓均控制比較穩定,說明聯合用藥確實效果顯著,且對患者其他的指標,比如血脂和血糖也有很好的調節作用,有效地降低了血糖和血脂指標,但下降并未引起低血脂和低血糖的極限,說明二甲雙胍在配合氨氯地平降壓時可以調節代謝,但不會引起代謝的紊亂;②聯合用藥組患者的BMI和WHR也明顯降低,該結果與侯麗萍等醫師的研究結果類似,證明了聯合二甲雙胍可以適當的減輕患者的體重,這也可能與起到更顯著的降壓有關系。③聯合用藥無明顯不良反應,用藥安全。二甲雙胍是一種雙胍類的降糖藥物,抑制肝糖輸出,增強外周組織對胰島素的敏感性而降糖。近幾年來研究發現,二甲雙胍還具有調節血脂及降低體重的作用,尤其減少腹部脂肪方面,故臨床上許多醫師選擇二甲雙胍聯合降低體重。本次選用二甲雙胍聯合氨氯地平治療肥胖型輕中度高血壓的機制不是很明確,有效的降壓機制可能與二甲雙胍改善胰島素抵抗,進而影響神經內分泌的調節有關,期待大規模多中心的隨機對照試驗以進行微觀分子機制的研究,但是本次結果可以為臨床提供一種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