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起東:直面地球的顫抖

圖/中國地震局官網
鄧起東,男,1938年出生,湖南雙峰人,構造地質學家和地震學家。1961年畢業于中南礦冶學院地質系。曾任中國地震局地質研究所副所長和學位評定委員會主任、名譽主任,現任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中國地質學會和中國地震學會理事、中國地震學會地震地質專業委員會主任。2003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
鄧起東長期從事活動構造、地震地質和工程地震研究,對我國華北、天山、阿爾泰山和青藏高原的活動構造和大地震區地震構造有深入研究。對走滑、擠壓和拉張等不同類型構造的幾何學、運動學和形成機制有創造性發展。建立和發展了活動構造大比例尺填圖技術,發展了古地震研究,領導了全國活動構造地質填圖和研究工作,推進了定量活動構造學研究。系統編制了我國活動構造圖,總結了我國活動構造和應力場特征,提出了新的運動學和動力學模式。主編的我國第一份經國家批準使用的地震烈度區劃圖,成為全國抗震設防標準。完成了大量城市和大中型工程活動構造及地震安全性評價工作,為國家經濟建設作出了重要貢獻。
先后出版專著13部,發表論文200余篇,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國家地震局科技進步一、二等獎5項,三等獎5項,1991年獲第二屆李四光地質科學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