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子湖



你坐過綠皮火車嗎?你是否記得在綠皮車廂里遇到過的形形色色的普通人?是否還記得曾經經歷過的帶著酸澀和溫暖的故事?
許多人心中都有一個流浪的夢,一種離開的情懷,是背起行囊就出發,是仗劍走天涯,而火車正好承載了關于離開和遠行的意義,仿佛站在火車邊上,就已開始流浪。在一個地方呆久了,心里總想著遠方,或惦記著什么時候出走一下……
自上世紀90年代開始,我國鐵路經過數次大提速,鐵路線路和列車迎來更新換代,車速緩慢、設備落后、人滿為患的綠皮火車逐步被快速列車取代,它的身影正逐步從主要鐵路干線上消失。而那些坐著綠皮火車“咣當咣當”地慢到地老天荒的舊時光,也一并晃進了歲月的洪流。
綠皮火車承載著太多人的時光旅程,對于許多有過異地求學、打工或出差經歷的中國人而言,綠皮火車扮演著重要角色。乘坐綠皮火車的旅程雖然很難稱之為美好的回憶,但卻是某種難以舍去的情懷。
綠皮火車雖然緩慢、擁擠、臟亂,吵吵嚷嚷,還混雜著各種復雜的氣味,但是它承載著許多人的詩和遠方。綠皮火車的“慢”讓我們有更多的時間去觀看記錄,去更深入地體驗、感悟生活的過程。在那些幾十年不變的線路上,在那些現在已經不再??康男≌旧?,綠皮火車印刻下億萬個普通中國人為了生活和家庭奔波的心路歷程。
列車有時會晚點,在某個不知名的地方停留半天。無論你如何急躁焦慮,它還是那樣,晃動著沉重的身軀,敲起咣咣的鼓點,按自己的節奏蹣跚。旅途很長,有很多的中轉。
坐車煩了的時候,可以在某一個站點停留時下車走走,點一根煙,不敢走遠,吸一口空氣,看一看月臺的風景,但終究還要回到車上。
現代人追求前行的腳步越來越快,綠皮火車慢生活的方式被逐步取代淘汰,然而綠皮火車上那人與人之間的溫情和感動,卻值得銘記和感懷。
于是,有個人用八年時間乘坐了三百多趟綠皮火車,感受擁擠、嘈雜和污濁,感受人與人之間的關愛與友善。他叫錢海峰,他以自己的方式來紀念一直癡迷的生活方式,同時也為世人哼唱了一曲綠皮火車時代終結的挽歌。
愛上綠皮火車,源于爆棚父愛
1995年5月,錢海峰的女兒出生了,看著襁褓之中粉嘟嘟的女兒,錢海峰心頭升騰起一種幸福的柔軟。他突然有了個想法:一定要記錄女兒成長的點點滴滴,等她長大成人后,送她一套完整的“人生故事”。
錢海峰用兩年的積蓄買了一臺美能達X-700膠片單反相機。對于他這個工薪族來說,這相當奢侈,但對于喜歡攝影、寵愛女兒的男人來說,這完全是值得的。從此,他成為女兒的專職攝影師,在給女兒拍照的過程中,他對攝影的熱愛更加濃厚。
錢海峰出生于知識分子家庭,高中畢業后,到無錫市一家酒店從事電工職業,刻苦鉆研的他很快成為單位的業務主管。由于工作關系,錢海峰很早就可以通過衛星電視看到《國家地理》等節目,時常被電視中的地質地貌風光和奇異的人文所吸引。他當時幻想,等自己有錢了也要云游世界,拍盡天下美景??墒清X海峰的工資只夠家庭日常開銷,哪敢付諸行動。
女兒稍大一些后,錢海峰有更多自主的時間,于是他背上挎包在就近的景點拍攝風光。一次外拍歸來,女兒擺弄相機看到里面的照片,稚言稚語地說:“爸爸!你好能干啊,照片真美。”女兒有些夸張的語氣,給錢海峰帶來許多自信。
喜歡旅游的錢海峰,從2006年開始背包獨行,到外地拍攝。為了節約成本,他選擇乘坐綠皮火車出行,這樣可以花最少的錢去更多更遠的地方。這樣一晃就是兩年,四處游走地胡亂拍攝并沒有明確的主題,錢海峰的攝影創作陷入迷茫。
2008年1月的一天,錢海峰隨手拿起一本攝影雜志認真翻閱起來,他被一組專題深深吸引了。那是我國著名攝影家王福春拍攝的《火車上的中國人》,在王福春的鏡頭中,火車不是交通工具,而是一個充滿生活味道的社會。這些影像如同給錢海峰打了興奮劑,他回憶起自己乘坐綠皮火車的經歷,一下子找到了攝影創作的角度和主題。
從那以后,記錄火車上的生活成為錢海峰攝影的主要章節。于是,錢海峰扛著相機,坐著“咣當咣當”的綠皮火車,開始經歷許多酸澀但卻溫暖的故事。
綠皮火車上的底層臉譜
綠皮火車車體外表以綠色為主并配以黃色的條帶,俗稱“綠皮車”。它設施簡陋,沒有空調,夏天靠車頂的電扇和可以打開的車窗降溫,冬天靠用燒煤的鍋爐供暖,旅客喝的水也是靠鍋爐燒的,便宜的票價讓它成為許多人出行的首選。一提到綠皮火車,自然就會想到扛著塑料編織袋的農民工兄弟和衣著普通的低收入者。
漫長的旅程,有些人會下車,又有新的乘客上車。下車的人中,有你生命中的匆匆過客,也有朋友和親人。有些告別,一別永不會再見;有些告別,是一輩子的紐帶和牽掛。
還有的時候,自己成為那個下車的人,不得不揮別前路陪伴的親朋,帶著自己的不舍與感恩,帶著他們的期許與送別。
2011年2月初,錢海峰坐著綠皮火車來到青海澤庫大草原,偶遇了一場藏族的法會。那是一個遠離縣城的草原,參加法會的人都自己帶著帳篷。錢海峰晚上找不到住宿,活佛的司機更登索南在他們很小的帳篷里硬是擠出空間給他安排了一個鋪位。由于海拔高,加上白天拍攝勞累,錢海峰晚上有點高原反應,頭重腳輕病懨懨的。為了防止意外發生,第二天一大早,更登索南專門開車把錢海峰送到可以攔到車的地方。到縣城的醫院一檢查,醫生責備道:“你是肺氣腫癥狀,多虧你及時來到醫院,否則有生命危險?!苯涍^七天的治療,病癥才消失。
這些年下來,錢海峰遇到過許多這樣的好心人。
一車一世界,緩慢行駛的綠皮火車上,一節車廂就是一個充滿生活的舞臺。車廂里裝滿了世間百態,有苦有樂,有甜有累,這里沒有刻意的安排,敞開的空間讓每個人一切的活動都展示在別人的眼皮底下,各種行為都是不經意的自然狀態。于是,錢海峰抓住乘客最放松的時候,拍攝最自然、最傳神的瞬間,一張張定格的畫面就變成了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