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嘉庚
三都縣立足實際,大力實施“22228”脫貧攻堅戰略行動,堅決打贏這場脫貧攻堅戰。
近年來,貴州省三都水族自治縣搶抓中央、省、州一系列機遇,緊扣產業發展、基礎設施建設、民生事業發展“三大主題”,深入推進扶貧攻堅“三年大會戰”,實施同步小康“六大工程”(即工業經濟大突破、山區民族特色城鎮化大提速、民族文化旅游大發展、山地高效農業大提升、基礎設施大改善、民生事業大提高),扶貧工作取得了明顯成效,減少貧困人口9.58萬人,全縣10個鄉鎮(行政區劃調整前)實現了“減貧摘帽”,貧困鄉鎮發生率由85.71%降至38.09%。
“十三五”時期,三都縣將圍繞“文化旅游生態經濟立縣”發展定位,緊扣建設水都、酒都、商都“新三都”和貴州南部旅游窗口的發展目標,發揮民族文化和生態環境兩大優勢,重點發展葡萄種植和生態鴿養殖兩大脫貧的主導產業,大力發展民族文化旅游業,把三都建成貴州南部旅游窗口。
“22228”脫貧攻堅戰略行動
三都縣是全國唯一的水族自治縣,總人口37萬人,其中少數民族人口占總人口的96.7%,水族人口占總人口的67%,全國60%以上的水族人口都聚居在這里。
經識別,目前全縣有8個鄉鎮屬貧困鄉鎮,146個貧困村26454戶8.12萬人處在貧困線以下,貧困鄉鎮發生率38.09%,貧困村發生率61.34%,是全州、全省乃至全國貧困人口比例最大的縣之一。
“陽春布德澤,萬物生光輝”,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扶貧、脫貧的措施和工作一定要精準,要因戶施策、因人施策,扶到點上、扶到根上。在扶貧的路上,不能落下一個貧困家庭,丟下一個貧困群眾。三都縣立足實際,大力實施“22228”脫貧攻堅戰略行動,堅決打贏這場脫貧攻堅戰。
第一個“2”,即發揮民族文化和生態環境兩大優勢,作為全國唯一的水族自治縣,水族文化具有唯一性、獨特性,加上優美的生態環境和豐富的水資源,這就是我們的兩大寶貝,也是我們后發快進的發展優勢所在。
第二個“2”,即夯實教育和衛生兩大基礎,這是實現全面小康的短板,我們加快推進全面深化改革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做強長板、補足短板。
第三個“2”,即發展葡萄種植和生態鴿養殖兩大脫貧產業,到2020年全縣葡萄種植面積達30萬畝以上,每畝收入實現6000元以上;從2016年起,利用三年時間把三都打造成為全國最大的生態鴿養殖縣,到2018年,實現年出欄生態鴿1000萬羽以上,村級集體經濟5萬元以上,貧困人口人均1萬元以上。
第四個“2”,即發揮兩大優勢、夯實兩大基礎、發展兩大產業,守好生態和發展兩條底線。
所謂“8”,就是到2018年最終實現8.12萬人的脫貧目標。
民生優先幸福水鄉
三都堅持民生優先發展戰略,以城鎮規劃為龍頭,推進六個統籌城鄉一體化,補足全面小康短板,構建民生幸福水鄉。
一是統籌城鄉教育一體化。按照學前教育要“擴”、義務教育要“優”、高中教育要“好”、職業教育要“大”、民族教育要“特”的發展思路,大力推進高中教育改革、職業教育擴展和優化中小學校布局調整,著力打造名校、名師、名生“三名”工程,積極探索混合所有制,讓每個孩子都能平等享有教育均衡和公平。
二是統籌城鄉醫療衛生一體化。堅持政府主導、城鄉統籌、部門協調、社會構建的思路,加快推進農村公共衛生和基本醫療事業發展,健全完善覆蓋城鄉的疾病預防控制、醫療救治、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預警和應急體系;加強縣級醫院、中心鎮醫療衛生機構建設,鞏固村(社區)衛生室在基層醫療預防保健中的基礎網底作用;推進醫療衛生改革,大力引進社會資本參與發展醫療衛生事業;建立城鄉衛生事業統籌發展的機制體制,讓群眾享受“小病不出村、常見病不出鎮、大病不出縣”的醫療服務。
三是統籌城鄉供水一體化。打破區域、打破界限,對全縣水資源實行規劃整體化、資源配置高效化、運營體系化、投入可持續化、管理專業化、權責一體化,切實解決城鄉供水保障問題和飲水安全問題,逐步實現縣城、各園區(鎮、街道)、農村供水一張網,實現同質、同網、同價。
四是統籌城鄉供電一體化。擴大電網改造面和供電覆蓋面,穩步推進農村電網電壓改造升級,扎實推進城鄉電網同步建設、城鄉供電優質服務同步開展,加快農村電網建設,堅持把城網與農網、城市供電服務與農村供電服務、城鎮客戶與農村客戶作為一個整體,同等對待、通盤考慮。
五是統籌城鄉公共交通一體化。規范縣城公交,加大站點等基礎設施建設,規范經營和服務標準,加大監管力度,切實為群眾創造安全、便捷、舒適的出行條件。
六是統籌城鄉公共服務一體化。探索金融支持和服務地方經濟發展新路,創新金融管理服務體制,統籌推進城鄉金融服務一體化;發展“三農”融資擔保和再擔保機構,擴大農業政策性保險覆蓋面;加快供銷社轉企步伐,開拓城鄉市場,實施農村現代流通網絡建設和綜合服務體系建設,逐步實現城鄉供銷一體化;推進廣播電視網絡、移動通信網絡村村通、戶戶通建設,力爭用5年時間實現城鄉信息網絡全覆蓋。
目前,我縣正積極推進“新三都”建設。以“水”為魂,打造水都,依托水民族、水生態,發展水經濟、水文化,圍繞水族文字、歷法、習俗、信仰四大特點,將“水族牌”做足、做深、做透、做廣,將“水”題材打造成為三都的世界名片。以“酒”為媒,打造酒都,依托酒文化、酒歷史,發展酒基地、酒貿易,為三都成為世界級的“酒都”奠定堅實基礎。以“商”為禮,打造商都,依托區位、生態優勢,圍繞人流、物流、信息流做文章,把三都建設成貴州南部,乃至全國西南內陸地區的物流、商貿、金融、交易中心。不久的將來,集“水”“酒”“商”為一身的新三都,將會以嶄新面貌展現在世人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