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海軍
滴滴漲價遭公眾吐槽,吃相難看的說法甚囂塵上。滴滴真是那個置補貼的承諾于不顧的“負心漢”嗎?不可否認,消費者用腳投票帶來的抗衡力量極其有限。
7月28日,《網絡預約出租汽車經營服務管理暫行辦法》出臺后,網約車“除罪化”成熱門話題,隨后的8月初,滴滴和優步的合并更是搶占了諸多媒體的頭條。而如今,人們漸漸發現滴滴和優步的合并似乎并不是個好消息,滴滴變了!
9月初,滴滴順風車上調了起步價,由10元漲至12元,每公里定價從1.3元上調至1.5元,漲幅約20%。這是近期滴滴繼快車漲價之后的又一個產品價格上調。滴滴收購優步中國之后在多個城市開始漲價。在北京、上海等地,滴滴快車的價格上漲了30%左右,每公里上漲了0.3元到0.6元。在廣州地區,滴滴快車、優步都有20%到30%的漲幅。
相對此前大張旗鼓的補貼和優惠動作,滴滴對于漲價似乎顯得尤為“低調”。這次明顯的價格調整,引發了媒體和公眾的強烈抗議,一時間關于滴滴吃相難看的說法甚囂塵上。滴滴置繼續補貼的承諾于不顧,有網友將其稱為無情的“負心漢”。而值得注意的是,滴滴合并優步之后已是市場中的絕對壟斷者,消費者用腳投票帶來的抗衡力量極其有限。
變臉?
據優步方面的資料顯示,為了搶占網約車市場這塊大蛋糕,僅2015年,滴滴就不惜燒錢40億美元,平均每周燒錢8000萬美元。優步燒錢更甚,滴滴主管公關的高級副總裁陶然曾經爆出,優步在中國平均一單補貼40元,是滴滴的4至5倍。
數據顯示,從今年6月底開始,滴滴在不同的城市展開了幅度不一的價格調整,在司機端,滴滴在北京將其對司機的補貼減少了36%,武漢、杭州等城市的司機端補貼降幅超過20%,大連、寧波等城市的司機端補貼降幅超過10%。另一方面,滴滴對乘客端開始普遍漲價。
據媒體報道,8月1日,滴滴收購優步中國后,滴滴漸進式地降低了乘客端和司機端的補貼,司機的收入受到的沖擊尤其大,以上海為例,司機普遍反映收入下降了30%~40%。
中國互聯網協會“互聯網+”研究咨詢中心副主任李易表示,漲價主要緣于滴滴、優步合并后的企業戰略推動。二者合并意味著網約車領域的市場寡頭趨勢甚至壟斷地位越來越明顯,直接帶來的影響將是一些城市用車價格上漲。
關于近期滴滴的價格調整,有人認為,這與其在網約車市場的占有率有關。滴滴出行和優步中國合并后,業內人士普遍認為,這場合并將讓中國打車軟件市場90%的份額集中到一個主體之下。商務部日前表示,正在根據相關法律法規對滴滴優步合并案依法進行反壟斷調查。
《民生周刊》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滴滴價格上調在乘客端遭到怨言的同時,司機群體也并未從中受益。修訂后的《出租汽車駕駛員從業資格管理規定》和《巡游出租汽車經營服務管理規定》明確,網約車司機和傳統出租車司機一樣要通過全國公共科目和區域科目考試取得從業資格證,并經出租汽車行政主管部門從業資格注冊后,方可從事出租汽車客運服務。
相關規定出臺以來,司機群體正形成兩極分化。滴滴方面表示,滴滴平臺的司機中75%為兼職,而按照上述規定,大部分兼職司機和車輛面臨被清除該行列的可能。沈陽的滴滴司機李師傅表示,目前兼職已經不賺錢了,因為平臺的獎勵門檻提高,兼職司機很難保證在線接單時間。面對更加嚴格的規定和考核,非職業專車司機將逐步退出。
差評?
關于消費者抱怨滴滴漲價,業內有聲音稱,滴滴此前因為補貼“燒”了數百億元,如今通過漲價補前期虧損的窟窿,也在情理之中。甚至說滴滴的價格超過了出租汽車,錯誤并不在滴滴,前期價格低廉是因為滴滴提供巨額補貼,是滴滴自己燒錢請乘客坐便宜車。
《民生周刊》記者在采訪中發現,持上述觀點的專家不在少數,有專家認為,正是因為滴滴和優步的勇敢燒錢,消費者們才能夠以低廉價格享受更干凈的汽車、更友善的態度,當然還有比出租便宜得多的價格。但是這種燒錢不是長久之計,滴滴和優步等平臺不是活雷鋒。所以逐漸降低補貼,無可厚非。一位業內人士對本刊記者說:“最近一年,滴滴一直在逐漸降低補貼,如果消費者因為不能再花極其低廉的價格而抱怨滴滴壟斷,這顯然不合情理?!?/p>
而在一些媒體眼中,這樣的理由顯然不能夠洗清滴滴和優步的壟斷之嫌。
新華日報評論員梅劍飛認為,滴滴和優步合并之后,極大改變了網絡約車固有的競爭格局。在滴滴和優步合并之前,中國市場是典型的兩家獨大,兩家可以形成充分競爭,乘客不喜歡滴滴,可以坐優步;你不喜歡優步還可以坐滴滴。但現在兩家合并之后,占據90%以上的市場份額,實際上剝奪了消費者的選擇權,這種格局一旦形成,想不謀利都難?!懊繂翁岣?元錢,滴滴就可以多獲得幾十億的利潤,面對龐大的市場,他有足夠的掌控權?!泵穭︼w說。
滴滴漲價也給相關部門出了一個難題,早在滴滴和優步合并之前,互聯網領域已經發生了多起合并的案例,如趕集網與58同城的合并、攜程與去哪兒的合并、美團與大眾點評的合并,上述這些事件相關部門都沒有啟動反壟斷調查。
與此前的合并案例不同,滴滴和優步的合并對乘客的影響更為直接而深遠。業內人表示,因為規模龐大加之關注度較高,對于合并后高達500億美金的估值,相關部門也不可能袖手旁觀。
中國互聯網協會分享經濟工作委員會專家委員朱巍此前表示,滴滴在市場價格方面還存在不少問題,它要時刻注意別人來攻擊它濫用壟斷地位。不過,“專車新政”指出專車和出租車要差異化經營,滴滴就必須定高于出租車的價格。
一位不愿具名的網約車平臺負責人表示,目前乘客對于網約車平臺的價格調整太過敏感。既要求優質服務、技術管理和安全保障,又希望企業貼錢去補貼司機和乘客,這種想法很荒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