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俊樂
摘要: 本文運用價值網理論,分析建筑行業中價值網的組織構成,建立一種基于價值網的BIM綜合應用模式,充分發揮BIM的集成化管理與協同工作的優勢,實現其在項目全壽命周期中的效益最大化。
Abstract: This article uses the theory of value network to analyze the composition of the value network in construction industry, and establishes the BIM application mode based on the value networks, which gives full play to the advantage of integrated management and collaborative work of BIM, to maximize BIM benefits in the whole life cycle of project.
關鍵詞: 建筑信息模型(BIM);價值網;BIM應用模式
Key words: 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 (BIM);value networks;BIM application mode
中圖分類號:F62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4311(2016)05-0047-03
0 引言
近年來,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簡稱BIM)作為一種新的建筑信息技術引起了國內外工程建設行業的廣泛關注,正在引發建筑行業一次史無前例的變革。國內外有關BIM的研究較多,與其有關的應用模式不斷增多,但是其應用情況仍不容樂觀。目前,BIM的應用主要集中在項目設計階段,用于項目的設計、展示、溝通與協作,以及結合4D(3D+時間)技術進行施工階段的進度顯示,在施工階段和運營維護管理階段,BIM并未得到廣泛應用。此外,由于項目各參與方的利益訴求不同,BIM的應用標準和目標各不相同,即使在項目的不同階段都存在BIM的應用,但相互之間缺乏溝通與合作,未能充分發揮BIM在項目全生命周期內的最大效益。
究其原因,主要是在建筑行業內缺乏BIM應用的統一標準,各項目參與方未能充分認識到BIM的價值和效益,沒有統一的BIM交付標準,沒有形成有效的BIM應用模式,導致BIM的應用僅限于滿足應用方自身的利益,項目參與方之間缺乏協同合作。目前BIM的應用僅限于項目的某個階段,未能實現在全生命周期中的應用,不能充分發揮BIM的價值。而價值網是以顧客為中心,各成員企業之間形成一個相互關聯的動態網絡,并通過網絡共享信息與資源來協調合作,它的這一特點正好有助于解決BIM應用中的協同問題。因此,本文通過分析建筑行業的價值網組織構成,建立一個以BIM為基礎的信息管理平臺,構建一種新型的BIM應用模式。
1 BIM的概念與價值網的內涵
BIM的思想產生于20世紀70年代,之后喬治亞理工學院的CharlesEastman及JerryLaiserin對BIM的概念進行了詳細界定。BIM是一個基于數字化和可視化的技術集成,并管理建設項目信息的方法,是數字技術在建筑行業的直接表達。采用BIM技術可以建立信息可視化模型,其集成了建筑、結構、設備等三維(3D)信息,同時也包含了其他與建設項目有關的信息。BIM技術可以有效地實現建設項目信息的3D表達,幫助設計方、施工方和業主方直觀、有效地理解建設項目設計情況,檢查設計空間沖突,輔助進行工料分析、結構分析、光照分析等,并可用于項目后期運營維護管理。
價值網的概念是于1997年由Mercer咨詢公司的著名顧問Adrian Slywotzky在其所著的《發現利潤區》(Profit Zone)中首次提出的。他指出,由于顧客的需求增加、國際互聯網的沖擊、以及市場高度競爭,企業應該改變事業設計,將傳統的價值鏈轉變為價值網。它是借助先進的電子商務技術,通過整合產業鏈構筑起來的一種以顧客為核心的價值創造體系,目的是滿足顧客日益多樣化、個性化和敏捷化的服務需求。與傳統管理對象的價值鏈與線性鏈狀模式的供應鏈不同,價值網是交互式的網絡關系,是由客戶、供應商、合作企業和它們之間的信息流構成的動態網絡。它是一種由真實的顧客需求所觸發,能夠快速可靠地對顧客偏好作出反應的一個網狀架構。價值網的概念突破了原有價值鏈的范疇,從更大的范圍內根據顧客需求來組成一個由各個相互協作企業所構成的虛擬價值網,為所有參與者都提供價值,并且參與者之間是基于相互協作的、數字化的網絡而運作的。
2 建筑行業價值網的構成
建筑行業價值網是從工程項目的全生命周期的角度來考慮,以業主為中心,并由其他項目參與方(工程咨詢方、設計方、施工方、監理、材料供應商、運營方等)共同協作構成。價值網中的各項目參與方之間具有相互作用的關系,這些相互關系將項目參與方連在一起,形成一個系統,最后建立一個價值網的協同管理平臺。價值網的管理平臺是建筑行業價值網中相關活動的外在表現,該管理平臺以業主的信息需求為驅動力,以實現工程項目的價值最大化為目標,通過信息的流動來實現各項目參與方之間的協同,并維系各項目參與方之間的均衡關系。建筑行業價值網的構成要素主要有:業主方、其他項目參與方、相互關系和價值網協作管理平臺。
2.1 業主方
在建筑行業價值網中,業主處于價值網的戰略核心,也是價值網創造價值的源泉。以業主為中心的建筑行業價值網中的所有價值創造都是以業主為中心,業主的價值是整個價值網的核心價值,價值網中的各種活動如勘察、設計、施工、采購及運營等都是由業主的需求來驅動。在價值網中,除了戰略核心外還有一個十分重要的組成部分,即價值網的組織者。在建筑行業中,由于產品的特殊性,業主不僅是價值網的核心,同時也可作價值網的組織者,本文就選取業主作為價值網的組織者。
2.2 其他項目參與方
從項目全生命周期角度考慮,除業主外建筑行業的價值網中的其他項目參與方包括:工程咨詢方、設計方、施工方、監理方、設備材料供應商、運營方等。
①工程咨詢方。以專業知識和技能為項目提供技術與管理服務的機構。常見的工程咨詢方有:招投標代理機構、造價咨詢機構及工程項目管理機構(代理業主)等,部分小型簡單項目的管理工作也可由業主自行承擔。
②設計方。按照國家的有關法規和規章,涉及工程建設項目的設計工作一般被劃分為方案設計、初步設計與施工圖設計三個階段,也被稱為工程建設項目設計的三個階段。
③施工方。狹義的施工方是指承擔項目產品建造責任的施工承包單位,廣義的施工方還包括了工程建設項目所需材料與設備的供貨承包單位,本文所涉及的施工方均指狹義的施工承包商。
④監理。根據國家的監理法規,對必須實施監理的工程建設項目,業主需委托具有相應資質的監理公司承擔項目的施工監理工作?,F實中,監理往往站在甲方的立場,是業主的代理人。
⑤材料供應商。負責施工過程中的所需的材料與設備的供應方,供應商的選擇可直接由業主指定,也可以由施工承包商自己選擇或公開招標選擇。
⑥運營方。在工程項目竣工交付后,負責項目日常運營和設施維護的機構,它可由業主擔任,或由業主委托專門的運營機構代為負責。
以上的項目參與方是建筑行業價值網中的主要成員,除此之外還有許多其他成員,如政府、金融機構等,共同以業主為核心組成穩定的價值網。
2.3 相互關系
建筑行業價值網組織結構模型中的相互關系將價值網中的項目參與方連接成一個動態的、有機的價值創造體系。價值網中的項目參與方與其他參與方之間都存在錯綜復雜的相互關系。價值網中各項目參與方的相互關系促進業主需求的實現,同時影響項目整體價值的創造。
2.4 價值網協作管理平臺
建筑行業價值網的組織結構模型中無論是業主的需求、項目參與方之間的相互關系還是價值網成員的運行現狀都需要有具體的實現平臺,使項目的最終使用者即業主方或運營方通過該平臺提出自己的想法和需求,實現信息的交流和共享,通過信息的流動使業主的需求被價值網中的所有參與方識別,更好地實現項目整體價值最大化。
3 基于價值網的BIM應用模式構建
根據價值網理論,建設項目中各參與方共同處在于一個價值網中,該價值網以滿足業主的最大需求為核心,以項目增值為目標。因此,可以構建一種基于價值網的BIM應用模式,使項目各參與方的目標和項目的總體目標保持一致。由于業主方在整個項目實施過程中有絕對的控制權,可在項目招標文件中要求項目各參與方采用BIM技術來輔助項目整個過程的管理,所以由業主方驅動更有助于BIM在項目全壽命周期內的應用,更有利于實現BIM效益最大化。因此,我們可以構建一種基于價值網的業主方驅動,多方協同的BIM應用模型,如圖1所示。
基于價值網的BIM應用模式的核心是組建一個由業主方主導,項目主要利益相關方共同參與的BIM協同管理團隊,該團隊由具有BIM相關專業知識、熟悉整個項目實施流程的員工組成,以項目的整體成功為目標,負責各參與方之間的信息溝通和協調。
在該模式下,各參與方之間的BIM應用不再是孤立的,在滿足自身需求,提高自身競爭力的同時,還需考慮到其他參與方的應用,如傳統設計方驅動的BIM應用往往僅限于3D設計方案和效果,用于設計投標。在設計方案得到建設單位認可后,不會對建立的3D模型進行細化,也不會用于設計的深入分析。但在該模式下,設計單位為了項目整體的利益,為了更好地滿足下游施工方的應用,需要進行深化設計。根據建筑行業價值網的分析,項目參與方連接成一個動態的、有機的價值創造體系,通過設計BIM合同條款來規定項目參與方的角色和職責,指導參與方的行為,鞏固相互之間的關系。
基于該BIM應用模式,可以建立一個數字化的多位一體的項目管理平臺。業主方通過項目管理平臺向各參與單位分別組建的工作團隊大量授權,以基于BIM的信息管理平臺為紐帶,各參與方的團隊內部上下級關系由傳統的發號施令者與被動執行者轉變為一種新型的組織扁平化的工作關系(見圖2)。在這種基于BIM的扁平化組織結構中,各參與方工作團隊均有參與工程項目決策的機會,各參與方有關工程項目建設的建議決策指令均通過項目管理平臺分析確定后發出,能充分發揮BIM技術在項目管理和決策中的作用,增加各參與方建設的積極性,提高團隊成員的獨立工作能力。
4 結語
本文對建筑行業中價值網進行了分析,提出了一種基于價值網理論的BIM綜合應用模式?;趦r值網的BIM應用模式是用系統的思想對建設項目中BIM應用的一次大膽探索,有利于BIM在建筑行業的廣泛推廣。在建設項目價值網中,各參與方按照項目整體價值最大化的原則相互銜接、融合以及動態互動,在關注自身價值實現的同時,更加關注價值網絡上各節點的聯系。在該應用模式中,以滿足業主最大需求為核心,以實現項目整體增值為目標,通過業主方驅動,其他參與方聯動的方式來保證項目參與方之間的BIM協同合作。同時,以BIM作為價值創造平臺和信息傳遞平臺,達到在項目參與方之間信息的共享,實現BIM在項目全壽命周期中的最大效益。
BIM發展戰略主要由三個部分組成:BIM應用、BIM工具、BIM標準,其中BIM應用面向的是項目,BIM工具面向的是用戶,BIM標準面向的是行業。未來,中國要加大BIM軟件的研發力度,盡快從國家層面出臺BIM使用標準,以此才能大力推動BIM在國內的廣泛應用,實現中國建筑行業信息化的更新換代。
參考文獻:
[1]趙彬,袁斯煌.基于業主驅動的BIM應用模式及效益評價研究.建筑經濟[J].2015,36(04):15-19.
[2]YESSIOS C I. Are we forgetting design? [EB/OL].2004.10.http//www.aecbytes. com/viewpoint/2004/issue_10.html.
[3]EASTMAN C M. Building product models:Computer environments supporting design and construction[M].Boca Raton,FL:CRC Press,1999.
[4]LAISERIN J. Comparing pommes and naranjas [EB/OL].(2002)http//www.laiserin.com/.
[5]何清華,錢麗麗,段運峰,李永奎.BIM在國內外應用的現狀及障礙研究[J].工程管理學報,2012,01:12-16.
[6]GUO H L,LI H,SKITMORE M. Life cycle managementof construction projects based on Virtual Prototypingtechnology[J].Journal of Management in Engineering,2010,26(1):41-47.
[7]李恒,郭紅領,黃霆,陳鏡源,陳景進.BIM在建設項目中應用模式研究[J].工程管理學報,2010,24(05):525-529.
[8]亞德里安·J,斯萊沃斯基,大衛·J.莫里森,勞倫斯·H·艾伯茨,保羅·G·克利福德.發現利潤區—戰略性企業設計為您帶來明天的利潤.凌曉東等譯,北京:中信出版社,2002.
[9]何飚,毛蘊詩.基于價值網理論的B2C商業模式組成要素研究——以德國電信為例[J].經濟問題探索,2014,04:154-160.
[10]Bovel·D,Martha·J.From Supply Chain to Value Net[J].Journal of Business Strategy,Jul/Aug 2000,21(04):2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