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拆書家(七)
——拆《此心光明萬物生》
小編有話說:在上一期的“小小拆書家”中,我們通過閱讀,了解了幾位世界著名女數學家的故事,她們那種不斷探索的精神,有沒有讓同學們感到震撼呢?在本期的閱讀中,我們又能學到什么呢?一起來看看吧!
完成本期的“拆解作業”,就有機會獲得這本《此心光明萬物生》!期待你的參與!
本期我們將要“拆解”的是于丹的《此心光明萬物生》一書?!伴喿x片段”中是于丹寫給女兒的一封成長書信,希望同學們也能從中有所收獲。
孩子,人要有常識,相信社會上最基礎的東西。人總是越長大,就變得越不屑,越覺得常識幼稚。你上幼兒園時堅信的那些道理,媽媽希望你長大以后也同樣堅信。一個人若是忘掉了幼兒園的規矩,往往是正處于特別狂妄和無知的時刻。
一只桶如果由長短不齊的板子箍起來,決定水容量的是哪塊板呢?對,是最短的那塊。常識就是我們的最短板。如果你對于這個世界的常識,包括自我生活各方面的指標,都能達到60分以上,你已經是一個好公民了。90分是生命的錦上添花,60分才是雪中送炭。我只是希望你的方方面面都在常識以上。
孩子,敢認錯比不犯錯重要。我們總要為自己買單。不管是做錯了,還是受傷了,沒有人能替代你?!墩撜Z》說:“君子之過也,如日月之食焉。過也,人皆見之。更也,人皆仰之。”君子犯了過錯,就像天上太陽的日食、月亮的月食,大家都是看得見的。而一旦改正,大家也照樣會仰望它。所以,媽媽從來不希望你做一個完美的孩子。我們沒必要那么要求自己。犯錯以后,你敢站出來承擔自己的責任嗎?說一聲對不起,需要多大的勇氣?說完還不算,還要自己去做,對自己負責,也對別人負責。
孩子,很多時候,人是被自己嚇著的,是被“別人的以為”擊垮的。一輩子要是不被偽命題綁架,可以省掉很多煩惱。每天電視上、網絡上、手機上,會有很多人發表他們的意見,但不能用“他們的以為”來替代你的判斷。前兩天吃飯,你問我:527減107,跟527減100加7相等嗎?我不假思索:“一樣啊?!蹦愎笮ΑN矣谑窃偎?,驚訝地發現:看起來那么相近的式子,結果卻是不一樣的。我們以為的事情,有多少其實不是真相呢?我們常常用很多的經驗,習慣性地去判斷一些似是而非。我們常常被“自己的以為”害了。我們更容易被害的是“眾人的以為”。所有的事情,用自己的心去考評,你會發現:人的煩惱、恐懼、惶惑,有好多都是并不存在的偽命題?;蛘呒词勾嬖冢矝]有你想象的那么夸張。
孩子,科學讓人避免無知,藝術使人活得有趣。媽媽希望你能夠保持對科學和藝術的信任。你三四歲的時候曾拉著我,告訴我迎春花和連翹有什么區別。你帶我看它們的花瓣,是向上長,還是向下長。你也是從那時開始喜歡彈鋼琴。一進琴行,你一定要搬一架回去。雖然以后練琴很辛苦,但是你還是堅持了下來。等你長大了,還會對科學和藝術這么信任嗎?相信科學的人不會陷于愚昧,可以減少很多無知帶來的恐懼。而每一個公民的理性,都是從他們信任科學的態度開始的。
對于藝術,我也不在乎你鋼琴要過多少級,背的詩詞永遠牢記。唯愿你不管遇見多少挫折,受多大的傷,都能從中找到一種釋放,一種救贖的力量。
孩子,等你長大了,也許會修正媽媽的想法。十年八年,也許我自己也會修正這些想法。我說這些,只是希望你成為一個身心健康、有獨立的生存能力和快樂能力的好人。
在于丹老師的國學美文《此心光明萬物生》中,我們看到了一顆殷切的慈母心。每個生命的成長都必須穿越注定的磨難,沒有任何一個人能夠替代。這就是獨自成長的力量。
在這里,作者將這種能力拆分為“相信,但不以為”這兩個層次?!跋嘈拧?,是相信常識,相信生命最初的善惡規則。“但不以為”,就是要有自我的態度。不人云亦云,不隨波逐流,突破自我的“以為”,眾人的“以為”,成就更大、更自由的自我。
同時,生命的樂趣還應該體現為對科學和藝術的興趣。科學讓人避免無知,藝術使人活得有趣。相信科學的人不會陷于愚昧,可以減少很多無知帶來的恐懼。而藝術,將在我們此后的生命中,不管遇見多少挫折,受多大的傷,都能從中找到一種釋放,一種救贖的力量。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痹臼澜缟纤械纳鼈€體都是獨立的,但周圍善意和惡意的動靜往往很大。無數獨自疼痛的時光,我們唯有獨處,才能獲得力量,最終穿越困境。只要你對自己的生命擁有一份誠意,就能找到自救的力量,讓每一次經歷都成為值得記憶的瞬間。
在你的生活中,有沒有這樣獨自疼痛的時光?你又是怎樣一步一步克服、笑看風云的?試著寫一篇小文章,談談你的感悟吧。
投稿方式:
1.郵寄地址:湖北省武漢市洪山區珞喻路78號長江傳媒大廈18樓《初中生天地》編輯部“小小拆書家”欄目收,郵政編碼:430070。
2.電子郵箱:1962114013@qq.com,請標明“小小拆書家”字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