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東昌
自開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以來,我們東寧市將這一工作作為一項重大政治任務,牢牢把握“深學、實做、立改、真干”四個關鍵,精心組織、科學謀劃,嚴格標準、強勢推進。在抓好黨員學習教育的同時,將學習教育與全市中心工作相互融入,使學習教育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學以致用、知行合一,有效激發了廣大黨員尤其是黨員干部干事創業、共謀發展的熱情與激情,形成了凝心聚力助推市域經濟跨越爭先發展的強大合力。
學在深處,筑牢“學”這個基礎。一是集中培訓。圍繞黨章、黨規及習近平總書記在黑龍江代表團和考察黑龍江時的重要講話等重點內容,處級領導干部參加理論中心組學習,科級干部、后備干部及普通黨員參加黨校培訓班,分層面、分批次開展集中培訓。二是創新黨課。在農村、社區、機關、“兩新”組織中分別開設“清晨黨課”“樓院講堂”“黨員大講堂”“車間微黨課”,將課堂設到黨員身邊,實現基層黨組織學習全覆蓋、黨員學習全覆蓋,黨員參學率達到96%以上。三是專題輔導。邀請省、市委黨校專家學者及全國人大代表、北大講師對機關黨員進行專題輔導,要求全市處級黨員領導干部到所在黨支部、基層單位及基層黨建聯系點講黨課,要求基層黨組織書記、駐村第一書記、黨建工作指導員(聯絡員)、普通黨員聯系實際講黨課。四是研討交流。市委理論中心組、全市各基層黨組織在學習教育中注重思想碰撞、深學一層,堅持專題研討、互動交流,在學習教育中開展專題研討,在專題研討中促進學習教育。五是信息網絡線上學。全市各基層黨組織全部開通微博、微信公眾號、微信群等“兩學一做”專題學習平臺,組織黨員參與網上答題,以考促學加深學習效果。六是直觀感受現場學。通過邀請功勛老黨員講黨課、觀看愛國主義影片、重溫入黨誓詞、參觀勛山要塞及廉政教育基地等活動,不斷放大學習效果,提升學習教育的吸引力、影響力。
做在新處,落實“做”這個關鍵。一是在農村,不斷活化無職黨員設崗定責、服務承諾、黨員責任區、黨員志愿服務隊等載體,定期走訪轄區內群眾,解難題、辦實事,組建黨員志愿服務隊開展志愿服務,解決群眾生產生活難題。二是在社區,全面實施以“一頭連著黨和政府,一頭連著群眾”為主要內容的“扁擔工程”,創新推行“民情流水線”工作法,組織社區黨員開展“1+X”志愿服務;結合社區實際以及在職黨員工作特點、興趣愛好,開展在職黨員進社區報到志愿服務活動,由在職黨員自主認領環境整治崗、助困幫扶崗、文體宣傳崗、心理咨詢崗等8個服務崗位,并做出公開承諾。三是在機關,開展“萬名黨員公開承諾”特色載體活動,要求每名黨員結合自身實際及群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進行公開承諾。在人民辦事服務中心,人社、住建、衛計、民政等窗口部門開展了爭創“優秀服務窗口”承諾踐諾行動;在市場監督、城市管理等部門開展了文明執法承諾踐諾行動,并組建市級衛生醫療、農業生產、科技培訓等7支黨員志愿服務隊,深入農村開展服務活動。四是在“兩新”組織,扎實開展“雙培雙推、雙爭雙保”活動,組織開展“黨員效益崗”“黨員先鋒崗”“黨員掛牌上崗”等特色載體活動,設立創意創新、環境衛生、安全保衛、產品質量向我看齊等黨員責任區,組建“員工放心人”等黨員志愿服務隊,激活黨員的內在動力。
改在短處,聚焦“改”這個核心。一是持續推進軟弱渙散黨組織整頓。結合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三年整頓規劃和精準扶貧工作要求,對建檔立卡的軟弱渙散村和貧困村黨組織進行集中“會診”、剖析“病根”,確定重點工作任務;借助領導包扶、共建單位和第一書記這些“外力”規范組織建設,加大農村基礎設施改造,強化軟件管理,激活內生動力,搞活集體經濟。二是持續推進基層黨組織規范化建設。大力開展規范黨內組織生活專項整治,圍繞黨組(黨委)清理規范及黨組織延期換屆進行排查,調整部分市直黨(工)委、黨組設置及所屬基層黨組織隸屬關系,并建立按期換屆臺賬;開展黨員組織關系集中排查,查找失聯黨員和流動黨員,重新納入黨組織管理。三是持續推進優化經濟發展環境整頓。在全體機關黨員干部中廣泛開展“肅紀律、轉作風、揚正氣”實踐活動,聚焦黨員干部作風建設,開展“優化發展環境,人人都是形象”主題大討論,助推機關黨員干部作風持續好轉;全面落實服務承諾制、首問負責制、一次性告知制、限時辦結制等制度,建立權力清單和權力運行流程圖,聘請社會各界監督員,受理群眾來信來訪案件,對窗口單位明察暗訪,使市域經濟發展環境在“做合格黨員”中得到進一步優化。
干在實處,明晰“干”這個主線。一是“兩學一做”與發展開放型經濟相融合。充分發揮區域優勢,搞活對俄貿易,發展境外農業、互市貿易;加速發展跨境電子商務,百戶商家入駐“達俄商城”;將東寧建設成為全國進口俄糧最大集散地及進境食用水生動物指定口岸。8月9日,我市已成功舉辦第四屆中國·東寧2016寶玉石文化節。二是“兩學一做”與發展三次產業相融合。緊緊圍繞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號召廣大黨員干部在發展三次產業中當先鋒、做表率,努力實現現代農業鏈式發展、工業項目扎實推進、旅游產業加快發展。三是“兩學一做”與招商引資、項目建設相融合。牢牢把握撤縣設市和綏芬河—東寧重點開發開放試驗區獲得國務院審批的有利契機,號召黨員干部繼承和發揚“跑崴子”精神,進一步擴大招商引資、項目建設成果。四是“兩學一做”與五城同建、美麗鄉村建設相融合。著力打造山水宜居城、生態文明城;推進城區舊樓房“穿衣戴帽”工程,深入實施美麗鄉村“一帶兩點”建設。目前,東寧市以“林海雪原菌園耳鄉”的美譽再次成為全國百佳“深呼吸小城”。五是“兩學一做”與改善民生相融合。深入實施民生改善工程,為救助對象發放醫療、臨時等救助金,為失能、高齡困難老年人發放補貼,實現新農保和新農合參保率分別達到75%和100%,實施棚戶區改造項目等,著力提高老百姓生活質量和幸福指數。六是“兩學一做”與精準扶貧脫貧相融合。大力實施農村與農民“雙富工程”,通過選派優秀科級干部擔任貧困村第一書記、黨員干部與貧困戶結成幫扶對子、為貧困戶提供協調小額貸款等措施,全面加快精準扶貧脫貧步伐。
(作者系中共東寧市委組織部部務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