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金璋
紅色基因相傳根治荒山致富
廖金璋

新村景觀.
露湖村位于長汀縣河田鎮南部,是一塊紅色的土地,全村在冊革命烈士有30位。早在土地革命斗爭時期,特別是在為保衛蘇區而戰的松毛嶺戰斗中,露湖人民從人力、物力、財力等各方面大力支援紅軍,為革命事業作出了重大貢獻。
露湖村轄8個自然村,11個村民小組,502戶1997人,其中黨員50名,擁有耕地1455畝,山地12423畝,原是河田境內水土流失最為嚴重的地方,村里70%以上的山地都是光頭山、火焰山,1110個勞力中有700余個外出打工,不少耕地拋荒或面臨拋荒,農戶分散種植效益低。在上級黨委、政府的領導下,露湖村傳承弘揚蘇區精神,勇于斗爭,艱苦創業,對水土流失實行綜合治理,全面封禁山林,保護植被,創新“等高草灌帶”治理方法,大力推廣“草、牧、沼、果(菜)”生態開發治理模式,開發種植了板栗等果樹2600畝,建立了320畝無公害蔬菜種植基地、100畝珍稀苗木基地,發展瘦肉型生豬生態養殖示范場13個,把治山與治窮,發展綠色產業有機地結合起來。露湖村還規劃建立面積1818畝山地的世紀生態園,廣泛發動社會力量營造紀念林,園內設有公仆林、青年林等15個園區,以及水土保持科教園1個,成為水土流失區生物治理的典范和園林綠化的精品。全村共治理水土流失面積7818畝,占水土流失總面積的86.3%,森林覆蓋率達到89.9%,“荒山”成了“綠洲”,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2015年全村農民人均純收入達10326元,比2012年增長50.79%。
2005年冬,省委辦公廳下派到露湖村擔任黨支部第一書記的黃志鋒,經過認真調研,與村兩委深入研究,決定把發展綠色蔬菜產業作為調整種植結構,增加村民收入的突破口來抓。村里組建了長汀縣綠野種養專業合作社,建立起連片規模的綠色蔬菜基地,探索出一條土地流轉的新路子。按照依法、自愿、有償的原則,大路口、丘坑、洋古坑3個自然村143戶農戶,以每畝年租金320元,把320畝耕地出租給合作社。同時,農戶們又把這320元土地流轉金作為入股資金,變身合作社股東,參加年終利潤分紅。綠野合作社引進閩西綠欣農業公司入股20%。綠欣公司派出2名技術員駐村現場進行技術指導,并提供甜玉米、毛豆等優質種苗,負責市場銷售;合作社的入股農戶,分成3個作業組,種植管理蔬菜,使蔬菜基地做到統一品種、統一種植、統一栽培技術、統一病蟲害防治、統一銷售。通過承包土地入股經營,土地從資源向資本轉化,一方面遏制了土地拋荒撂荒,另一方面形成規?;N植、集約化經營,促進了農民增收致富。大路口第4村民小組的肖金金說,她入股耕地3.125畝,每年租金收入1000元;在基地打工,按年投工150個來算,可領到4500元報酬,收入增加了不少。
2011年露湖村被確定為縣級黨建綜合示范點。以此為動力,圍繞“支部強、產業興、環境美、百姓富”的要求,露湖村把發展目標定位為“緊緊圍繞一個核心、精心培育三大產業、著力打造五個基地、扎實實施十大項目”,加快建設一個環境優美、經濟發展、人文和諧的新露湖。“一個核心”,即努力打造中國南方水土保持的一面旗幟;“三大產業”,即生態林業、生態農業、生態旅游產業;“五個基地”,即水土保持基地、大棚花卉種植基地、板栗種植基地、檳榔芋種植基地、農村休閑旅游基地;“十個項目”,即投資新建一座村級農民文化活動中心,連片種植一個千畝板栗園,引進落戶一個鋼架大棚花卉種植園,鞏固種植一片千畝檳榔芋基地,開發建設一個景觀農業種植項目,啟動實施一項電補惠民措施,規劃建設一個大路口農民新村,培育打造一個農村休閑旅游基地,組織實施一批水土保持項目,改造完善一批農田水利基礎設施。
村黨支部書記羅群英引來客商,合股投資200萬元,流轉土地120畝,建起大棚鮮切花種植基地,日產鮮切花500扎,日收益4000元以上。種植基地由一片片塑料大棚組成方陣,整齊地排列在馬路的一側,走進大棚,綻放著的各色鮮花數以萬計,紅的像火,黃的似金,紫的如茄……五彩繽紛,婀娜多姿,香氣四溢?;卣惺樟鬓D耕地的10多戶貧困戶、計生戶上班,增加了他們的經濟收入。
在根治水土流失,發展富民經濟的同時,為了讓村莊變得更美,村兩委整合利用各級各部門的幫扶資源,請龍巖市規劃局幫助編制露湖村新村規劃,并得到國土、住建、水保水利、交通、環保等部門的支持,帶領黨員群眾建設“美麗露湖”?,F在,統一規劃的具有客家傳統風格的新居建設已經完成47戶,舊房裝修改造完成50幢72戶;對3公里的環山公路和林內道路進行了水泥路面硬化;完成了850米的環村小溪河道治理和生態護岸建設;沿溪建起了仿古拱橋、休息亭、綠化景觀,種植花圃1000多平方米,安裝夜景照明路燈87盞;建設了籃球場、農民公園、農家書屋等活動場所。這些工程總計投入資金1000多萬元。
如今,露湖村民住的是標準設計的綠瓦房,走的是干凈整潔的水泥路,做的是現代規模農業,吃的是無公害蔬菜,玩的是健身運動。大路口自然村還建成了現代化的宜居新村,被列為龍巖市的“三農”綜合示范點。露湖村正進一步圍繞水??平虉@建設和朝著“生態家園”轉變,謀劃發展生態休閑旅游產業和庭院式“農家樂”綠色經濟。一個“百姓富,生態美”的“美麗露湖”正漸次呈現在人們面前。

露湖花卉基地
(作者:長汀縣老促會特約通訊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