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斌
煉字是楹聯創作中運用語言的基本功。由于楹聯具有高度的概括性、極強的表現力和詩歌的藝術美,且上下聯字數必須相等和對仗,因此,楹聯創作需要特別講究用字造句。
相傳蘇小妹偶然寫成一副對聯,為:
月下杜鵑喉舌冷;
花前蝴蝶夢魂香。
蘇東坡十分高興,向賓客們夸耀。蘇東坡送客出門時,卻見門口一人擺著一張桌子,布標上寫著:“專門修改天下奇聯妙句”。蘇東坡有意難之,出示蘇小妹妙聯。那人說:“這兩句不通!月下杜鵑,如是閉嘴飛行,風吹不進喉舌,何以會‘喉舌冷呢?花前蝴蝶,并未熟睡,又何以會‘夢魂香呢?”眾人詢問應如何修改,那人提筆改為:
啼月杜鵑喉舌冷;
眠花蝴蝶夢魂香。
蘇東坡看后非常佩服,修改后的對聯僅僅調動了兩個字,便使聯文所表達的意思準確而生動,既克服了原聯立意不夠嚴密之處,又把原聯靜態實物寫成了動態。
《紅樓夢》第十七回“大觀園試才題對聯,榮國府歸省慶元宵”中,賈寶玉題“有鳳來儀”(瀟湘館)的對聯是:
寶鼎茶閑煙尚綠;
幽窗棋罷指猶涼。
瀟湘館的特色為“有千百竿翠竹遮映”,對聯在字面上并沒有寫到竹,可是由于句末用了“煙尚綠”“指猶涼”,藝術地表現了翠竹的神采清韻。脂硯齋專門為此作批道:“‘尚字極妙,不必說竹,然恰是竹中精舍,‘猶字更妙,‘尚綠‘猶涼四字,使如置身于森竹萬竿之中。”這個評語正是稱贊聯語作者煉字有真功夫,用詞精當,狀景貼切,造境出神入化。
另外,賈寶玉題“蘅芷清芬”(蘅蕪苑)的一聯也有異曲同工之妙:
吟成豆蔻詩猶艷;
睡足荼糜夢亦香。
這副對聯中,“艷”“香”二字用得活脫精彩,豆蔻的“艷”移來說詩“艷”,將荼蘼的“香”移來說夢的“香”,使這兩個形容詞同時兼顧兩面,互相映襯,搖曳生姿,成了吸引人的“聯眼”,獲得了特定情景中的最佳表達效果。
又如四川成都望江樓公園薛濤故居詠詩樓有詩人何紹基題撰的一副名聯:
花箋茗碗香千載;
云影波光活一樓。
上聯用一個“香”字,既切合花箋茗碗,又是對女詩人詩風人品的贊揚。下聯用了一個“活”字生動刻畫出吟詩樓迷人風光。“香”“活”二字使全聯為之生色。
再如一副新征佳聯:
一代英豪,九州生色;
八年業績,四海歸心。
此聯氣勢豪壯,語言精美,其中“四海歸心”的“歸”字尤為精當。“四海歸心”的深刻含義是指我國對內政策,對外開放,人心向我。若使用“四海同心”,就不是很恰當了,因為如果“四海”指國內,則與上聯的“九州”合掌,如指國際,則給人一種夸大不實之感,所以,用“歸”字則理通意暢,文精字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