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雅慶?何媛媛
在當今世界,隨著科學技術的日新月異的迅猛發展,互聯網時代的到來,我們對電子產品的使用需求也越來越高,不僅僅只滿足于產品外觀與功能的更新換代,對于交互設計的視覺感受,色彩表達,以及用戶體驗和情感設計也要求越來越高,而在交互設計中,設計師往往忽視了交互設計中的情感設計。
1.交互設計的發展
UI即User Interface 用戶界面的簡稱。UI設計是指設計人和產品或服務互動的一種機制 , 以用戶體驗為基礎進行的人機交互設計是要考慮用戶的背景、使用經驗以及在操作過程中的感受,從而設計符合最終用戶的產品,使得最終用戶在使用產品時愉悅、符合自己的邏輯、有效完成并且是高效使用產品。
交互設計是一種如何讓產品易用,有效而讓人方便的技術,它致力于了解目標用戶和他們的期望,了解用戶在同產品交互時彼此的行為,了解“人”本身的心理和行為特點,同時,還包括了解各種有效的交互方式,并對它們進行增強和擴充。在設計的時候追求新技術的創新,產品的簡潔感和可用性,追求產品設計的功能,交互設計涉及到多個學科,包括計算機技術的運用,視覺表現,平面設計,色彩搭配以及設計心理學,以及和多領域多背景人員的溝通。通過對產品的界面和行為進行交互設計,考慮讓產品和它的使用者之間建立一種有機關系,從而可以有效達到使用者的目標,在設計中能夠站在使用者的角度來考慮用戶體驗、信息傳達以及情感交流。
2.情感化設計
情感是人對外界事物作用于自身時的一種生理的反應,是由需要和期望決定的。當這種需求和期望得到滿足時會產生興奮、愉快、喜愛的情感,反之,心煩、苦惱、厭惡等情緒。情感化的設計是一種創意工具,它表達和實現設計師的思想和設計目的,尼爾森·諾曼集團的聯合創辦人,蘋果公司先行技術組的副總裁唐納德·A·諾曼在《情感化設計中》將情感化設計以本能、行為、反思三個水平的維度做了解釋,即外形,人對于事物的第一視覺反應是來自于這個產品的外形,通過對事物的外形來做出判斷:行為水平則是對于優秀交互設計中的功能性,可用性以及用戶體驗而言;反思水平則是受文化、環境和認同的影響,通過合理的交互設計在用戶和產品之間建立起一種用戶對品牌的認識與產品之間的情感化交流。
3.情感化設計遵循的原則
(1)情感表達原則。在產品的交互設計中,滿足用戶的情感表達,盡可能的滿足用戶的表達欲,是情感設計所要遵循的原則之一,例如在微信,新浪微博中有,都有顯示個人封面的展示,頭像的更換,滿足了使用者的表達欲,也傳遞了信息,成功地吸引力了用戶者,滿足了使用者的情感訴求。
(2)趣味性原則。經常上網的朋友可以發現網站文案信息的變化,您的密碼不對哦,添加了語氣詞,換了一種表達方式,設計的人性化,拉近了人與機器的距離,同時帶給使用者的感受也是不同的。產品的情感化設計將產品的功能與用戶之間的情感聯系在了一起,增加了用戶的接受程度。
4.交互設計中的情感需求體現
隨著時代的發展,物質文明豐富的同時,在交互設計發展到現在,產品設計也越來越人性化了,交互設計師也更多地考慮用戶的心理感受,重視情感體驗與情感交流。馬斯洛將人的需求分為五個層次,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會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需求,馬斯洛需求理論深刻揭示了人在滿足了最基本的需求之后就會向更高層次的方面需求,設計的本質是為了滿足人的需求而設計,這是設計的目的所在。也是更多的在設計中遵循了人性化的設計原則,滿足了產品設計的簡易性,記憶負擔最小化,用戶的熟悉程度,安全性的原則,使得使用者在使用過程中在心理和自我實現方面得到了滿足。人性化設計就是基于人類本身和以人為本,滿足人類需求而設計的新型設計,是一種情感化設計,重視產品與用戶的互動體驗,情感交流。在很多設計實例中都有體現,都有人性化設計,例如近幾年人們熱衷的微信,在幾次新功能的升級后,更加重視和滿足了用戶的心理需求,微信的最初界面是一個人站在地球面前,這個畫面給人的視覺形成了巨大的反差,在傳遞給用戶溫暖體驗的同時也表達了在智能化快速發展的同時,人與人之間的距離也偶爾有距離了,微信的設計,朋友圈,發現,搖一搖,掃一掃幾個界面的設計,都是從情感化與人性化,從人的心理需求而出發,在用戶與產品之間建立了一種可信賴的關系。
5.交互設計中的用戶體驗與情感表達
(1)交互設計中的用戶體驗。用戶體驗,一般是指用戶對產品和產品交互設計的心理感受包括視覺感受和使用感受。而體驗是一種抽象和主觀的東西,會因為目標人群與受眾的差異而不同。在《設計心理學》中,諾曼博士提出設計師需要在藝術美、可靠美、安全性、易用性、成本和功能之間尋求平衡和和諧,在滿足了用戶的功能需求以后,在用戶的心理層面和產品的操作之間給用戶視覺,聽覺,觸覺良好感受,產生互動和反饋,這是當前交互設計師的職責所在。
研究人和物相互作用的心理學。諾曼博士認為正確的操作部位必須顯而易見,而且還要
向用戶傳達正確的信息;可視性,用戶要能看到操作結果,要表現操作意圖和實際操作之間的匹配,要讓用戶看出物品之間的關鍵差異:注重設計原則,如可視性,能夠給用戶提供正確的操作線索,讓用戶得到操作動作的反饋。
(2)交互設計中的情感表達。情感是人對客觀事物是否滿足自己的需要而產生的態度體驗。伴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日常生活事務的繁多充斥人們周圍,追求高效率和高技術而忽視了人的情感訴求,在當今的設計中,設計師不得不重視設計的人文價值,英國工藝美術運動代表人物威廉莫里斯就提出“設計的中心害人而不是機器。藝術不僅應該”從人民中來,也應該到人民中去,這種設計的民主思想經過德國工業同盟,包豪斯及烏爾姆設計學院的代代傳承成為現代設計的宗旨。
交互設計的以人為本。可以分為三個原則:首先是可用性,即滿足其應有的實用功能;其次是易用性,即具有較強的適應性,能夠滿足不同地域、不同年齡的多數人的需要;最后是想用性,產品優秀的交互設計能夠與用戶產生互動,并且帶給用戶良好的情感體驗,吸引用戶的再次下載與使用。交互設計如果滿足上述原則不僅是成功的設計也體現了設計師主張人性化設計。以人為本而設計的設計理念。
結語
交互的目的就是使用戶滿意,就以上談到的幾點,對于在UI設計中的用戶的情感表達,用戶體驗,情感傳達,都要求設計師應該重視用戶的情感表達,在進行設計的時候以人性化的角度出發,遵循安全,易識別,易操作的原則,對心理學的應用與用戶心理與情感的把握與預測的能力的運用來設計,才能給用戶完美的情感體驗,在交互中使產品與用戶產生情感上的共鳴。
(作者單位:吉林建筑大學藝術設計學院)
作者簡介:金雅慶(1969-),碩士,教授,現工作于吉林建筑大學藝術設計學院,研究方向:視覺藝術設計、城市形象與公共設施設計和美術教育。何媛媛(1993-),碩士在讀,吉林建筑大學藝術設計學院,研究方向:視覺傳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