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永亮
設計心理學在書籍設計的過程中發揮著關鍵性的作用,設計心理學對書籍對象的心理論進行分析研究,總結出書籍對象的特點,為書籍設計提供心理依據。幼兒書籍依據幼兒心理進行設計書籍的內容、封面等。本文從封面設計、內頁設計、色彩設計、形態設計、插圖設計及開本設計等方面研究了設計心理學視域下的幼兒書籍設計的策略。
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人們在物質生活的基礎上開始注重精神需求和心理需求。同時,隨著我國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的優生優育觀念越來越普遍,幼兒教育受到社會各界的普遍關注。在這種形勢下,運用心理學的知識進行幼兒書籍設計成為書籍設計的新方向。研究設計心理學視域下的幼兒書籍設計不僅能夠使幼兒書籍更加符合兒童的心理特點,而且對幼兒教育有著直接的現實意義。
1.封面設計
封面是書籍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保護書籍與概括書籍內容的作用。因此,在幼兒書籍設計中應注重封面設計,使封面設計富有童趣。首先,幼兒書籍的封面要能夠給幼兒帶來視覺沖擊,激發幼兒的閱讀興趣。由于幼兒的智力還未發育完全,難以理解抽象的圖形。因此,封面設計要使用比較簡單線條和圖形;其次,由于幼兒時期,辨別顏色的能力發展很快,因此,封面設計要注重顏色的運用,加強幼兒的顏色辨別鍛煉;最后,幼兒書籍封面設計要富有創意,因為幼兒還沒有深入經歷社會,對他們來說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是新鮮的。在進行封面設計的時候,應拜托世俗眼光的束縛,設計富有童趣和創業的封面。
2.內頁設計
內頁設計指書籍的扉頁、目錄、內容等方面的設計,內頁設計是幼兒書籍設計中最具吸引力的部分。因此,幼兒書籍內頁設計要具有視線流動性,引導幼兒隨著視線的流動進入閱讀情景。幼兒書籍的內容是全書的額重點,也是幼兒的閱讀重點。書籍內容的質量直接關系到幼兒的閱讀興趣。因此,幼兒書籍應依據幼兒的認知規律,多運用圖像資料,加入少量的文字。圖像方便幼兒的直接閱讀。而文字是為家長提供的說明,有利于家長向幼兒介紹書籍中的事物。另外,幼兒書籍的內容應具有連貫性和系統性。例如,幼兒書籍可以分為專門介紹植物的書籍、介紹動物的書籍、介紹水果的書籍等,明確的分類能夠加強幼兒對事物的認識,幫助幼兒對事物進行分類。
3.色彩設計
幼兒時期正是顏色辨別能力發展最快的時期,因此,幼兒書籍應注重色彩設計,為書籍添加絢麗繽紛的色彩。幼兒在3歲的時候只能清晰地分辨出紅、黃、藍、綠這四種顏色。4歲起,幼兒辨別顏色的能力快速發展。到6歲的時候,幼兒的顏色辨別能力明顯提高,能夠辨別生活中常見的顏色。幼兒書籍設計應重視幼兒顏色辨別能力的發展規律,針對不同年齡的幼兒設計不同顏色的書籍。同時,幼兒書籍設計應注意色彩的協調。長時間的亮色刺激會導致幼兒產生視覺疲勞。因此,幼兒書籍應協調冷色和暖色,亮色和暗色。使幼兒通過閱讀,提高色彩辨別能力。
4.形態設計
現階段,隨著科技的發展,書籍設計不再只是圖形和文字的結合,設計者依據書籍的內容自行構造相關的形態,提高書籍的吸引力。兒童書籍設計中應注重玩具與書籍的結合,開發設計玩具書。設計師可依據幼兒的心理特征對事物所具有的審美價值進行挖掘,并依據兒童的認知規律和思維規律進行藝術渲染,重點強調事物的突出形態,加強幼兒對事物的認識。
5.插圖設計
幼兒還不認識漢字,只能通過圖形來認識世界。因此,幼兒書籍設計應重視插圖設計。首先,在插圖設計的過程中要重視事物的夸張。這是因為,幼兒缺乏對事物的觀察能力和理解能力,經常將很多事物的顏色的和形狀混淆。例如,不同種類的鳥、蔬菜等。在幼兒書籍插圖設計時將事物的突出特征進行夸大,使事物變得更加具體直觀,有利于加強幼兒對事物的辨別能力;其次,幼兒插圖設計應注重想象,設計師應擺脫現實世界的束縛,利用想象力為兒童構建一個美好的世界,使兒童在閱讀中鍛煉想象能力,加強情感體驗。
6.開本設計
幼兒書籍設計應重視開本設計,根據兒童的身心特點設計書籍的開本。首先,從書籍的大小來說,由于幼兒的身體處于生長出其,幼兒的雙手和胳膊較小,因此,書籍開本不宜過大,要保證幼兒兩只手能夠拿著書籍;其次,從書籍的形狀來說,幼兒書籍多為方形開本,狹長的書籍不宜攜帶,甚至在幼兒拿出的過程中傷害到其他的身體部位。同時,幼兒書籍的邊角要設計成弧形,避免書籍對眼睛等身體部位造成傷害;再次,從書籍的裝訂來說,因為幼兒書籍的目的是幫助幼兒認識世界,而幼兒的認知能力發展速度較快,幼兒書籍收藏價值不高。所以,幼兒書籍的裝訂選擇簡易經濟的平裝方式較好。
小結
幼兒書籍在幼兒教育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是幼兒認識世界的教材。當今社會,人們普遍重視幼兒的教育問題,因此,從幼兒心理出發設計幼兒書籍成為幼兒書籍設計的新方向。幼兒書籍設計應充分了解幼兒需求、認知方式及心理特征,以幼兒為依據設計書籍更具實效性和針對性。在幼兒書籍設計的過程中積極運用設計心理學,進行封面、內頁、色彩等項目設計能夠有效提高幼兒書籍的實用性。
(作者單位:河北民族師范學院)